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申

在許多人的認知里,能夠入宮成為皇帝的妃子,似乎是命運賜予的無上幸運。一旦踏入宮廷,便意味著衣食無憂的生活有了保障,倘若能獲得皇帝的寵愛,更是可以為家族帶來無上的榮耀。正因如此,在古代,眾多女子不惜一切代價,只為能擠入那扇通往皇宮的大門。

然而,后宮的真實生活,卻猶如隱藏在華麗表象下的殘酷現(xiàn)實,與人們的想象相去甚遠。對于眾多入宮的女子而言,皇宮不再是夢想中的天堂,反而逐漸演變成了束縛自由的牢籠,許多人就在這深宮中,在無盡的寂寞中消磨了一生。那些不受寵的女子處境艱難,而即便受到皇帝寵愛的妃嬪,也未必就能擁有美好的結(jié)局。后宮之中,勾心斗角、爾虞我詐無處不在,受寵者極易成為其他妃嬪嫉妒和陷害的對象,一旦失寵,便可能被打入冷宮,從此在孤寂中度過余生。所以,當我們看清后宮生活的真實面貌后,便會明白,實在沒有必要去羨慕宮中女子的生活。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同走進雍正帝后宮中一位不受寵的妃子——馬常在的坎坷一生。

在清朝后宮復雜的等級體系中,“常在”這一稱謂在眾多宮妃中獨具特點?!俺T凇彪m位列妃嬪之屬,卻處于較低層級,與“答應”一同構(gòu)成了宮中較為低等的妃子階層。

“常在”,從字面意義理解,即“常在皇帝身邊的人”。

在古代宮廷的特定環(huán)境下,“常在”大多是年輕且地位不高的女子,她們時常陪伴在皇帝身邊,承擔著諸如侍奉起居等日常瑣事,雖不像皇后、貴妃等核心人物那般位高權(quán)重,但在后宮之中,也有著屬于她們的獨特職責與存在意義。

“常在”的數(shù)量并無固定標準,可能是六人,亦或更多。這與她們相對較低的地位和身份密切相關,相較于那些高高在上的高階妃嬪,“常在”在后宮中的存在感相對較弱,往往需要在日復一日的宮廷生活中,努力積累經(jīng)驗,期望能提升自身地位。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皇后、皇貴妃、貴妃等核心人物,她們不僅象征著權(quán)力與地位,更是宮廷文化的重要代表。盡管“常在”處于后宮權(quán)力結(jié)構(gòu)的邊緣位置,但她們的存在對于后宮的穩(wěn)定與秩序,同樣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雍正的后宮相較于其他帝王,女子數(shù)量不算多,但想要在其中獲得雍正的寵愛,卻絕非易事。像華妃年氏,她有著傾國傾城的容貌,一雙丹鳳眼顧盼生姿,眼波流轉(zhuǎn)間仿佛能勾人心魄;性格潑辣果敢,行事大膽張揚,在后宮中獨樹一幟。熹貴妃鈕祜祿氏則是端莊秀麗,溫婉大氣,心思細膩且聰慧過人,總能在恰當?shù)臅r機,以恰到好處的言行贏得雍正的贊賞。這些受寵的妃子,憑借各自獨特的魅力與手段,在后宮中占據(jù)了一席之地。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然而,后宮中不受寵的女子也不在少數(shù),馬常在便是其中典型的一位。自她入宮后,基本上就沒有得到過雍正的過多關注與寵愛。

從有限的歷史資料中不難推斷,馬常在出身低微。

若她擁有良好的家世背景,入宮之后斷然不會只獲得如此低微的位分。雍正七年,正值桃花爛漫之際,紫禁城仿佛被一片粉色的云霞所籠罩,粉嫩的花瓣如雪花般紛紛揚揚地飄落。馬氏身處選秀的隊伍之中,頭垂得極低,仿佛想要將自己隱匿起來,雙手緊張地緊緊攥著衣角,由于用力過度,指節(jié)都泛出了白色。她的父親只是一個小小的縣丞,家境貧寒,為了送她入宮,已然傾其所有。常年從事針線活,使得她的手指變得粗糙,指甲邊緣還留有裂痕,這是生活艱辛的真實寫照。她偷偷抬起眼眸,眼前金碧輝煌的宮殿在陽光的照耀下閃耀著奪目的光芒,宛如遙不可及的夢幻之境。

