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道光天朝上國的姿態(tài)一點都沒有變,他以為革了林則徐的職,就等于為英國商人主持了公道,替他們伸了冤。道光欽點直隸總督琦善為欽差大臣前往廣州接替林則徐。琦善這個人很有意思,他是滿人貴族里能力很突出的一個人,和林則徐是一對冤家,當初道光讓林則徐到廣州去禁煙,琦善當時很不服氣,認為這樣的肥差讓漢人林則徐占了,自己堂堂一個滿人沒道理不如他。這次道光革職林則徐,其實就是琦善在背后煽風點火,他慫恿道光皇帝說,從英國人呈上的照會文件可以看出,是由于林則徐銷毀了他們的鴉片讓他們蒙冤,所以這次英國人前來找事都是林則徐整的,道光也就信了。

林則徐和琦善
1840年11月29日,琦善抵達廣州。這時候英國遠征軍司令 懿律得病了,義律取而代之成為首席全權代表。
琦善與義律廣州和談破裂
俗話說,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得到了反而不如沒得到。琦善和義律接觸幾次下來之后如夢初醒,他后悔自己攬了一個絕對不敢攬的差事。英國人的胃口遠遠超出了他給道光皇帝當初的奏折。英國人不是來伸冤的,1840年12月初,義律態(tài)度堅決的將英方的要求全盤托出,要求琦善無條件接受,不然就開戰(zhàn)。琦善當時臉都綠了,他知道肯定打不過。英國人要求賠償被焚燒的鴉片款,中英官員平等往來,割讓島嶼,賠償商行欠款,賠償出兵軍費。面對強勢的英國人,琦善有心答應,可怯于朝廷不允許,他唯一能給到的是懲辦林則徐,準許英國人在廣州恢復通商,他最多還有的權限就是可以私底下賠償一部分被焚燒的鴉片款。但割讓島嶼這種挑戰(zhàn)國家主權的行為是萬萬沒法答應的。后來英國人義律也開出了置換條件,如果能加開廈門、定海為通商口岸,就放棄割讓海島的要求。

琦善頭皮發(fā)麻,道光派他來是給英國人伸冤的,如果答應英國人的這些要求肯定是要掉腦袋的。琦善玩起了文字游戲,和英國人打起了太極,想方設法拖住英國人,看能不能把這幫英國人給拖走。雙方談了一個月啥結果都沒,義律終于忍不了了決定開戰(zhàn),等仗打完再談。
沙角大角之戰(zhàn)
1841年1月7日凌晨,虎門外海的海面上波光粼粼。駐守在虎門口大角沙角炮臺的清軍士兵緊緊監(jiān)視著海上的狀況。上午時刻,英軍軍艦出現(xiàn)在炮臺不遠處,炮口調(diào)整角度對準清軍的防御工事猛轟炮擊。虎門的炮臺可以說是清朝當時最厲害的防御工事了,大大小小的火炮有600多口,水師提督關天培曾重新布置優(yōu)化過,而且琦善將這里守軍增援補充到了上萬人,無論炮臺的火力還是軍隊的規(guī)??梢哉f是極其豪華的。但這些豪華的防御工事根本經(jīng)不住英軍更先進船艦武器裝備的降維打擊。英軍的戰(zhàn)艦從正面進攻沙角炮臺吸引守軍,武裝輪船拖帶著小船運送地面部隊從穿鼻島南北兩側同時登陸,抄襲沙角炮臺后側搶占制高點,安置了野戰(zhàn)炮的陣營向清軍的營地攻擊。在英軍猛烈的炮火下,守軍根本難以立足。守軍無奈把大炮推入海里突圍撤退。守軍本來想引爆埋在地下的地雷,結果沒成功。

