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鄭麗莉
《紅樓夢》中有三名孤女:林黛玉、史湘云和香菱。同樣是自小父母雙亡,同樣是寄人籬下,有的人沉湎過去,早早夭亡;有的人在命運的陰霾中,努力撥開縫隙,讓陽光逐漸照亮自己的人生。
性格決定命運。對于這三個女孩,成為孤女是他們的“命”,沒法改變,而用哪種心態(tài)應(yīng)對這個困境,是自己的選擇,這個選擇,足以改變自己的“運”。

一、心比比干多一竅,奈何早歸離恨天
說林黛玉是《紅樓夢》的第一才女,應(yīng)該沒人會反對。
她以自己敏感的內(nèi)心,體驗著春華秋實,詩作充滿了靈性,屢屢在大觀園的詩社中奪魁。詩人需要敏銳、敏感的內(nèi)心,然而,在實際生活中,敏感的心靈讓林黛玉多了很多不必要的內(nèi)耗。
比如說讓晴雯開門這件事吧,那一晚,薛寶釵很晚過來拜訪賈寶玉,讓丫鬟們不能好好休息,頗有怨言。也是湊巧,林黛玉也來了,敲門。
晴雯懶得過來開門,問“是誰?”,黛玉回答了:“是我?!睕]想到,晴雯不耐煩好一頓說:大晚上的,明天再來吧!
黛玉愣了,在怡紅院門外站了許久,直到紫鵑過來尋找,才回瀟湘館。當(dāng)晚,黛玉愁腸百結(jié),一夜未眠,第二天,拿著花鋤去葬花,也作出了自己的代表作《葬花吟》。
《葬花吟》的藝術(shù)成就很高,然而,前一晚的“開門事件”,也不至于讓人愁得一夜未睡呀!這里很明顯存在一個誤會。在一般情況下,主子不用報自己的名號,仆人也應(yīng)當(dāng)分辨出來。但那天晚上,晴雯在內(nèi)院,大老遠(yuǎn)的,沒能分辨清楚音色,從而沒有判斷出來人是黛玉。如果知道是老太太寵愛的外孫女,給晴雯八個膽子也不敢不開門。
換做別人,報一聲自己的名號就是了。如果和丫鬟報自己的名字有失身份,大不了明天再來,和寶玉聊天時,委婉地和寶玉提醒這件事。愁了一個晚上不睡覺......不至于,真的不至于。
其實,黛玉得到的待遇和關(guān)愛,是三個孤女中最多的。賈母寵愛黛玉,就讓“兩只體面眼”的賈府眾人不敢輕視她,物質(zhì)上,黛玉的待遇和“三春”一樣,還會得到外祖母額外的照顧。就這樣優(yōu)渥的條件,黛玉還是在《葬花吟》里寫出“風(fēng)劍刀霜嚴(yán)相逼”的詩句。
如果不考慮高鶚續(xù)寫的結(jié)局,林黛玉早早夭亡,和她敏感多思的性格不無關(guān)系。心比比干多一竅,奈何早歸離恨天,黛玉的命運,不禁令人唏噓!

香菱和史湘云是真正意義上的孤女。史湘云還是嬰兒時,父母就去世,從小寄養(yǎng)在叔叔家;香菱更加凄慘,在不記事的年齡被人販子拐賣,幾經(jīng)輾轉(zhuǎn),從千金小姐變成別人的小妾。
命運對于他們,才真正是“風(fēng)劍刀霜嚴(yán)相逼”。
被拐賣的過程過于痛苦,香菱就稱自己記不得了?;蛟S不是不記得,只不過少提一點往事,就少一分痛苦。更何況,過多地與他人提及自己的痛苦,時間一長,只是多了個“祥林嫂”的笑話而已。
相反,香菱總是盡力擁抱生活的美好。她會記得上京路上,在京杭運河上看到的夕陽;她在春天與丫鬟們斗草,從不去想別人會不會因為小妾的身份看不起自己;想學(xué)詩歌,寶釵不肯教,她就另辟蹊徑,拜訪大觀園其他小姐,最終在黛玉那里圓了學(xué)詩歌的夢想。這是一個多么生機勃勃的靈魂!
生活中,香菱,似乎總是慢一拍,看似遲鈍,實際上,卻用鈍感力保護了自己。有句話說得好,“只要你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香菱沒有過分在意自己被拐賣的苦難,她不怨天尤人,也沒有像趙姨娘一樣因為小妾的身份怨氣沖天。
香菱的鈍感力是對于負(fù)面的事情,對于美好積極的事務(wù),她并不遲鈍,努力去追求。最終,賈府上下都認(rèn)為她是個好姑娘,憐惜她,香菱終于為自己苦如咖啡的命運里,加上了糖。
無獨有偶,史湘云在叔叔嬸嬸家,過的也不是千尊萬貴的大小姐生活,雖然出入有黑壓壓的一堆丫鬟仆婦,但那只是來賈府時,叔叔嬸嬸給外人看的排場,真實的生活,則是做女紅一直到半夜。
然而,湘云也極少和別人提及自己的不幸。來到賈府,她總是笑聲爽朗,咬舌頭,會把“二哥哥”叫成“愛哥哥”。她是個嬌憨的姑娘,陽光明媚。

當(dāng)然,史湘云的嬌憨也給自己惹來不大不小的禍。齡官長得像黛玉,其他人都不明說,只有她心直口快說了出來,惹得黛玉不快。但這只是小插曲,史湘云并沒有因為這件事郁悶多久,過了一段時間,她還因為詩歌的共同愛好和林黛玉成為了好朋友。
史湘云聯(lián)詩、烤鹿肉、醉臥芍藥蔭,她似乎一直是陽光明媚的,她極少因為父母早逝、叔叔嬸嬸的薄待自怨自艾。
鈍感力,讓香菱和史湘云然在命運厚厚的陰霾中,撥開一道縫隙,讓陽光一點一點進照射來,最終,讓命運之路灑滿了陽光。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