“馬氏,抬起頭來。”太監(jiān)那尖細刺耳的聲音驟然響起。她心中一驚,慌忙抬起頭,剎那間,正對上雍正帝深邃如淵的目光。那一刻,她只覺得心跳仿佛驟停,時間也仿佛凝固了一般?;实鄣哪抗庠谒樕贤A袅似?,而后淡淡地輕點了一下頭。就這樣,她被封為答應,賜居儲秀宮。

初入宮時,馬常在的日子異常艱難。由于出身低微,她備受宮中其他嬪妃的輕視。她常常獨自一人,靜靜地坐在窗前,目光呆呆地望著院中的桃樹,陷入沉思。宮女們私下里紛紛議論:“你看那個馬答應,整天不言不語的,恐怕這輩子都難有出頭之日了?!彼牭竭@些議論,只是默默不語,手中的針線依舊穿梭不停,不一會兒,一朵朵精致的桃花便在她的指尖綻放開來。

1729 年,52 歲的雍正傳召 13 歲的馬氏侍寢。當晚,馬氏懷著滿心的忐忑與不安,被緩緩送至龍榻之上。雍正疲憊地躺下后,聲音中帶著深深的倦意說道:“累了,安置吧?!彼龐陕晳溃骸昂??!被蛟S是她的溫柔乖巧在不經(jīng)意間打動了雍正,在此后的日子里,雍正竟然日日翻她的牌子。然而,時光無情流轉(zhuǎn),僅僅一年之后,雍正便如同完全忘卻了她的存在一般,將她徹底拋諸腦后。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雍正八年的一個夜晚,月色朦朧,柔和的月光灑落在儲秀宮的每一個角落。就在這時,皇帝突然駕臨儲秀宮。正在刺繡的馬常在聽到太監(jiān)的通報聲,嚇得手中的繡繃瞬間掉落,繡了一半的桃花散落在地,恰似她此刻慌亂而凌亂的心緒。她匆忙起身,腳步踉蹌地前去迎接圣駕,由于太過匆忙,險些摔倒。

雍正走進屋內(nèi),看到地上的繡繃,微微皺了皺眉,隨后俯身輕輕拾起。他仔細端詳著繡繃上那半朵桃花,只見花瓣的線條細膩流暢,色彩搭配恰到好處,每一針都繡得極為精致。雍正的嘴角不自覺地上揚,露出一絲淡淡的笑意,說道:“你的手藝倒是不錯?!本驮谀莻€夜晚,她得到了皇帝的寵幸。在這個靜謐的夜晚,她的心猶如小鹿亂撞,既緊張又興奮,仿佛看到了未來生活的一絲曙光。次日,她便被晉封為常在。

但好景不長,隨著時間的推移,馬常在始終未能懷上龍嗣。這在母憑子貴的后宮之中,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宮中的嬪妃們對她的態(tài)度愈發(fā)冷淡,甚至在她經(jīng)過時,故意結(jié)伴而行,對她指指點點,冷嘲熱諷?!坝行┤税?,就算一時得了寵,可肚子不爭氣,終究還是沒福氣的。”其中一人陰陽怪氣地說道,說完還得意地瞥了馬常在一眼,引得周圍的人一陣哄笑。馬常在聽后,心中一陣刺痛,她緊緊咬著嘴唇,眼眶微微泛紅,但她強忍著不讓淚水落下,只是默默地加快了腳步。

