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能源格局深刻變革的背景下,金磚國家(BRICS)的擴員標志著新興經濟體正以集體姿態(tài)重塑全球能源秩序。作為埃及石油與能源事務專家,Ahmed Sultan博士在其研究中指出,2024年金磚國家迎來 一、能源安全:從資源互補到體系重構 金磚國家的核心優(yōu)勢在于其能源結構的互補性。俄羅斯、伊朗、阿聯酋作為傳統油氣大國,與中國、印度等消費市場形成供需閉環(huán)。Sultan博士特別強調,七國集團對 對埃及而言,加入金磚國家意味著突破能源投資瓶頸。埃及擁有蘇伊士運河這一全球油氣運輸咽喉,但長期面臨煉化能力不足的困境。通過金磚開發(fā)銀行融資,中埃在蘇伊士經濟區(qū)的煉油廠合作項目已提上日程,而俄羅斯天然氣工業(yè)股份公司(Gazprom)對地中海氣田的興趣,可能為埃及創(chuàng)造新的出口機遇。 二、可再生能源:中國引領與埃及的定位 盡管化石能源仍占主導,金磚國家可再生能源發(fā)展呈現爆發(fā)式增長。Sultan博士的研究顯示,2023年金磚國家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達331吉瓦,其中中國貢獻超60%,巴西和埃及緊隨其后。埃及憑借優(yōu)越的光照條件,正成為非洲太陽能標桿——本班太陽能園區(qū)(Benban Solar Park)的1.8吉瓦項目得到中國晶科能源和阿聯酋馬斯達爾公司聯合投資,凸顯金磚內部"資金+技術+資源"的合作模式。 然而,挑戰(zhàn)同樣存在。埃及風電發(fā)展受限于并網技術短板,而印度提出的"全球生物燃料聯盟"與埃及農業(yè)政策尚未有效對接。Sultan博士建議,埃及應借助金磚核能合作平臺(由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主導),推動埃爾達巴(El Dabaa)核電站成為區(qū)域電力樞紐,同時爭取中國在智能電網領域的經驗支持。 三、礦產安全:戰(zhàn)略金屬的博弈新戰(zhàn)場 金磚國家控制全球72%的稀土和50%的石墨資源,這一優(yōu)勢在新能源產業(yè)鏈競爭中至關重要。Sultan博士指出,沙特通過 四、地緣政治挑戰(zhàn)與埃及的平衡之道 金磚擴張加劇了與七國集團的競爭。一方面,俄羅斯試圖通過核能平臺擴大影響力,另一方面,美國《通脹削減法案》以補貼吸引新興市場清潔技術企業(yè)。埃及作為同時接受西方援助(如歐盟氫能伙伴計劃)和金磚投資的國家,需謹慎平衡立場。Sultan博士認為,埃及可發(fā)揮"橋梁"作用,例如推動非洲-金磚能源走廊建設,將埃塞俄比亞水電、埃及綠氫與波斯灣資本相結合。 結語:邁向多極能源秩序 金磚國家的能源合作并非簡單的反西方聯盟,而是構建更具包容性的多極體系。對埃及而言,這一機制提供了技術升級、融資多元化和區(qū)域話語權提升的歷史機遇。正如Sultan博士所言:"當開羅與北京、莫斯科和利雅得坐在同一張能源談判桌前時,全球能源治理的民主化才真正開始。"未來,金磚國家能否將資源優(yōu)勢轉化為規(guī)則制定權,取決于其內部協作深度——而埃及的實踐,或將成為新興經濟體參與全球治理的范本。 資料來源: https://ecss.com.eg/49014/ 作者信息:埃及石油與能源事務專家 編譯:龍翔
【國別專欄·埃及】金磚國家能源合作新格局:埃及視角下的機遇與挑戰(zhàn)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