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和妻兒回老家清明節(jié)掃墓,兒子開車。早起床后三人吃完早點(diǎn),就沿著農(nóng)束溝十八盤,曲折彎延的往老家塬上的方向行駛。坡畔兩邊綠油油的麥苗在梯田層猛長,偶爾有幾朵小黃花十分醒目。
到了村口,四處張望,偌大的村巷道竟然遙無一人,也許是春寒的影響,家家戶戶大門緊閉,連一條看門狗都看不到。費(fèi)了很大勁,高噪子喊了一通,才從自家族戶借來一把鐵锨,扛上去上墳。
空曠的麥田里,父母的墳頭已長滿新冒的青草,自己培上新土,在墳頭壓上一張紙錢,然后和妻兒開始燒紙錢。一邊燒一邊叮嚀雙親把“錢”拾上,好在那邊給他們買吃的、穿的、用的,這也是我們后人對已逝父母的感恩。
當(dāng)紙錢的灰燼熄滅時,耳邊陣陣寒風(fēng),那是春日的寒風(fēng),也沒有看到“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之景。整個空曠的四野,唯有我們祖上的墳地冒著青煙,也算是我們后人對父母深深的孝敬。
歸去途中,灰蒙蒙的天空忽然飄起了滴滴寒雨,我知道,這是老天爺?shù)臏I水,是上天的感知之靈,是對我們后人的關(guān)愛和疼愛。
每年清明,我們子孫都會歸鄉(xiāng)祭祖,敬畏祖上父母二老的在天之靈!父母恩,永世不忘,在世和離世都一個樣。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