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一到,防曬就成了頭等大事。但你知道嗎?防曬霜涂不對,等于白涂!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那些讓你曬不黑、曬不老的實用技巧,從成分選擇到涂抹手法,全是干貨,看完立馬能用上。
一、防曬霜到底防的是什么?
紫外線分兩種:UVA和UVB。UVA是“隱形殺手”,穿透力超強,能直達真皮層,讓你變黑、長皺紋,甚至加速老化。UVB則是“表面狠角色”,短時間就能把皮膚曬紅曬傷,不過它容易被遮陽傘擋住。所以防曬霜得同時對付這倆“壞蛋”——包裝上標著**SPF(防UVB)和PA(防UVA)**的才是全能選手!

二、物理防曬vs化學(xué)防曬,怎么選?
防曬霜分兩大派:
物理防曬:主要靠二氧化鈦和氧化鋅,像給皮膚穿了一層“反光板”,直接把紫外線彈走。優(yōu)點是不刺激,適合敏感?。蝗秉c是容易泛白,涂多了像刷墻。

化學(xué)防曬:成分會吸收紫外線再轉(zhuǎn)化成熱量釋放。質(zhì)地清爽,但可能滲入皮膚,對敏感肌不太友好。
劃重點:日常通勤選化學(xué)防曬(膚感好),戶外暴曬或皮膚敏感時用物理防曬(更穩(wěn)當(dāng))。
三、涂防曬的常見誤區(qū),你中招了嗎?
用量不夠:臉至少要一枚一元硬幣大小,稀薄的乳液得兩枚!脖子、耳朵、手背別忘了,否則夏天過后你會收獲一張“面具臉”。

現(xiàn)涂現(xiàn)出門:防曬霜需要20分鐘成膜,涂完立馬曬太陽?等于裸奔。
不補涂:出汗、擦臉、游泳后防曬膜就破了,2-3小時補一次才行,別指望早上涂一次管全天。
四、高倍數(shù)防曬更好?小心皮膚抗議!
SPF50和PA++++看起來安全感爆棚,但防曬劑含量高可能悶痘、過敏。日常SPF30夠用,海邊或高原才需要高倍數(shù)。記?。?strong>防曬值不是越高越好,適合場景才重要!

五、防曬霜的正確打開方式

卸妝:防水型防曬得用卸妝油,普通防曬洗面奶就能搞定,過度清潔反而傷皮膚。
六、這些部位最容易漏涂!
發(fā)際線:尤其扎馬尾時,一圈黑印子超尷尬。
眼皮:怕刺激?用專門的眼周防曬或戴墨鏡。
腳背:穿涼鞋不涂?分分鐘曬出“拖鞋印”。
七、特殊情況怎么辦?
敏感肌:選無酒精的物理防曬,或者直接硬防曬(帽子+口罩+傘)。
痘痘肌:避開含油成分,選“非致痘”標識的防曬霜。
兒童:6個月以下別用防曬霜,靠遮陽棚+衣物;兒童專用防曬要選物理型。
最后嘮叨一句:防曬不是夏天的專利,陰天、冬天甚至室內(nèi)(靠近窗戶的話)都得涂!畢竟紫外線不會放假,你的皮膚老化也不會暫停。從現(xiàn)在開始,把防曬當(dāng)成刷牙一樣的習(xí)慣,十年后你會回來感謝自己的~所以,不論季節(jié)如何更迭,別忽視防曬。每天出門前,給肌膚多一層呵護,讓紫外線無機可乘。堅持防曬,就是對肌膚的溫柔以待,也是對自己青春的長久守候。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