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員強入小區(qū)送餐,遇電梯急墜致重傷,誰來承擔責任?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分析如下:
1. 外賣員自身責任
- 強行進入小區(qū)的過錯:若小區(qū)明確禁止外賣員進入(如設有門禁、告示等),外賣員未經許可強行進入,可能被認定為存在一定過錯。根據《民法典》第1173條(過失相抵原則),其自身過錯可減輕其他責任方的賠償比例。
- 但注意:單純“強行進入”與電梯故障無直接因果關系,除非其行為加劇了電梯故障(如超載、暴力操作),否則一般不直接導致電梯事故。
2. 小區(qū)物業(yè)公司的責任
- 電梯維護義務:物業(yè)公司作為電梯的管理人,負有定期檢修、確保安全的義務(《民法典》第1243條)。若電梯故障系因維護不當(如未及時檢修、未排除已知隱患),物業(yè)需承擔主要賠償責任。
- 安全保障義務:即使外賣員擅自進入,物業(yè)對小區(qū)公共設施(如電梯)的安全保障義務不因此免除(《民法典》第1198條)。但物業(yè)可主張外賣員存在過錯,從而減輕自身責任。
3. 電梯生產商/維保單位的責任
- 產品缺陷或維保過失:若電梯急墜是因設計缺陷、制造瑕疵或維保單位未按規(guī)范操作所致,生產商或維保單位需承擔產品責任或違約責任(《民法典》第1202-1203條、第1243條)。
4. 外賣平臺的責任
外賣平臺在此侵權責任事故中不承擔侵權責任。
責任劃分示例
- 主要責任:物業(yè)公司或電梯維保單位(如故障系維護不當)。
- 次要責任:外賣員(如強行進入,存在過錯)。
- 其他可能:生產商(如電梯本身存在缺陷)。
維權建議
1. 固定證據:保留現(xiàn)場照片、監(jiān)控錄像、維修記錄、目擊證人等。
2. 申請鑒定:對電梯故障原因進行技術鑒定,明確責任主體。
3. 法律途徑:可向物業(yè)、平臺、生產商等多方主張賠償(平臺負工傷保險責任或雇主責任),協(xié)商不成可提起訴訟(工傷需仲裁)。
總結:物業(yè)公司或電梯維保單位可能承擔主要責任,外賣員過錯可能減輕對方責任,平臺責任需根據用工性質判斷。

#電梯急墜法律責任 #外賣送餐受傷責任 #外賣強入小區(qū)送餐受傷過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