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都去“鐘表與奇跡”日內(nèi)瓦鐘表展,今年心情不太一樣。
羅杰杜彼 30 周年、伯爵 150 周年、真力時 160 周年、江詩丹頓 270 周年……

當這些年份數(shù)字聚集在一場展覽中,我知道這里鋪開的不僅是 60 個品牌構(gòu)建的機械盛會,更是一場蓄謀已久的“周年慶暗戰(zhàn)”。
我真的會好奇,已經(jīng)卷到離譜的腕表行業(yè)碰上這么個“腕表大年”,又會涌現(xiàn)多瘋狂的技術創(chuàng)新?誰又能將自家的歷史 IP 講述得更加出彩?
事實如我所想,人在現(xiàn)場,根本看不過來。

前一秒你還被刷新紀錄的超薄腕表驚艷、下一秒又看到功能復雜至極的表王,還時不時會被花苞里的丘比特、吐舌頭的駿馬給可愛到。
不過看得越多,反倒是越能從中品出一些新表趨勢。
為了讓大家能夠快速從這上千款的腕表中快速 get 到品牌的最大亮點技術革新、最受關注的新品,我們也綜合了場內(nèi)專家老師的意見、網(wǎng)友們的討論度和偏好,把這些最不可錯過、精華中的精華給總結(jié)了出來。
省流:今年鐘表與奇跡又發(fā)布了海量新表,但究竟哪些表款最受關注呢?
我總結(jié)了場內(nèi)各位專家老師們的意見,以及國內(nèi)社交平臺上討論度最高的表款,當然也涵蓋了我個人的喜好——咱們一起來揭曉答案。
見證時間的浪漫與風格
在鐘表世界里,設計從不只是外觀語言,更是品牌美學與制表哲學的集中表達,色彩、造型、結(jié)構(gòu)...每一處細節(jié)都承載著風格與審美。
本屆表展上,多家品牌用浪漫而富有格調(diào)的筆觸,詮釋出腕表之于佩戴者的個性延展。
Cartier
橫跨極簡與極繁
卡地亞發(fā)布眾多令人眼花繚亂的多款新作,在現(xiàn)場試戴這些腕表的我,一度不想把它們摘下,因為比起看圖片,實物著實驚艷太多。
但如果讓我挑出我最喜歡的和最想要推薦的,那就是這兩款極具代表性的時計新作 Cartier Privé 系列 Tank à Guichets 腕表與 Panthère de Cartier 卡地亞獵豹系列腕表。


當聊起 Cartier Privé 系列,就像是在講述一段腕表設計不斷進化的故事。今年,卡地亞就將目光投向 1928 年誕生的 Tank à Guichets 腕表。作為少見地完全取消傳統(tǒng)指針,以兩個窗口顯示小時與分鐘的“跳時”腕表,它代表著是咆哮的 20 年代對現(xiàn)代生活節(jié)奏的解讀。

Cartier Privé 系列全新 Tank à Guichets 腕表,依舊以堅實的金屬外殼包裹住全部的機械內(nèi)核,僅在 12 時和 6 時位置開兩個小窗讀時,以極簡方式呈現(xiàn)精準時間。
品牌此次共推出三種材質(zhì)版本,黃金、玫瑰金與鉑金,延續(xù) 1928 年的原版布局。表殼則采用拉絲飾面,搭配拋光的平行表耳。整個結(jié)構(gòu)對比鮮明、并且層次感非常亮眼。

其中最具收藏價值的,就是這款限量 200 枚的鉑金表款,其特別之處在于兩個時間顯示窗被巧妙地設置成傾斜角度,與追求解構(gòu)與造型美學自由的做法,無疑就是對那段黃金年代,充滿復古氛圍的演繹。

如果說 Cartier Privé 系列 Tank à Guichets 腕表,是對時光回溯與充滿實用感的理性之美,那么Panthère de Cartier 卡地亞獵豹系列全新腕表,就是對卡地亞珠寶工藝的華麗表達。

卡地亞將斑馬與老虎斑紋結(jié)合,以浪漫又絢爛的方式,躍然于腕表之間,從表盤一直延伸至表鏈,結(jié)合黑色與金棕色漆藝交錯呈現(xiàn),并巧妙地融入明亮式切割圓鉆與橙色、黃色錳鋁榴石,斑斕色彩在精雕細鑲中迸發(fā)層層光芒,醒目的動物斑紋穿梭游弋于作品之中,為其注入奇妙創(chuàng)想,讓整塊腕表宛若一只靈獸穿梭腕間。

