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認為,春季應遵循“男養(yǎng)氣、女養(yǎng)血”的養(yǎng)生法則,可以利用不同的穴位組合調理身體,效果事半功倍。
男養(yǎng)氣
男性陽氣足,養(yǎng)生關鍵在于升發(fā)陽氣,陽氣條達才能活力滿滿。
每天起床后,用拇指按壓足背的太沖穴、小腿外側的足三里穴,左右各3分鐘,能清肝火、醒脾胃。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春季早晚溫差較大,情緒容易隨之波動,可用中指順時針揉按前胸的膻中穴、小腿外側的陽陵泉穴,每次5分鐘,疏通三焦氣機,讓心情保持舒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女養(yǎng)血
女性春季養(yǎng)生要兼顧養(yǎng)血柔肝,氣血順暢才能容光煥發(fā)。
經前一周點按內踝尖上3寸的三陰交穴、膝蓋內上方的血海穴,給“氣血銀行”充值,可以改善面色萎黃、月經不調。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每周用砭石刮拭足踝內側的太溪穴、背部的肝俞穴2~3次,滋陰益腎的同時還能給肝臟“加油打氣”,讓眼睛明亮,經期輕松,素顏也自信。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