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歷建長春丨“滿鐵”附屬地交番

在勝利大街上,長春雜技宮旁,有一座二層小樓,曾是“滿鐵”時期的派出所,雖然它保存完好,但其歷史卻鮮有人知曉----

“滿鐵”屬地交番:默守在歷史角落

原載:2013年8月25日《東亞經貿新聞》《東亞周刊·原鄉(xiāng)·老地方》 張莉莉/撰文 張秋磊/攝影

長春勝利大街上,緊挨著長春雜技宮的是一座小小的二層樓,其身側的另一處建筑與雜技宮高度大致相同,夾在期間的小小二層建筑很不顯眼,倒像是身邊建筑的附屬物一般。過往的人幾乎很少正眼看它,如同它被忽視的過往,是啊,誰又能想到,小到甚至可以被忽視的建筑,在很久之前居然是日本殖民統(tǒng)治時期的交番,其職能相當于我們現(xiàn)在的公安派出所,但它在規(guī)模、管轄范圍及職能上又有別于派出所。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2013年8月25日《東亞經貿新聞》報樣翻拍。↑】

勝利大街上被人忽視的“交番”

勝利大街上的長春雜技宮并不陌生,新年伊始時我曾經特意去那里,追尋它的前身----橫濱正金銀行“新京”支店的過往。

在勝利大街上,那是一處挨街的、形制較大的建筑,至少從視覺上難以一目而過。當時天還很冷,整個天地入眼的都是草木未萌芽前的灰黑色,即便有什么色彩也不那樣分明,更遑論是一旁又瘦又小、顏色不甚分明的二層建筑。

直到我在這個略有涼意的初秋再去拜訪,才真正正視于它,細細品味著這個帶有日本味道的名字----交番。其實仔細打量,這棟小樓明顯帶有歐式特點,外表構建的也較為簡單精致,只是個頭太矮,面積也太小,雖然是二層,但整個面積充其量可能也不到一百平方米。難怪過往的人容易忽視它,它周圍的建筑多帶有明顯的老式特點,例如橫濱正金銀行“新京”支店還保留著原來的樣子,相比之下,帶有歐式特色的交番仿佛成了附屬品,即便外形上別于現(xiàn)代建筑,但也并不顯眼。

小樓整體以暗粉色為主,門前貼著招租的廣告,往內里看所見有限。問問周邊的人,絕大多數(shù)人都搖頭,甚至有些疑惑:“這樣的小樓有什么值得打聽的?”談及“交番”一詞,更是連連搖頭表示沒有聽過!

想來,在近一個世紀的歲月里,這座“交番”就是這樣漸漸被淡忘,好像被浸水的山水畫,只剩下淺淺的墨痕。好在還有中國錢幣學會會員、吉林省錢幣學會理事趙洪的講述,在他的追憶里,盡可能的還原了這座曾屬于滿鐵附屬地建筑的歷史。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日本橋通,中部小建筑為交番所。偽滿舊影,老糊涂神供圖,在此鳴謝?!?/p>

交番相當于公安派出所

“交番(Kobna)一詞為日語,為‘交番所’之簡稱,英文譯為‘Police Office’,相當于我們現(xiàn)在公安派出所,但它在規(guī)模、管轄范圍及職能上又有別于派出所?!壁w洪老師解釋了交番一詞的來源,交番隸屬于警察署,為警察署轄下的區(qū)域警察的辦公場所。交番日語字意解釋“交”是交替的意思,“番”是當班的意思,所謂“交番”,意為“交替地當班”,即為有輪流值勤的意思。

“交番”雖為日語,但“交番”一詞卻起源于中國。早在《隋書·裴政傳》中就有記載:“時武職交番,通事舍人,趙元愷,作辭見帳,未及成?!痹凇侗笔贰ち袀鞯谖迨拧分幸灿校骸昂沆督环?,分向東宮上下,團伍不別,豈非好事邪?”的相關記載。在后來的宋《大宋宣和遺事》中也記載有:“又沒支分,猶然遞滯,打篤磨槎來根底。換頭巾,便上弄交番廝替”。

趙洪老師介紹了日本交番的歷史:“交番”制度始于明治維新,傳統(tǒng)的交番只是警察進行輪流值勤的特定地點,明治維新后,政府設立了負責警察事務的內務省,同時在東京首先設置了交番所。那時,但凡是交通要道口、車站、繁華商業(yè)區(qū)等地都有交番的身影。傳統(tǒng)交番主要受理盜竊、火災、傳染病的報警和物品遺失或撿拾;戶口調查;轄區(qū)內的巡邏等。

