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是清明節(jié)了,這華南F3(廣東、廣西、海南)人民又開始“硬核”祭祖拜山了!怎么個“硬核”法呢?那你可真是想象不到。要知道,這個華南F3的祭祖可是被大家調(diào)侃為:一年一度的“野外生存訓練”。因為要想見到自家太公,后輩們必須先扛著沉甸甸的祭品,翻山越嶺、橫跨險河、遁地穿洞,才能到達目的地,難度堪比“唐僧師徒上西天取經(jīng)”。 哪怕無路可走,華南F3人民也能硬生生變出一條路來。
在廣東,這清明節(jié)不叫“掃墓”,叫“拜山”,不僅要“拜”,還得先“開山”!你能想象嗎,當其他人優(yōu)雅地捧著菊花祭祖時,廣東人正手持大刀、肩扛燒豬,在荊棘密布的山林里開路。有網(wǎng)友辣評:“廣東人祭祖,本質(zhì)上是一場家族版《男生女生向前沖》。”

更離譜的是,就算河水淹到脖子?蹚水也要過!懸崖沒路走?那就搭根竹子當橋蕩過去!甚至有的祖墳,可能是年代太過久遠的原因,已經(jīng)沉入了水底,但是華南子孫不會輕易為難祖宗搬家,他們會穿潛水服到江底燒香,這硬核程度讓不明真相的網(wǎng)友直呼:“太公是龍王嗎?”偶爾還會遇到需要鉆山的情況,知道的這是在祭祖,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什么盜墓賊呢。
而廣西人的清明節(jié),可以說堪稱一場文化苦旅。在廣西追尋先人足跡,除了要有極佳的耐力,還得有足夠好的記憶力。家族里如果沒有方向感極強的領(lǐng)路人,清明掃墓可能就會變成荒野尋蹤。有網(wǎng)友發(fā)視頻表示,拜山途中大家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我記得是這棵樹???太公你在哪!”還有網(wǎng)友對太公太婆的地理位置特征進行了詳細記錄,詳細到周圍長了什么樹,有什么石頭,該往左還是往右都清清楚楚。甚至還有人嘗試用畫畫的方式,描摹太公的地理位置。更搞笑的是,有人好不容易走到(自以為的)太公跟前,卻發(fā)現(xiàn)了一張塑了封紙條:您已掃錯我家祖墳三年了,請您與我聯(lián)系,謝謝。
就在這樣的上天入地、蹚水過河中,華南F3一年又一年地踐行著自己和太公的約定??梢哉f,祭祖不易,且拜且珍惜。雖說每年各種祭祖烏龍,能讓人笑出腹肌,但是還是要提醒大家,祭祖還是要注意分寸,不要給自己和旁人帶來困擾或危險才好。畢竟比起“大過天”的形式,一顆虔誠的真心才最珍貴。評論區(qū)聊聊,你的家鄉(xiāng)還有哪些祭祖習俗呢?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