沙角大角之戰(zhàn)
清軍在這場戰(zhàn)斗中表現(xiàn)得非常勇猛,激戰(zhàn)中陳連升父子先后壯烈犧牲。確實是雙方的武器裝備和戰(zhàn)術差太遠了,根本不在一個層次,事先做了大量準備的清軍完全沒有還手之力。清軍戰(zhàn)死277人,受傷462人,英軍只受傷了38人。這場戰(zhàn)役讓清軍的士氣大受挫折,在以后的戰(zhàn)場上清軍再也沒有這么勇猛過。

《穿鼻草約》
英軍向清軍提出了談判條件。關天培這時被打蒙了,琦善這時也破防了,他第一時間如實上報了廣東大角沙角失守的消息。1841年1月27日,道光收到奏折后大為震怒。他認為英夷桀驁不馴,不能縱容。道光給琦善下發(fā)諭旨對英宣戰(zhàn),命令琦善與兩江總督伊里布分別進兵廣州。琦善非常糾結,他知道肯定打不過對方,他違背了道光的旨意,一直和英國人談判,談出了一個《穿鼻草約》,《穿鼻草約》大概的內(nèi)容是割讓香港、賠償洋銀600萬元、中英官員平等外交、重開廣州商務。這只是一個口頭的約定,因為雙方并沒有談妥,也沒有簽字。

《穿鼻草約》談判過程
可是讓琦善沒有想到的是,這個《穿鼻草約》被人泄露了出來,落到了林則徐手里。林則徐當時已經(jīng)被免職了,但還沒有離開廣州。林則徐鼓動廣東巡撫怡良把《穿鼻草約》奏報給皇帝。根據(jù)清朝的體制,總督和巡撫雖然級別上有差,但是互不同屬,都是地方大員,可以單獨上奏。清朝在一個地方的總督和巡撫整體上都不和,當時的廣東巡撫怡良和剛上任的兩廣總督也是不停的內(nèi)卷。

《穿鼻草約》內(nèi)容
道光由“撫夷”變“剿夷”
怡良悄悄的把《穿鼻草約》的內(nèi)容揭露到了朝廷,道光得知香港已被割讓給英國,他痛斥琦善啥也不是,下令將剛上任的琦善革職擒拿進京,不但要抄家,還要斬監(jiān)候??梢钥闯龅拦獯_實生氣了,他委任原刑部尚書祁貢為新的兩廣總督,未到任前由廣東巡撫怡良代理。道光否認《穿鼻草約》的條款,還封他的侄子御前大臣奕山為靖逆將軍,任命戶部尚書隆文和湖南提督楊芳為參贊大臣,從內(nèi)地各省抽調(diào)精銳之師持續(xù)向廣東增兵。

道光
道光不明白的是,這根本不是將領無能的事,而是實力根本不在一個檔次,調(diào)誰也沒用。從鴉片戰(zhàn)爭最終戰(zhàn)敗的《南京條約》來看,還不如承認琦善談的這個《穿鼻草約》呢。琦善已經(jīng)被打醒了,道光還沒醒,他認為天朝的軍隊是不可能被打敗的,清朝勢必要付出更多的代價才能轉變這種迂腐的傳統(tǒng)觀念。清廷不愿意承認《穿鼻草約》,其實英國外相巴麥尊也不想接受這個《穿鼻草約》,他認為香港是一個荒無人煙的荒涼小島,根本不足以替代通商條約。

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戰(zhàn)死
清軍向廣東持續(xù)增兵,義律察覺情況不對決定先下手為強。2月26日,英軍向虎門發(fā)起總攻,摧毀了所有的炮臺,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也不幸戰(zhàn)死,第二天,英軍占領虎門口內(nèi)的烏涌炮臺,清軍被俘和傷亡者各達千余人,其余大多不戰(zhàn)而逃,英國戰(zhàn)艦駛入黃埔,連續(xù)攻克琶洲炮臺和琵州炮臺,距離廣州只有數(shù)公里。廣州城籠罩在戰(zhàn)爭的迷霧之中。

關天培
鴉片戰(zhàn)爭廣州之戰(zhàn)有太多的驚天騙局,我們下期接著說。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