1881年,交番所改稱為派出所。改為派出所后,習慣的交番叫法一直延續(xù)。1992年日本警察廳進行機構改革,又將派出所更名為交番。迄今為止,日本全國共有交番所六千多個,可以說,交番所遍布日本各地。改革后的交番警察,又被賦予了除上述職責外更多的職能。

去過日本的人也許會對那里的交番印象深刻,為了達到親民的效果,當今日本將交番設置成形形色色的,形象各異的形狀,有些為卡通形,有些則為夸張抽象形等,以達到使民眾減少恐懼感,給人以親切的效果。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滿鐵”附屬地舊影,馬車之間為交番所。網絡資料圖片?!?/p>

交番距今有近一個世紀時間

據趙洪老師介紹,日俄戰(zhàn)后,“滿鐵”從俄國人手里接收南滿鐵路附屬地時,面積共為148.7平方公里,經過不斷擴張,至1931年竟擴大到482.9平方公里。

其實早在1896年9月8日《中俄合辦東省鐵路公司合同章程》中規(guī)定,滿鐵附屬地內的司法、警察及一般行政權仍屬中國。但這只是名義上的?!皾M鐵”繼承原東省鐵路后,剝奪了中國在鐵路附屬地內的一切主權。在鐵路及附屬地內建立起一套完全獨立于中國行政體系和司法制度之外的殖民制度,成為實際上的殖民地。

“滿鐵”儼然成了一個獨立王國。在日本人設立的中國各地“領事館”均設有警察署,警察全部由日本人擔任。警察署下又設有“派出所”,也就是“交番”,從各地現(xiàn)存的“交番”形狀看,這一時期的“交番”建筑應為統(tǒng)一模式。

勝利大街上的“交番”具體建筑年代不詳,趙洪老師給我看了一張偽滿時期的照片,上面橫濱正金銀行“新京”支店的建筑特色分明,一眼便可辨認,其旁邊的小樓便是交番,模樣與現(xiàn)在大致相同。趙洪老師推斷,交番的建筑年代應該在橫濱正金銀行“新京”支店之后,大致年代應該為1923年至1926年間,距今有近一個世紀的時間。

“在1934年的偽滿洲國新京地圖中,此建筑被注明‘警署’的符號,因此可以斷定該建筑也為日殖時期及偽滿前期的警用建筑,也就是交番。”趙洪老師進一步說,其實這棟小樓很早就被長春市人民政府列為建議保護建筑,但至于保護的目的是什么,為什么要保護它,它的歷史卻無人探究。以致出現(xiàn)建議歸建議,保護卻是難以做到,任其自然損毀的尷尬局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勝利大街“滿鐵”交番所舊址建筑,2010年9月拍攝?!?/p>

長春市黑水路上還有一處與之相同的建筑,但這座交番卻沒有前者幸運,連最起碼的“建議保護”待遇也沒得到,甚至都沒人知道它的存在?!盁o獨有偶,在大連市,也有兩處與上述相同的建筑,它們分別是原桂林街和原民主廣場派出所所在地?!壁w洪老師說。

據其介紹,大連這兩處建筑的歷史記載得比較明確,即日殖時期的“交番”。與之相同的建筑在沈陽還有一處。但上述三處建筑都已被改造得面目全非,只剩下大概輪廓。

據了解,1937年偽滿洲國宣布取消治外法權,并按規(guī)定撤銷“滿鐵”在附屬地所擁有的行政權,原滿鐵附屬地的行政設施及官吏也隨之移交給偽滿政府,警察權與其所屬設施也一并交由偽滿警察機關。勝利大街上的這座交番,想來也從那時發(fā)生了命運和職能上的轉變。

這是有史料記載的關于交番歷史的一個小小側影,這之后,勝利大街上的這座二層小樓還經歷了什么呢?

歷經這么久的歲月,它又是如何輾轉保留了其外貌呢?這中間沒人說得清!它就像舊盒子里的一個玻璃球,小小的居于盒子一角,蒙了塵,身上帶著舊時光,偶爾放在陽光下一轉,幽幽轉著說不清的光暈……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2015年11月拍攝,黑水路與東四條街西胡同交匯處的“滿鐵”交番所舊址建筑?!?/p>

【特別感謝中國錢幣學會會員、吉林省錢幣學會理事趙洪對交番過往的講述及提供相關圖片】

【胡同長春】編發(fā)長春記憶相關圖文,歡迎閱讀分享。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