為了營造出絢麗如星河般的燦爛效果,表盤采用雪花式鑲嵌工藝,由 145 顆鉆石鋪陳而成。那條標志性“獵豹”鏈帶,更是以 314 顆鉆石與 86 顆錳鋁榴石精密鑲嵌、鏈節(jié)經(jīng)過逐一拋光組裝而成,完全就是卡地亞高超的珠寶工藝的炫技之作。

這也是為什么整枚腕表制作需耗費超過 110 小時,畢竟僅從制作工藝角度,這就是業(yè)內(nèi)的頂級水準了。

無論是精準克制的機械秩序,還是躍動靈性的珠寶構(gòu)想,都傳遞著卡地亞一貫的設計理念,不止于時間,更是腕間的藝術主張。

今年的新款 Tank Louis Cartier 腕表則將尺寸輕輕放大,但并未失去本來的那份“分寸感”。

玫瑰金與黃金兩款版本在金屬表殼上都帶有微妙的暖感,使簡約線條多了一份溫潤。而表盤設計依舊從容內(nèi)斂,經(jīng)典軌道式分鐘刻度、藍鋼指針與羅馬數(shù)字時標,讓它即使“放大”,也絲毫沒有破壞原有的和諧氛圍。

技術層面上的升級是它搭載了卡地亞工作坊自制的 1899 MC 自動上鏈機芯。它與 Tank 腕表的造型和比例和諧相融,也讓 Tank Louis Cartier 腕表的全新尺寸成為可能。

佩戴在腕間,它是那種看似不動聲色,卻足夠打動人的經(jīng)典代表。

在名為 Tressage 的全新腕表系列中,卡地亞再次展示了品牌在珠寶與制表之間的創(chuàng)造力交匯。

這個系列的核心是編織的辮狀結(jié)構(gòu)(Tressage),不僅是一種外觀語言,更是一種關于材質(zhì)、結(jié)構(gòu)與風格的獨特表達。

腕表延續(xù)了 Maillon de Cartier、Coussin de Cartier 和 Reflection de Cartier 等系列的美學精神,將卡地亞一貫擅長的創(chuàng)意造型設計發(fā)揮到極致。

它有雕塑的體量感,卻同時具備佩戴時的流動性與舒適度。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富有動態(tài)張力。 佩戴時,它是時間工具,也是珠寶。

弧形表殼設計,左右兩側(cè)如同金屬編織的辮狀結(jié)構(gòu)環(huán)繞腕間,奢華卻不顯張揚,極富立體感。

材質(zhì)方面,Tressage 腕表可選白金或黃金版本,搭配鉆石與藍寶石的雪花式鑲嵌工藝,光影變化之間,顯現(xiàn)出復雜工藝的細膩與高貴。

如果說前面的幾枚表體現(xiàn)了卡地亞對于線條與比例的拿捏,那么這枚獵豹造型高級珠寶腕表則是品牌形象化表達的亮劍之作。

這款靈感來自“Toi & Moi”開口手鐲結(jié)構(gòu)的腕表,一側(cè)是一只三維立體的獵豹,它由黃金雕刻而成,點綴黑漆豹斑,細節(jié)之精致令人驚嘆。

豹眼采用沙弗萊石,鼻子則是縞瑪瑙,既有真實感,也有裝飾性,仿佛隨時要躍向表盤,相當靈動。

整枚作品像一場工藝與機械的聯(lián)袂演出,讓佩戴者在讀時的同時,也擁有一件隨身攜帶的藝術品。

獵豹是卡地亞歷史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靈魂角色,傳承了品牌歷史悠久的美學風格,也在歲月更迭之中,不斷創(chuàng)新演變,盡顯迷人魅力。

但這次這頭豹不再只是優(yōu)雅裝飾,而是姿態(tài)張揚地主導了時間主場,讓佩戴者的氣場瞬間全開。

CHANEL
獨屬于香奈兒的那抹藍
說到 CHANEL J12,你一定會立刻聯(lián)想到精密陶瓷。
而在香奈兒的世界里,精密陶瓷的地位就如同斜紋軟呢之于高級時裝,不僅是技術,更是一種風格語匯。香奈兒花了二十多年時間,將這種堅固、輕盈、抗刮耐磨的材質(zhì)打磨得如寶石般迷人,無論黑或白,J12 腕表都早已成為現(xiàn)代腕表設計的代表之一。

在今年的鐘表與奇跡表展上,J12 的世界迎來了全新的顏色想象,藍色的 J12 BLEU 腕表登場。我自己也是蔚藍香水(BLEU DE CHANEL)多年的愛用者,所以當香奈兒將這抹色彩賦予了 J12 BLEU 腕表時,我現(xiàn)場只能不斷感嘆,這表也太時髦了!