她常常獨自一人坐在院中,仰望著天上那輪皎潔的明月,陷入深深的沉思。月光灑在她的身上,仿佛為她披上了一層清冷的紗衣。宮女心疼地勸她:“常在,夜深了,露水重,您還是回屋歇息吧,別傷了身子。”她只是輕輕搖了搖頭,目光依舊凝視著明月,輕聲說道:“你看這月亮,又大又圓,真美啊,像極了家鄉(xiāng)的月亮。在那里,沒有這宮中的勾心斗角,沒有這些無端的冷落與欺辱?!闭f著,一滴晶瑩的淚珠順著她的臉頰緩緩滑落。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雍正帝駕崩后,年輕的馬常在便開始了獨守后宮的孤寂生活。那時的她不過二十多歲,入宮僅僅六年便守了寡。好在她生性樂觀,心態(tài)平和,在壽康宮獨自度過了 33 年的漫長歲月,最終于乾隆三十三年與世長辭。

乾隆年間,馬常在的身體每況愈下。她常??人圆恢梗且宦暵暱人苑路鹗巧谥饾u消逝的哀歌。她的臉色蒼白如紙,毫無血色,身形也愈發(fā)消瘦,仿佛一陣微風便能將她吹倒。宮中的太醫(yī)來看過幾次,只是隨意地開了些藥,便不再過多過問。她獨自躺在冰冷的床榻上,望著窗外那株依舊年年盛開的桃樹,眼中滿是眷戀與無奈,喃喃自語道:“桃花又開了,開得還是那樣燦爛,可惜我……怕是再也看不到明年的桃花了?!?/p>

馬常在去世后,她的遺體被送往殯宮。由于她位分低微,又沒有子嗣,她的身后事無人問津,仿佛被整個世界遺忘了一般。殯宮中,她的棺槨靜靜地放置在那里,積滿了厚厚的灰塵,蛛絲在棺槨的縫隙間肆意蔓延,仿佛想要將這一切都塵封在歷史的記憶之中。

直到乾隆四十年,一名太監(jiān)偶然間發(fā)現(xiàn)了她的棺槨,才將此事上報朝廷。此時,距離她去世已經(jīng)過去了許久,她的名字早已被人們遺忘在歲月的長河之中。馬常在去世七年后,才終于得以葬入泰陵妃園寢。

馬常在的一生,如同一朵在深宮中悄然綻放又默默凋零的桃花。她沒有顯赫的家世作為依靠,也沒有子嗣承歡膝下,甚至在死后,都未能及時獲得應有的尊嚴。

她的故事,是無數(shù)深宮女子悲慘命運的真實縮影,是那個時代無聲的悲劇寫照。她繡繃上那朵未完成的桃花,永遠定格在最美的瞬間,仿佛在訴說著她未曾說出口的期盼與遺憾。深宮中那道孤獨的身影,終究化作了歷史長河中的一粒塵埃,隨風而逝,只留下一段令人嘆息的往事,在歲月的風中漸漸飄散。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作者簡介:姓名:黃申(寧靜致遠),宿州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

——《寫乎》《作家薈》關于稿酬的啟事:

1、2025年1月1日起,文章采用后,公眾號最低閱讀量≥200,稿酬5元;一個月內(nèi)(下旬作品截止次月10日),在公眾號閱讀量≥500的,稿酬10元;閱讀量≥1000的,稿酬15元;閱讀量≥1500的,稿酬20元;閱讀量≥2000以上的,稿酬30元。

每篇文章所獲贊賞金總額,5元以上者70%發(fā)放給作者,5元以下者不發(fā)放作者,留作平臺經(jīng)費。

2、稿酬和贊賞在下月上旬以微信轉(zhuǎn)賬的方式發(fā)放當月稿酬。

3、要求原創(chuàng)首發(fā)作品,非原創(chuàng)首發(fā)請勿投寄。

4、《作家薈》(散文詩歌類)投稿郵箱:125926681@qq.com;《寫乎》投稿郵箱:49902091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