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寺廟,長智慧】之太倉同覺寺
文 / 周杰
季度游學太倉行,有一站是同覺寺。介紹牌上的“大家同覺,覺為大家”+“同覺同福”,跟我們之前的教練核心“覺察”很契合。
入山門的地方有一塊小牌牌,寫著“到家了”,猶豫著沒有拍下來,等離開寺廟回味的時候,真有那種“回家”的感覺。沒有留下那張照片,小有遺憾。

【游寺廟,長智慧】同覺寺,有很多啟發(fā)人生智慧的地方,這里且說三處。
來此作甚?
進入寺門,首先看到一塊壽山石,上面刻有四個字:來此作甚?就好比廟里的菩薩在問,你來這里干什么?當然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回答,燒香拜佛,登塔賞景,各取所需。如果別有用心,也會被問得一瘆,收斂起壞心思。

來此作甚?問得好啊!
我來干嘛的呢?我來游學,寺門口的素餐館吃了素齋,順便進來逛一逛。
海哥問了一句“來此作甚?”旁邊的俞同學爽快回答:“我來讀《金剛經(jīng)》?!蔽覀兪菄鴮W社群游學,包里帶著《金剛經(jīng)》是標配。
佛祖跟前無戲言。來到大雄寶殿,俞同學一個人拿出《金剛經(jīng)》,虔誠跪下輕聲誦讀。一遍《金剛經(jīng)》差不多要近半小時,其他小伙伴在各處轉(zhuǎn)悠,她一個人認真誦讀。

此時,邊上正好有一位僧人,我跟師父說:“她在讀《金剛經(jīng)》”。師父雙手合十,笑了笑說:“很好”。我在旁邊陪俞同學待了一會,拍下她的背影,內(nèi)心涌動,幾乎要流淚。
如果把“來此作甚?”作為人生的拷問,那這個答案還真是不好隨便回答。
隨后來到沙溪古鎮(zhèn),在河南街,遇見一位老奶奶,坐在門口悠閑地看過往行人。我看她也就八十來歲,一問已是九十八歲,令我肅然起敬。這氣色,這狀態(tài),哪像近一百歲的人?都不能說“祝您長命百歲!”
我們問她如何能如此長壽,奶奶用本地話告訴我們,聽得不一定精準,但大概意思就是“開開心心過個命,吵吵鬧鬧生毛病?!?/p>
人生智慧??!把寺廟里的“來此作甚”作為橫批,這不是一副精妙的楹聯(lián)么!來人世間作甚?開開心心,還是吵吵鬧鬧,智慧的答案不就在此嗎?
我第一時間邀請俞同學與壽星奶奶合影,一起沾沾福氣。
人在噄,秤在看
寺門前的素餐館,名曰“大慧蔬屋”,門口掛了一幅同覺寺方丈曙提法師的字,寫著“人在噄,秤在看”。有意思的是,字下面的地上,還真放了一個電子秤。

如果你是要減肥,控制體重,吃多吃少,那桿秤可不就看得清清楚楚,是不是提醒我們時刻保持對“噄”的覺察。
如果你是貪欲作祟,不停地索取,公平的老天是不是也看得清清楚楚,這是在提醒我們時刻保持對“貪”的覺察。
僧應學佛印,客不愧東坡
素餐館對面的客堂,一副楹聯(lián):僧應學佛印,客不愧東坡。
寺廟里的僧人,時刻提醒自己,要學習佛印那樣的大德高僧,而對于到來的客人,都會夸你當?shù)闷饢|坡的才華與智慧。這是嚴于律己,寬于待人。

跟之前在潮陽靈山寺看到的楹聯(lián)“看客皆韓愈,無僧不大顛”,有異曲同工之妙。
佛學智慧深似海,可以啟迪我們這些蕓蕓眾生!寺廟里有太多的智慧寶藏,等待我們?nèi)グl(fā)現(xiàn),去領(lǐng)悟!下一站,誰與同游?
轉(zhuǎn)載于公眾號【飛起來的牛馬世界】
· 禪修預告 ·
五一期間
太倉同覺寺將舉行
歡迎大家報名參與

-FIN-
責編 | 妙 性
編輯 | 種 墨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