怎么描述這次的藍呢? 它其實跟我們?nèi)粘R姷降乃兴{都有不同,不是你熟悉的天藍、深藍或海軍藍,獨屬于香奈兒的藍。
它仿佛是你站在海邊,陽光透過云層灑落海面,水光瀲滟之間閃現(xiàn)出的一抹幽藍。既深邃又清澈,有陰影,卻不沉悶,有一點晴天的明朗,也帶點迷人的陰郁感。

這種介于光影之間的“香奈兒藍”,其實是品牌耗時五年潛心研發(fā)的成果。要知道,在堅硬如斯的精密陶瓷上賦予如此通透又有質(zhì)感的藍,并不是單純加入色料那么簡單。它需要精準控制材料比例、燒結(jié)溫度以及整個成型與拋光的每一個細節(jié)。

正因如此,這種藍不僅飽和度高、色彩均勻,還擁有極強的持久性,佩戴多年依舊能保持清透如初、不褪不舊。

這一次,香奈兒還特別為這系列做了諸多細節(jié)上的設計呼應。某些表款的表盤也采用了相同色調(diào)的藍色漆面,而更為珍貴的款式更是在時標處鑲嵌藍寶石,與藍色陶瓷形成深淺層疊的視覺效果。
至于高復雜的 J12 BLEU 陀飛輪款,更是夢幻到極致,表圈鑲嵌 34 顆長階梯形切割藍寶石,陀飛輪中心再點綴一顆 65 刻面的鉆石,仿佛夜空中啟明星。

J12 BLEU 全系列提供多個尺寸,從 28 毫米到 42 毫米,不同表徑、不同功能配置,可以滿足日常佩戴或特別場合的需求。無論是簡約無鉆款的利落、帶鉆款的柔美,還是滿鑲藍寶石款的華貴,我自己尤其喜歡 38 毫米尺寸的款式,男女皆宜,穿搭起來非常有風格。


在這次表展上,香奈兒也是再次以 DIAMONDS ASTROCLOCK 座鐘彰顯品牌將高級制表與珠寶工藝完美融合的實力。
作品由香奈兒制表廠耗時八個月打造,主體是一頭昂首威嚴的雄獅,以白K金精雕細刻,并以 5037 顆明亮式切割鉆石雪花式鑲嵌,耀眼奪目。

雄獅一爪輕覆黑曜石球體之上,內(nèi)部是一個搭載自動上鏈機芯的天文鐘,擁有八天動力儲存。小時由一顆彗星指示,分鐘則由獅子座造型標記,旋轉(zhuǎn)軌跡如天體運轉(zhuǎn),極具觀賞性。

不僅是一枚座鐘,更是 THE LION OF MADEMOISELLE 系列的藝術體現(xiàn)。獅子象征著嘉柏麗爾·香奈兒女士的守護力量,也是她生命中的靈感圖騰。如今,這一圖騰化為連接著品牌歷史、工藝與創(chuàng)意。

看到這里你可能要問了,它售價多少?答案是 1300 萬,并且已經(jīng)被人買走……

H.Moser & Cie.
寶石與色彩的創(chuàng)意釋放
H.Moser & Cie. 亨利慕時在這次表展上,最令人矚目的,莫過于這個色彩繽紛、極具新意的 Pop 系列腕表。在我看來這是品牌將精密制表、多元材質(zhì)與色彩美學巧妙融合的一次嘗試,充滿大膽而年輕的氣息。

