蔣軍第七兵團第二十五軍中將軍長于1975年最后一批特赦,特赦后的陳士章并沒有像絕大多數被俘將領那樣選擇留下來在北京或其他省市當政協(xié)委員、文史專員,而是跟保密局西南特區(qū)副區(qū)長兼督察主任周養(yǎng)浩等九人一樣,要去臺灣找老蔣。

最后一批戰(zhàn)犯特赦的時候,老蔣已經病入膏肓,小蔣跟這些“老將”也沒什么感情,一鍋閉門羹就把他們都打發(fā)了。

陳士章之所以最后一批特赦,可能跟他曾經在皖南事變中罪行太重有關,所以盡管他在改造期間也寫了《黃伯韜的起家與敗亡》、《蔣軍第四十師襲擊新四軍經過》、《淮海戰(zhàn)役第七兵團的毀滅》等回憶文章,但還是沒能像王耀武、杜聿明、沈醉等人那樣提前出去。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陳士章的學習改造態(tài)度還算“積極”,不管這積極是真的還是裝的,都給我們留下了一些可信或可用的資料,比如他在《淮海戰(zhàn)役第七兵團的毀滅》中,就總結了黃百韜敗亡的主要原因:他在淮海戰(zhàn)役中犯了三個致命錯誤,要不然還是有可能逃掉的。

黃百韜兵敗碾莊圩并戰(zhàn)死的消息,就是陳士章逃出去告訴徐州“剿總”副總司令兼前進指揮部主任杜聿明和前進指揮部副參謀長文強的。

文強在《口述自傳》中也從側面說明了黃百韜敗亡的原因:“黃百韜兵團一字橫陳于隴海線東段,由碾莊圩迄于海、連一線,隨時配合邱清泉李彌兩個兵團,機動地向濟南進攻,從解放軍的戰(zhàn)況中看到,他們在碾莊圩放了六個縱隊,杜聿明的判斷很輕敵。由徐州出擊的部隊與碾莊圩困守待援的部隊炮聲相聞,相距不到四十華里,卻無法解圍。二十五軍的軍長陳士章從碾莊圩逃過來了,他告訴我們,黃百韜自殺了?!?/p>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黃百韜的第七兵團下轄第二十五軍(軍長陳士章)、第四十四軍(軍長王澤浚)、第六十三軍(軍長先后為林湛、陳章)、第六十四軍(軍長劉鎮(zhèn)湘)、第一百軍(軍長周志道),這五個軍下轄十二個師,在蔣軍中也算“兵多將廣”——同樣是兵團司令,劉汝明的第八兵團和孫元良的第十六兵團都是只有兩個軍。

五個軍十二個師一字擺開,不是那么好圍殲的,但是黃百韜手下的五個軍長最后只逃出去了一個周志道,陳章在窯灣戰(zhàn)死,劉鎮(zhèn)湘、王澤浚、陳士章先后被俘——陳士章先逃出碾莊圩,又逃出陳官莊,一直跑到1949年8月,才在福建永春被俘。

有人說陳士章是少將而非中將,但我們在特赦名單上看到的陳士章是中將軍長,他發(fā)表《淮海戰(zhàn)役第七兵團的毀滅》的時候,署名也中將軍長,沈醉在《戰(zhàn)犯改造所見聞》中也是這樣寫的:“陳士章,國軍第二十五軍中將軍長,是淮海戰(zhàn)役中漏網的大魚,福建解放時,才被活捉的。像他這樣漏網后又落網的,在戰(zhàn)犯中雖不說是絕無僅有,但也能肯定是鳳毛麟角,為數極少的了?!?/p>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沈醉回憶:“有一天,我聽到和陳士章同隸屬于第七兵團的四十四軍軍長王澤浚告訴我,陳是一個臨陣脫逃的膽小鬼,結果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逃了第一次逃不了第二次,不過多享幾個月的福,又和我們見面了。陳士章自己也不否認他跑了又被抓的事,但他則認為是‘在劫難逃’,實乃天數也,非人力可挽回?!?/p>

