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說大唐以窮奢極欲留名史冊的人物,那韋陟肯定名列前茅。

韋陟出身于著名的京兆韋氏家族,這個家族自漢朝起就是名門望族,到了唐朝與皇室頻繁聯(lián)姻,族人遍布朝堂,韋陟的父親韋安石更是武則天至唐中宗時期的宰相。

韋氏家族背景顯赫,當時甚至有“城南韋杜,去天尺五”的說法,在當時地位是非常高的。

而韋陟本人也入朝為官,生前官至部尚書,死后唐代宗又追贈他為尚書左仆射,也就是左相。

出身顯貴、官運也算不錯的韋陟生活作風是頗為奢侈的,這些在史料和筆記小說中多有記載,其中最讓人津津樂道的就是韋陟的家宴。

韋陟經(jīng)常邀請名士貴族參加宴會,這些宴會極盡鋪張。
《開元天寶遺事》等書記載韋陟的宴會“日費萬錢”,規(guī)模遠超普通貴族。

宴會場所經(jīng)常使用絲綢幔帳,錦毯鋪地,還會用四時花卉點綴其間,甚至用香料熏染庭院,營造出一種“香云繚繞”的氛圍感。

宴會上的餐具大多使用金銀器、玉器,甚至會用象牙、犀角等裝飾。

唐朝筆記《云仙雜記》提到,韋陟宴會上曾用“金蓮花杯”盛酒。這個金蓮花杯可不只是材質(zhì)金貴,而且機關(guān)精巧——酒杯放在蓮花托上,花瓣隨著酒液流動開合。不得不感嘆一下古代能工巧匠的智慧。

當然,最值得一提的還是宴會上的珍饈美食。
宴席使用了大量珍稀食材,包括了“八珍”——駝峰、鹿尾、熊掌、貍唇、猩唇、豹胎、酥酪蟬、天鵝炙(具體可能會有些許調(diào)整)。

宴席上有各種唐朝的特色美食。
渾羊歿忽
在羊腹中塞入糯米、香料及整只鵝,烤制好后棄羊不用,只吃鵝肉,而鵝肉吸收了羊脂的香氣,更為誘人。

葫蘆雞
葫蘆雞是韋陟家宴上最著名的菜肴之一,采用了先煮、后蒸、再油炸的工藝,使雞肉酥嫩且外形完整。這道菜色澤金黃,筷到骨脫,香味醇厚。

紅燒獅子頭
相傳韋陟曾邀請名廚制作紅燒獅子頭,這道菜在宴會上備受矚目。

冷蟾兒羹
一種用蛤蜊肉制成的湯,湯冷后凝結(jié),狀似蟾蜍,因此而得名。

蓮花糕
把米漿制成蓮花形狀,蒸熟后染色,是一種宴會糕點。

宴席上還有不少用水產(chǎn)烹制的菜肴,比如鱸魚膾(生魚片)、糖蟹(蜜漬蟹)、蝦炙(烤蝦)等。

此外,果品與甜點也是必不可少的。這里的果品自然不是尋常的品種,有西域傳入的葡萄、石榴,也有從嶺南千里迢迢運來的荔枝和龍眼。

至于甜點,一道酥山足夠讓人流連忘返。這是一種類似冰淇淋的冷凍甜點,是唐朝名點。

另外,宴席也會準備糖漬梅子、蜜餞等各種精巧果脯。

至于宴席上的酒水,當然少不了各種名酒,比如今天劍南春的“祖宗”——劍南燒春。此外,還有波斯傳入的果酒三勒漿,以及宮廷御賜的葡萄酒。

以上這些美食也只是冰山一角。
《酉陽雜俎》提到“廚中飲食,香味錯雜,入其中者,多飽飫而歸”,意思是韋陟廚房里香氣錯雜,走進廚房的人大多可以飽腹而歸??上胫?,正式的宴席有多豐盛了。

韋陟的奢侈生活被《舊唐書》等史書批評為“窮極滋味”,他的揮霍無度也是安史之亂前唐朝貴族奢靡風氣的縮影。

然而,安史之亂之后,整個大唐王朝就江河日下,不復當年繁華。

再等到唐末,黃巢起義“殺唐宗室在長安者無遺類”,大量李唐宗室、高門世族(如韋、杜、裴、柳等家族)成員被處決,導致關(guān)中貴族集團幾乎覆滅。

從此,中國“貴族政治”轉(zhuǎn)向了“官僚政治”,如韋陟這樣的門閥世族失去了政治依托,很多世家成員不是死于戰(zhàn)亂,就是逃亡南方,再也沒辦法恢復昔日榮光了。

以上就是韋陟宴會的內(nèi)容~
對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