這個系列打破傳統(tǒng)腕表對“克制”的理解,以 6 種自然寶石打造的繽紛表盤呈現(xiàn)出豐富的視覺張力。
緬甸玉、綠松石、深橙珊瑚、粉色歐泊、青金石和檸檬綠玉髓,每一種材質(zhì)都在表盤中展現(xiàn)出獨一無二的色彩與質(zhì)感,色彩鮮明卻不張揚,寶石天然的肌理與色澤被保留得恰到好處。
與亨利慕時一貫的極簡主義一脈相承,Pop 系列延續(xù)了無 logo、無時標的表盤設計。將注意力完全交還給材質(zhì)本身,這樣的處理不僅是一種美學選擇,也展現(xiàn)出品牌對材質(zhì)與工藝的自信。

每一塊表盤就像一幅凝練的色塊畫作,也讓想起蒙德里安的畫作,色塊鮮明、構(gòu)圖直接,不依賴復雜裝飾卻能精準傳達風格。

表盤之美之外,Pop 系列同樣在制表工藝層面不容小覷。像是每種材質(zhì)限量 28 枚的勇創(chuàng)者系列小秒針概念腕表,每種材質(zhì)限量 5 枚的陀飛輪概念腕表,以及獨一無二的三問陀飛輪概念腕表,在搭載自制機芯、配備復雜功能之外,這些作品在極簡美學下依然保有高級制表的技術內(nèi)核。
從選材到工藝,每一個細節(jié)都體現(xiàn)了對自然之美的尊重與再創(chuàng)造。例如粉色歐泊賦予佩戴者溫柔的情感共鳴,青金石象征理性與智慧,而綠松石則散發(fā)出生命力與自由氣息。

不同的表盤不只是裝飾,而是為佩戴者傳遞一種心境與個性。既可以成為獨特造型的點睛之筆,也能是內(nèi)在情緒的一種外在表達。

簡潔卻不簡單,個性鮮明卻不浮夸,亨利慕時借由這場色彩實驗,這次關于寶石與色彩的創(chuàng)意釋放,在傳承與創(chuàng)新之間邁出的大膽一步。在看似輕盈的視覺語言下,用色彩講故事,用材質(zhì)表達情緒,也表達了高級腕表在當下語境中的各種可能。
Hermès
時間暫停,創(chuàng)意永續(xù)
在 2025 年鐘表與奇跡表展上,Hermès 愛馬仕以一貫的詩意與創(chuàng)想,再次喚醒我們對“時間”本身的重新思考。此次重磅亮相的主角,是那枚自 2011 年起便顛覆傳統(tǒng)認知的 Le temps suspendu 時間暫停腕表。

愛馬仕將這項獨特復雜功能注入兩個截然不同風格的表款。
全新 Arceau Le temps suspendu 腕表,延續(xù)初版的經(jīng)典輪廓,將 42 毫米白金或玫瑰金表殼與三種旭日表盤色調(diào)(深藍、棕色、紅棕)相融合。

透過鏤空表盤與透明底蓋,佩戴者可窺見愛馬仕 H1837 自制機芯與專屬“時間暫?!蹦K之間的密切配合。

而那抹標志性的馬鐙形表耳設計,也為這枚富有哲思的腕表注入優(yōu)雅的“騎士精神”。

另一款驚喜來自 2024 年初登場的 Hermès Cut 系列。這次它首次搭載“時間暫停”功能,以更加利落且富有現(xiàn)代感的方式詮釋這一浪漫理念。

多款新作中,一枚限量紅盤款尤為吸睛,熱烈色彩搭配“暫停時間”的功能設定,加上逆時針旋轉(zhuǎn)的秒針,仿佛在提醒世人,把日常變成了一場不按牌理出牌的時間冒險。去打破線性時間枷鎖,也能解鎖多維的生活美學。

在表展里看了一大批表之后,我本人目前最想擁有的,就是愛馬仕的這款充滿童趣與藝術感的限量作品—— Arceau Rocabar de rire 特別版腕表。
這款限量僅 12 枚的特別版腕表用極具標識都品牌美學與俏皮巧思的設計,充滿想象力。

將藝術家 Dimitri Rybaltchenko 為 Hermès 創(chuàng)作的絲巾圖案進行了精彩轉(zhuǎn)化。一匹神情狡黠的馬兒,竟從平面圖案中“跳出”,在表盤上以立體形象鮮活呈現(xiàn)。

直徑 41 毫米的 Arceau 表殼內(nèi),這匹駿馬不再是靜態(tài)裝飾,而是借助機械裝置的巧妙構(gòu)思,成為一位“會演戲”的主角。 按下 9 點鐘方向的按鈕,馬兒突然吐出舌頭并眨起眼睛。這一靈巧動作的背后,是通過彈簧裝置驅(qū)動的動態(tài)機制,完成的一次“機械動畫”。

