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寧曉敏

實習生丨夏路

出品丨鰲頭財經

近日,消費電子玻璃巨頭藍思科技(300433.SZ)宣布啟動港股IPO計劃,擬募資10-15億美元。這一舉措,距離其2015年登陸A股、成就“中國女首富”傳奇已整整10年。創(chuàng)始人周群飛,從15歲輟學打工妹到執(zhí)掌千億帝國的逆襲歷程,與當下市場對其“過度融資”的質疑聲形成了鮮明對比,引人矚目。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2024年財報顯示,公司營收698.97億元同比增長28.27%,但凈利潤增速僅19.94%不及預期。在蘋果依賴癥未愈、百億定增資金仍有40億元閑置的背景下,這場“二次上市”究竟是全球化布局的必由之路,還是資本運作的權宜之計?

玻璃女王的逆襲:從打工妹到湖南首富的傳奇

周群飛的創(chuàng)業(yè)史,堪稱中國制造業(yè)的一段微觀史詩。1985年,年僅15歲的湖南湘鄉(xiāng)少女,揣著父親贈送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毅然南下深圳。在澳亞光學工廠,她從切割玻璃的流水線女工做起,夜間自學絲網印刷技術、會計知識,為日后的技術掌舵奠定了堅實基礎。

2003年,摩托羅拉V3手機的問世成為了周群飛人生中的關鍵轉折。當時,行業(yè)普遍使用有機玻璃,而周群飛卻帶領團隊歷經三天三夜,成功攻克特種玻璃技術,一舉拿下V3訂單。這一突破不僅讓藍思科技在業(yè)界站穩(wěn)腳跟,更吸引了蘋果公司的矚目。2006年,雙方聯(lián)合研發(fā)的首代iPhone玻璃屏幕,讓藍思科技一舉奠定了“果鏈龍頭”的地位。

技術敏感度,始終是周群飛制勝的法寶。2025年3月,蘋果Vision Pro前蓋玻璃驚艷亮相,其3D成型技術實現(xiàn)光線透射率超92%,再次彰顯了藍思在消費電子領域的創(chuàng)新實力。從手表玻璃到折疊屏,再到AR眼鏡,周群飛用30年的時間,完成了從代工廠到技術方案解決商的華麗蛻變。

藍思科技作為屏幕供應商,深耕果鏈核心,業(yè)績伴隨iPhone的大賣一路飆升。財報顯示,2022年至2024年,藍思科技的總收入分別為466.99億元、544.91億元和698.97億元,年度利潤也呈現(xiàn)出穩(wěn)步增長的態(tài)勢,分別為25.20億元、30.42億元和36.77億元。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作為創(chuàng)始人,周群飛的身價也隨之水漲船高。2015年,藍思科技登陸A股,周群飛以500億元的身價直接登頂中國女首富。而根據胡潤研究院發(fā)布的《2025胡潤全球富豪榜》,周群飛與她的丈夫鄭俊龍以800億身家再度蟬聯(lián)湖南首富。

蘋果依賴癥: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

然而,“成也蘋果,危也蘋果”的魔咒始終縈繞在藍思科技的頭頂。從2020年開始,蘋果對藍思科技的營收貢獻度就超過了50%,2021年更是持續(xù)貢獻超過300億元的銷售額。2022年,蘋果的銷售額更是占到了藍思科技總銷售額的70%以上。盡管去年這一比例有所下降,但仍遠超第二、三大客戶的貢獻度。

這種與蘋果的共生模式,在消費電子上行期為藍思科技帶來了超額利潤。然而,2022年iPhone14銷量的疲軟,卻導致藍思科技季度凈利潤驟降50%。

為了破解這一困局,藍思科技實施了“三三制”客戶戰(zhàn)略:消費電子、新能源汽車、泛物聯(lián)網各占三分之一。華為三折疊屏手機Mate XT的玻璃蓋板訂單,標志著藍思科技在安卓陣營的突破。然而,新客戶的拓展卻代價高昂,為了獲得特斯拉的訂單,藍思科技投入了23億元改造車載玻璃產線,回報周期預計長達5年。

新賽道突圍布局多元化

為了擺脫對蘋果的過度依賴,藍思科技開始尋求新賽道的突圍。在2025年3月的戰(zhàn)略發(fā)布會上,藍思科技宣布與智元機器人合作開發(fā)工業(yè)機械臂防護系統(tǒng),并展示了AR眼鏡光學模組樣品。這些動作揭示了藍思科技的轉型邏輯:利用其在玻璃加工技術上的優(yōu)勢,切入AI硬件的增量市場。

新能源汽車領域成為了藍思科技去年業(yè)績的最大亮點。2024年,藍思科技的車載玻璃收入突破85億元,同比增長142%。為寶馬i7提供的智能全景天幕單價更是達到了傳統(tǒng)手機玻璃的30倍。然而,這一領域的毛利率卻僅為21.3%,遠低于消費電子業(yè)務的35.6%。同時,藍思科技還面臨著福耀玻璃等傳統(tǒng)巨頭的激烈競爭。

在機器人領域,藍思科技的布局更為激進。公司研發(fā)的強化玻璃關節(jié)防護罩已經通過了ISO13482認證。然而,業(yè)內人士卻質疑,人形機器人市場規(guī)模能否在2030年前突破千億?當技術儲備遭遇市場不確定性時,周群飛的超前布局更像是一場豪賭。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藍思科技的多元化進展中,新興業(yè)務的營收貢獻雖然尚不足20%,但卻展現(xiàn)出了巨大的增長潛力。

赴港IPO備受爭議

藍思科技的融資史一直充滿爭議。2021年,公司A股的150億定增創(chuàng)下了創(chuàng)業(yè)板的紀錄。然而,截至2025年3月,仍有40億元資金滯留在專項賬戶中。此次港股IPO消息的公布,再次引發(fā)了市場的擔憂。消息公布的次日,公司股價應聲下跌8.16%,市場對“重復融資”的質疑聲四起。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從財務方面來看,2024年藍思科技的經營性現(xiàn)金流凈額達到了78.2億元,賬面貨幣資金也有189.3億元。然而,高達462.8億元的固定資產規(guī)模(占總資產的58.7%)卻暴露了公司重資產模式的軟肋。為了滿足蘋果嚴苛的品控要求,藍思科技累計投入了超200億元建設自動化產線。這種“軍備競賽”導致公司的資產減值損失連續(xù)三年超過了15億元。

業(yè)內人士認為,藍思科技既宣稱要降低對蘋果的依賴,卻又持續(xù)加碼果鏈相關產能。港股募資說明書中“全球化布局”的表述,與越南工廠僅占現(xiàn)有產能12%的現(xiàn)實形成了鮮明的反差。資本市場的疑慮,本質上是對藍思科技戰(zhàn)略清晰度的拷問。

站在港股IPO的十字路口,周群飛面臨著三重拷問:如何平衡技術投入與股東回報?怎樣擺脫“果鏈企業(yè)”的估值枷鎖?新業(yè)務何時能扛起增長的大旗?當藍思科技試圖用港股IPO打開第二增長曲線時,市場終將檢驗,周群飛的“玻璃王國”,是水晶還是泡沫?時間,將給出最終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