陳士章善于奔跑,也善于總結,他在戰(zhàn)犯管理所中大書特書黃百韜在淮海戰(zhàn)役中所犯的錯誤,其中第一個錯誤,就是沒有及時在運河上架橋:“黃百韜兵團共轄有第二十五、六十三、六十四、一〇〇等四個軍,又臨時指揮第四十四軍,五個軍同走一架運河鐵橋,先不用說要多少天才能過完,單是這樣的長蛇陣隊伍,也無法應戰(zhàn)。”

等黃百韜想起在運河上架橋的時候為時已晚,各軍軍長為了爭奪“架橋任務”吵得不可開交——誰能掌控浮橋,誰就能搶先逃跑。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黃百韜被部下吵得頭昏腦漲,根本就沒考慮渡船,結果第六十三軍正在窯灣被半渡而擊,退守窯灣鎮(zhèn)北圍殲。

陳士章說黃百韜犯的第二個錯誤,就是“搬家式潰逃”:“第四十四軍因拖帶行政機關人員、職業(yè)學生、地主等十余萬人,行動遲緩,(1948年11月)六日始到城頭。第二十五軍到八日始得由阿湖開始西撤,通過鐵橋時,鐵橋又被第四十四軍所拖帶的非戰(zhàn)斗人員的大車、小轎、箱籠、行李所阻塞,部隊無法通過。而解放軍已以狂風掃落葉之勢,由南北兩方面夾擊,一時炮彈橫飛,落水死者無數。以致第二十五軍,未及渡河,已損失過半?!?/p>

黃百韜“拖家?guī)Э凇保坏泳徚颂优芩俣?,還讓這些非戰(zhàn)斗人員堵住了軍隊唯一的退路,等他反應過來的時候,再跑已經來不及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被包圍在碾莊圩后,黃百韜一開始也是有機會逃出去的,陳士章當時就建議晝夜兼程,趁解放軍主力尚未通過運河鐵橋之際趕緊逃往大許家(今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qū)大許鎮(zhèn),東邊式碾莊、八義集),但是第六十四軍軍長劉鎮(zhèn)湘反對:“我的陣地已構筑成功,不用而走,未免可惜!”

劉鎮(zhèn)湘想露一小臉兒再走,結果沒有露臉,反而露出了屁股。他在《第六十四軍碾莊圩覆沒紀要》中回憶:“我一再主張在碾莊圩決戰(zhàn)不要再動,黃無可奈何,用長途電話請示劉峙,劉復話由黃決定。黃遂照我的主張不再移動,并用汽車追回先遣部隊。”

黃百韜之所以同意劉鎮(zhèn)湘的意見停在碾莊圩不走,除了因為六十四軍建制還算完整、還有一些戰(zhàn)斗力,他不能不給劉鎮(zhèn)湘面子之外,還因為他犯了第三個錯誤——都到這時候了,黃百韜居然還認為杜聿明會救他。

黃百韜決定在碾莊圩“固守待援”,陳士章認為這是一個不可彌補也不可原諒的錯誤,更可笑的是黃百韜還在白日做夢:“不要緊的,邱清泉不來救我們,杜聿明是支持我的,還有孫元良、李彌兩個兵團,都和我們互相支援過,只要我們守得住。”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陳士章用一句話總結了黃百韜連犯三錯的結果:“這樣,就造成第七兵團在碾莊圩的毀滅?!?/p>

黃百韜兵敗自戕,陳士章一逃在逃,他總結的黃百韜三個錯誤,有些可笑,但也并非毫無根據,文強在《口述自傳》中,也說黃百韜之所以敗亡,跟李彌邱清泉的見死不救有極大關系:“ 碾莊圩一戰(zhàn),是徐蚌戰(zhàn)役的第一戰(zhàn)。劉峙親臨前線督戰(zhàn),到了我們指揮部。邱清泉很堅定地表示不能執(zhí)行(救援黃百韜的)命令,李彌也不肯調兵,杜聿明的指揮不靈了。由徐州出擊的部隊與碾莊圩困守待援的部隊炮聲相聞,相距不到四十華里,卻無法解圍?!?/p>

黃百韜敗亡的原因有很多,由陳士章這個敗軍之將來總結,似乎他還不夠資格,這就需要由熟悉那段歷史的讀者諸君來下最后的結論了:在您看來,黃百韜打不贏也跑不掉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如果黃百韜不犯這三個錯誤,能否僥幸逃生?除了陳士章總結的這三點,黃百韜在淮海戰(zhàn)役中,還犯了哪些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