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阿德勒有一句名言:

“基本上一切人際關系的矛盾,都起因于對別人的課題妄加干涉。”

人這一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

你試圖改變他人,就會擾亂他既定的節(jié)奏;

你試圖教導他人,就要承擔他失敗的責任。

正所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p>

對待他人的事情,不提醒、不指點、不好為人師,就是一個人最聰明的決定。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1、不要輕易指點別人

莊子有言:“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生活中,不要總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去評判別人。

每個人的道路都是與眾不同的,你的看法或許在某些角度成立,但在其他角度可能就站不住腳了。

更重要的是,你的看法往往帶有你的個人偏好,可能并不完全客觀理性。

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人,他們喜歡以自己的標準為準繩,對別人的選擇評頭論足。

比如,在感情上,一些朋友可能會對你說:

“你選擇這個人是不行的,我早就看他不順眼了?!?/p>

然而,感情是私人的事情,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朋友的看法或許是出于關心,但在當事人的眼中可能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更重要的是,這種評判往往帶有一種控制欲,容易讓人感到不適。

莊子還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p>

很多人之所以輕易地表達看法,往往是因為沒有意識到自身的局限和知識的無窮。

當我們試圖評判別人時,往往容易忽視自己的無知和短視,從而陷入盲目自大的陷阱。

所以,秉持謙遜,不輕易指點別人,是一種可貴的覺悟。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2、不要妄圖改變別人

豆瓣上,有這樣一個話題:“如何與人相處才能更和諧?”

有個評論點贊量頗高:尊重,不強求!

深以為然。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和習慣,而且早已深深植于性格深處,想要改變幾乎是不可能的。

你一廂情愿地拯救別人,苦口婆心地勸說別人,到頭來只會讓自己疲憊不堪。

只要不是傷天害理,不觸碰底線,又何必非要執(zhí)著地去改變他呢?

就像莫言說過的:

“記住,永遠不要試圖去改變?nèi)魏稳?,包括你的兒女、伴侶、兄弟姐妹、父母......

往往,你越是為別人好,別人越討厭你,很多東西是娘胎里自帶的,非常頑固,偏執(zhí)到骨髓?!?/p>

正所謂龍生九子,各有不同。

活在這世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態(tài)度,和價值觀念。

一味地輸出你覺得合理的理念,他人不一定會認同;

毫無節(jié)制地去左右別人的選擇,還可能會招來他人的抵觸不滿。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旅程,妄圖改變別人,折磨的只會是你自己。

觀念契合、攜手同行,理念相悖、淡然釋懷,這才是一個人最明智的活法。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3、不要隨便干擾別人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節(jié)奏,走好自己的路是責任,不打擾別人的步調(diào)是尊重。

哪怕交情再深,如果別人沒有主動向你傾訴困境,最好保持安靜。

交情再深,能深過血脈相連的親人嗎?

一位作家曾在書中寫過他和表妹的故事:

原本表妹在小縣城有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壓力不大,生活過得也算安穩(wěn)。

但作家覺得年輕人應該追求更高的目標,到大城市去實現(xiàn)夢想,證明自己。

在他的干涉之下,表妹在北京、廣州漂泊了幾年,卻始終未能如愿,甚至連基本的生存都成了問題。

原本在小縣城無憂無慮的一個人,變得焦慮、迷茫、疲憊。

最后,不得不黯然神傷地回到小縣城,重新開始新的生活。

作家說:

“表妹現(xiàn)在過的不開心,我難辭其咎。因為自己的想法幼稚、理想化、不切實際,根本無法指導別人的人生?!?/p>

此之蜜糖、彼之砒霜。

人和人性格不同、追求不同、境遇不同,你的建議未必是別人的需要。

況且關系再好,也不可能完全感同身受。

因此,行有所止,言有所界,才是真正聰明人的做法。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灌園記》中講:

“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p>

世事無常,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功課要做,起起伏伏之間,沒有誰能真正替代誰的成長。

活得明白的人,從不會輕易地插手別人的事務,打亂對方的節(jié)奏。

因為他們懂得,這世上從來沒有被說服的人,對別人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保護。

往后,愿你能做好自己,不擾他人,在看透人性的復雜后,依然活得清醒而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