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最近,美國一紙關稅令,讓蘋果手機價格直接“上天”——頂配iPhone 16 Pro Max售價逼近1.6萬元,比五菱宏光MINI EV還貴!社交媒體上,#蘋果漲價戒手機癮#話題閱讀量破10億,有網友吐槽:“以前是手機分期買,現在得房貸分期買手機?”
一、價格飆出魔幻曲線:iPhone比車貴?
特朗普政府的“對等關稅”政策,徹底撕碎了果粉的價格底線。以中國為例,34%的關稅讓每部iPhone成本飆升256美元(約2000元),頂配機型售價直接對標輕奢包包。更魔幻的是,某二手平臺數據顯示,九成新iPhone 15 Pro Max回收價竟比去年漲了1200元,“理財產品”實錘了!
就連蘋果自己都玩起“價格過山車”:iPad mini A17 Pro蜂窩版官網漲價300元,WiFi版卻降價300元,被網友戲稱“買流量送平板”。分析師直言:“蘋果在用低價產品引流,高端機型才是真正的利潤收割機?!?/p>
二、庫克“躺平”背后:供應鏈崩成俄羅斯方塊
庫克曾引以為傲的全球供應鏈,如今像被推倒的俄羅斯方塊——印度產線遇26%關稅,越南產線挨46%重錘,連歐洲避稅天堂愛爾蘭都被砍20%。更扎心的是,即便庫克咬牙承諾在美國投資5000億美元,特朗普政府連個關稅豁免都不給,氣得蘋果股價單日暴跌9.3%,市值蒸發(fā)超3000億美元。
有供應鏈員工爆料:“現在車間貼著‘多擰一顆螺絲,少虧一輛寶馬’的橫幅?!倍鴰炜艘贿吅爸跋嘈盘O果韌性”,一邊悄咪咪套現2400萬美元股票,被網友做成了“提桶跑路”表情包。

三、國產手機瘋狂撿漏:華為門店排到法國
當蘋果忙著漲價,國產手機已開啟“狂歡模式”。某電商數據顯示,華為Mate 200系列預售量破500萬臺,折疊屏手機搜索量暴漲300%,深圳華強北黃牛連夜轉投安卓陣營。更有意思的是,小米推出“蘋果漲價補貼”——憑舊iPhone購買新機最高抵3000元,被戲稱“庫克快樂計劃”。
消費者王先生的話很真實:“以前覺得用蘋果有面子,現在用華為才是真土豪——畢竟人家手機不漲價還能衛(wèi)星通話!”

四、蘋果的“救命稻草”:服務業(yè)務能撐起半邊天?
硬件漲價遭罵,蘋果偷偷憋了個大招——Apple One高級訂閱新增美食頻道和邀請功能,美區(qū)用戶花275元/月就能學做米其林大餐。這波操作被解讀為“硬件不夠,服務來湊”,畢竟服務業(yè)務毛利率高達65%,遠超iPhone的36%。
但粉絲并不買賬:“我花1萬6買手機,還得再交275塊學做菜?庫克這是要開新東方烹飪學校?”分析師警告:“如果蘋果繼續(xù)硬剛高價,可能被迫從科技巨頭變身奢侈品專賣店?!?/p>
結語:手機界的“茅臺化”,是福還是禍?
從科技產品到身份象征,蘋果的漲價之路像極了茅臺。但當年輕人開始用“半年工資換部手機”,當二手市場出現“傳家寶iPhone”,這場狂歡還能持續(xù)多久?或許正如網友所說:“以前沒錢買蘋果,現在沒錢買蘋果——中文果然博大精深?!?/p>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