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去年5月份正式上線后,國產(chǎn)二次元開放世界游戲《鳴潮》就受到了眾多玩家的追捧,不但國內很火,就連國外也有很多忠實的玩家。然而在近日,《鳴潮》卻因為韓國的一次線下活動翻車了,引起了國內外玩家們的熱議。

事情是這樣的,4月4號當天,《鳴潮》在韓國舉辦了一個線下活動,活動現(xiàn)場上出現(xiàn)了一個醒目的指示牌,上面用中文和英文寫著“請諒解,今天只有韓國人可以入場”。并且,“韓國人”這三個字還特意用了其他顏色,似乎是想體現(xiàn)韓國人的尊貴。

而在這個指示牌旁邊還有一個韓文的指示牌,上面只寫著“今日活動需要預約”,并沒有限制國籍的意思。這件事曝光后一下子就引起了大量國內玩家的不滿,他們覺得官方這是歧視非韓玩家,明明國內玩家才是主力,結果廠商還在 “討好海外市場”。

出了這事兒后,《鳴潮》項目組很快就在官方微博發(fā)了道歉聲明,說是本地合作方溝通出了問題,才造成這
述有歧義,還說馬上就把有爭議的標語撤了,以后也會加強跨國活動的審核。只不過對于官方的這次回應,可很多玩家們根本不買賬,紛紛表示要棄坑《鳴潮》。

其實《鳴潮》從立項開始就想打進全球市場,它把國風元素都淡化了,主打 “科幻開放世界”,就想在歐美日韓這些市場分一杯羹。而官方會有這樣的想法也很正常,畢竟現(xiàn)在國內二次元手游市場增長已經(jīng)沒那么快了,開拓海外市場也是一個很正常的想法。

只不過開拓海外市場沒問題,但在文化化溝通還有合作管理方面還是需要非常注意的。不同地區(qū)的文化背景不一樣,語言習慣也不一樣,有時候一個不小心說錯話、寫錯字,就容易引起誤會和沖突。這次《鳴潮》在標語翻譯和展示上出問題,就是對文化敏感性不夠重視,而且官方也沒有管好本地合作方,讓合作方在活動執(zhí)行的時候出了這么大的岔子,把游戲的品牌形象都搞壞了。

最后,也希望國內的各大游戲廠商搞全球化的時候不要忘了本土玩家的感情,不能丟了文化根基。在全球化的大環(huán)境下,游戲廠商想開拓海外市場沒問題,但得處理好文化差異,平衡好國內外玩家的感情和需求,還得好好管管合作方,這樣才能在全球市場站得住腳,實現(xiàn)長遠發(fā)展。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