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quán)謀劇有點像老北京銅鍋涮肉,味是熟的,但料得新。誰家還沒看過幾部斗智斗勇的朝堂廝殺?可《長安二十四計》這劇一出來,觀眾直接不淡定了。為什么?因為它不是傳統(tǒng)那套“誰寵妃誰得天下”的宮斗模式,也不是一群花架子比美耍狠的畫風(fēng),而是直接把“謀”和“命”串成串,丟進長安的火鍋里翻滾煮。一邊是復(fù)仇少年謝淮安十年蟄伏,一邊是長安暗衛(wèi)水比井深,全員高智商拼命過招,哪個不想坐穩(wěn)椅子?問題是,椅子就那么幾把,看誰先被掀翻。

謝淮安:忍得住窩囊,才坐得穩(wěn)牌桌
謝淮安這人,是典型的“別惹沉默寡言的男人”。小時候一家被滅,他活著逃出來,不聲不響改了名字,乖乖地當(dāng)起一個看似普通的小人物。真就十年,十年啊,連朋友圈都不敢更新,靠什么活著?靠心里的那團火沒滅。表面是“老實人”,背地里是“計中計”,你以為他今天才開始反擊?人家十年前就把地圖畫好了,就等敵人自己跳進來。他不是在復(fù)仇,他是在下棋,而且一邊下棋還一邊演戲,關(guān)鍵還演得不露破綻。不是有句話嗎,“人狠話不多”,這就是謝淮安。

這不是組團開黑,是活人版《三國殺》
謝淮安光靠自己玩不轉(zhuǎn),他拉起了一支技能各異的復(fù)仇天團。一個個像是古裝界的“多功能廚具”:顧玉是忠義武將,打得狠、心還正;葉崢是劍客,行蹤比風(fēng)還飄;白莞是畫師,看似柔弱,信息全靠她畫出來;謝子凌則是腦子特別靈活的小文士,動不動來句“我有一個想法”,一開口大家就知道要搞事。這些人湊一塊兒,比神仙組合還帶感。他們的目標(biāo),不是皇位,不是金山,而是干掉藏兵巷、踢翻權(quán)力狗窩,讓長安重回清明。聽著像開玩笑?他們真就這么干了。

老狐貍言鳳山:全劇最能裝、最能算
戲里要有勁,反派得夠味。言鳳山這人,活脫脫就是個長安政壇頂配版“老狐貍”。你看他出場溫文爾雅,說話滴水不漏,實則算盤打得比誰都響。他不是想升官發(fā)財,他想裂國稱王,簡直“想得有點多”。手下那群暗衛(wèi)跟他比,連腦筋急轉(zhuǎn)彎都嫌慢。他把謝淮安看作螞蟻,結(jié)果這螞蟻搬家了,把他這棟高樓都掀了。被自己看不起的人翻盤,這滋味,就一個字:爽。
這演員陣容,連配角都不肯演“配”
成毅挑大梁,這回不是仙氣飄飄的角色,是個踩著仇恨走路的人,眼神里有故事,氣場像關(guān)門前的冷風(fēng)。劉奕君、王勁松這種級別的戲骨,臺詞一出口空氣都凝結(jié),不是壓場,是壓全劇組。徐璐、佟夢實、周奇,這一水的青年演員,也不是來湊數(shù)的,各個把角色演得有肉有骨。不整虛的,不玩濾鏡,全靠真刀真槍地飆戲。這陣容擺出來,就是奔著“劇王”去的,演技這件事,沒人偷懶。

長安權(quán)謀,不是套路,是反套路
權(quán)謀劇爛的多,爛在哪?無非就是劇情一眼望穿,臺詞全靠“狗血”潤色?!堕L安二十四計》硬是反其道而行。沒有浮夸,沒有拉仇恨式的感情戲,都是干貨。一計未成,又來一招。謝淮安不是光靠怒火撐著,而是用邏輯鋪棋。每一場較量都像拆盲盒——你以為勝券在握,結(jié)果幕后還有人;你以為人都死完了,結(jié)果反派笑出了聲。權(quán)謀講的是人性,不是花活。你動一步,別人十步為營;你剛想贏,人家早布好退路。權(quán)力不是用來享受的,是用來算計的。

藏兵巷像不像你身邊的“職場泥潭”?
這劇雖然古裝,講的卻太現(xiàn)實。你混職場混得深,就知道什么叫“笑里藏刀”。表面和氣,背后互踩;你以為對方真幫你,其實想踩著你上位。藏兵巷是個地名,也像是個比喻——每個人心里都有個藏兵巷,都在權(quán)力、情義和選擇中掰扯。謝淮安像那個不被看好的新人,一路打怪升級,把老油條都撂倒;顧玉像那個講原則的中層,被上下夾擊還不改初心;言鳳山就是辦公室角落里永遠坐得最舒服、笑得最溫和、刀藏得最深的那類人。

劇本不浮夸,故事不催眠
現(xiàn)在的劇,要不就是裝瘋賣傻,要不就是花里胡哨,觀眾都快看麻了?!堕L安二十四計》就像一壺老酒,越喝越上頭。劇情節(jié)奏緊湊,該狠的狠、該燃的燃、該哭的也真能戳到心口。臺詞不像背書,動作戲也不糊弄,關(guān)鍵還全員在線,沒一個掉鏈子。這年頭,能把觀眾拉進劇情里的劇,不多了。

尾聲沒雞湯,就一拳真話
這劇好不好看,不光看熱度,看有沒有人愿意追到大結(jié)局?!堕L安二十四計》值得等。不是因為它“看點十足”,而是因為它真在講一個“人心到底值多少錢”的問題。謝淮安這一計一計布下去,不是只為了復(fù)仇,更是為了告訴所有人:你可以選擇沉默,但你也能選擇反擊。

你問這劇值不值得熬夜追?值。因為它不是在演戲,是在替你說那些“不能說”的心聲。誰還沒在生活里藏過一計呢?誰不想有天也能翻盤?這劇不光讓人爽,還教你怎么贏。那你說,不追,怪誰?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