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到站·蘇州大學
又是一年蘇大春花爛漫時總有美好在路上
趁著天氣好就去逛逛“蘇大”
奉賢海灣鎮(zhèn)童話城堡
等天氣好再去

櫻語春信 希望滿枝
逛逛“雙
百園(桂林100號&海思路100號)

眼下,蘇州大學迎來了一年中最美的時節(jié)。粉嫩的春花悄然綻于枝頭,無需濃墨重彩的妝點,便暈染出一個如夢似幻的空靈之境?;ㄉ训?,卻難掩清麗之姿,氣質素雅,又滿是蓬勃的生機,每一處角落都寫滿了春日的溫柔與希望 。

蘇大有太多可以賞櫻的地方,博園樓周邊、出版社附近、音樂學院門口、情人坡的一側,多樣的櫻花品種讓整個春季都充滿了櫻花的味道。

抬眼間,鐘樓那古樸的輪廓、老圖書館承載歲月的外墻,默默佇立,它們宛如一位位歷經滄桑的智者,靜靜訴說著往昔悠悠歲月,讓人不禁在心底摩挲時光留下的紋理。有幸于櫻花繽紛的時節(jié)邁進這片學術的凈土,學子捧著書本從身邊快步經過,我卻可以放緩步履,任那粉白相間的花瓣簌簌飄落肩頭,讓這獨有的畫面鐫刻心間,成為記憶深處永不褪色的江南絕美春色,繾綣而難忘。


400歲文星閣永葆青春

再次踏入蘇大,是一定要去見“一位歷經歲月磨礪后重煥青春的雅士”的。
許多游人、莘莘學子們與我一般滿懷熱望,紛紛奔赴于此,競相打卡留念,盼望著能在這沾染了文墨書香與祥瑞之氣的圣地,沾沾喜氣,祈愿日后能蟾宮折桂、學業(yè)順遂有成。那便是赫赫有名的文星閣。

文星閣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間,通高約28米,閣身平面呈正方形,俗稱“方塔”。其周邊原系長洲縣學所在,自建成后,長洲縣學人才蔚起,科甲鼎盛。狀元、榜眼、探花、進士連綿不竭,還出了彭氏祖孫狀元等科闈美談,見證了“蘇州狀元甲天下”的輝煌,被譽為蘇州的文脈。

晴空朗日之下,文星閣的四方檐角恰似靈動輕盈的家燕羽翼,雕琢得那般精致巧妙,仿若下一秒就要振翅高飛,向著澄澈蒼穹與絢爛彩云輕盈而去,似要將這漫天的壯麗與詩意盡攬懷中。


蘇大專屬建筑
新生必逛地 · 鐘樓

蘇州大學天賜莊校區(qū)有兩座鐘樓。文星閣,就是我們剛剛看到的,師生常稱方塔,舊稱鐘樓,承載傳統教育文化,是中式建筑遺存;另一個每日音樂報時的鐘樓,曾叫林堂,源自東吳大學,現為行政辦公樓,具西式風格。南北相望,中西合璧,為這所百年學府添歷史厚重感。


逸夫樓

在蘇州大學本部,靜靜矗立著一座意義非凡的 “逸夫教學樓”。它共有四層,外立面被溫暖而莊重的磚紅色覆蓋,在歲月中散發(fā)著獨特的魅力?;厮葜?991年10月,邵逸夫先生心懷對教育事業(yè)的熱忱,慷慨解囊,向蘇大捐資 300 萬元港幣助力教學樓建設,江蘇省政府也積極響應,配套投入 210 萬元人民幣。這份來自兩方的合力,讓一座承載知識與希望的建筑拔地而起。
蘇大師生為感恩邵逸夫先生的大德大義,將其命名為 “逸夫教學樓”,自此,它不僅是知識傳授的空間,更成為傳承善舉、激勵后學的精神坐標,讓莘莘學子在進出其間時,都能銘記這份恩澤,奮發(fā)向前。

東吳門

東吳門,作為東吳大學舊址那極具標志性的大門,仿若一位堅毅的歷史守護者,靜靜佇立。其正面,“東吳大學” 四個大字筆力雄渾、蒼勁有力,宛如歷史的吶喊,穿越時空,宣告著這所學府曾經的榮耀與輝煌,讓人一眼望去,便能感受到撲面而來的厚重底蘊。轉到門后,校訓 “養(yǎng)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 映入眼簾,這十個字仿若熠熠生輝的精神火種,悄無聲息地傳遞著學校深沉的教育理念與矢志不渝的精神追求,時刻警醒、激勵著往來學子,要在天地間涵養(yǎng)正直之氣,效仿古今圣賢,修身正己,臻于至善。歲月悠悠,東吳門承載的這份力量,始終在這片校園土地上延續(xù)、生長。

校園一角











「預約小貼士」
蘇州大學
預約網站:
http://appt.suda.edu.cn/。
開放時間:
學校教學學期內:雙休日,國家法定節(jié)假日(不包括國家法定節(jié)假日調休為工作日)。
學校寒暑假期間:每天對外開放。
開放期間,可選擇上午場(8:00-11:30)或下午場(12:30-16:00)參觀。
開放區(qū)域:蘇州大學天賜莊校區(qū)(干將東路333號)
入校方式:
預約成功的訪客請攜帶身份證步行入校。
交通:
乘坐地鐵軌道交通一號線至相門站,步行300米。
— FIN —
視 覺 / 喜瑪拉雅北坡的魚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如果想要在第一時間
收到意蘇州的最新內容
就請為我們的公眾號
點亮一顆星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