腕表的表盤裝飾工藝同樣令人稱道。馬匹的毛發(fā)光澤層次分明,運用多重微繪疊色技法,實現(xiàn)細膩的漸變過渡。鬃毛的立體質(zhì)感由工匠逐根雕刻而成,極大還原了絲巾原作中的動感神韻。
整個設計不僅延續(xù)了 Arceau 系列的經(jīng)典優(yōu)雅,也以一種近乎波普藝術的表達方式,將日常玩趣升華為一件具有觀賞性與收藏價值的藝術時計。

A. Lange & S?hne
為非凡著以新顏色
在這次表展上,A. Lange & S?hne 朗格以多款力作,無論是技術復雜度,還是美學表達,都彰顯薩克森制表的非凡魅力。

其中最引人矚目的,莫過于 ODYSSEUS 奧德修斯腕表全新蜂蜜金版本。在我看來,這是一款打破傳統(tǒng)框架、面向當代佩戴者的優(yōu)雅運動腕表。

該系列自 2019 年面世以來,就被腕表愛好者所高多關注,而這次限量 100 枚的這款新作,更是采用朗格專屬的 750 蜂蜜金?材質(zhì),打造表殼與表鏈。此前 ODYSSEUS 奧德修斯系列只有鋼和白金款,相當于這次第一次有了“色彩”。

這種材質(zhì)不僅有著獨特色澤,并且其強度也遠超常規(guī)貴金屬,在耐磨性與佩戴舒適度上的表現(xiàn)也很出色。這次品牌用了棕色表盤搭配這種溫暖金屬光澤,看上去低調(diào)而不失張力。并且它也充滿時尚感,無論是何種風格的服飾或造型都可以輕松融入進去。
作為一款為日常生活,而量身定制的高級運動腕表,它的功能同樣不容忽視。表殼具備 12 巴防水性能,而旋入式表冠與按鈕兼在操作性上也十分方便在運動中調(diào)節(jié)。

機芯以藍寶石底蓋呈現(xiàn),擺陀采用鉑金 950 材質(zhì),橋板上精雕細琢的波浪圖案,也呼應了其防水概念。更值得一提的是,它采用自由擺動游絲結(jié)構(gòu)與雙固定點擺輪橋板,也讓計時性能穩(wěn)定出色,當之無愧是“內(nèi)外兼修”的典范。

除了 ODYSSEUS 系列,朗格本次還帶來一款同樣值得關注的三問萬年歷腕表。

這也是品牌在這次表展上的“技術擔當”,集合日期、星期、月份與三問報時功能于一身,僅通過單一表冠操作,便能實現(xiàn)復雜日歷與報時系統(tǒng)的精準協(xié)作。其中使用到了配備朗格表廠自制琺瑯表盤,鉑金 950 款,限量發(fā)行 50 枚,相當具有收藏價值。

這款三問萬年歷腕表的設計,對于聲學品質(zhì)標準要求極高,音色更是別具一格。

就像是高級鋼琴調(diào)音那樣,需要經(jīng)過調(diào)校、多次拆卸、重新組裝和最終測試。最終手工調(diào)音音簧與鉑金 950 材質(zhì)表殼的聲學特征,才能相互協(xié)調(diào),令腕表產(chǎn)生明亮、清晰的聲音與回響。
Van Cleef & Arpels
詩意復雜戀人時刻邂逅
作為 Van Cleef & Arpels 的代表性表款,“情人橋”這次也迎來了更新。
Poetic Complications 詩意復雜功能腕表系列腕表靈感來自于一對戀人在巴黎橋上相會的場面,而這對眷侶本身也是時的指針。


他們背后是雙逆跳機芯,每當正午和午夜他們便會在橋上相遇,而隨著時間流逝他們又會慢慢分開,直到下次相遇。
只不過以前的“情人橋”只能等到特定時間點才能相遇,一整天下來相遇的時間也只有 3 分鐘,但現(xiàn)在,品牌加入了動畫模塊,讓你可以隨時欣賞這一相遇場景。


這次腕表加入了大量珍貴珠寶點綴,尤其是表帶部分,不同色彩的寶石相搭配,頗有種漸變的璀璨效果。

腕表一共四款,以此來描繪情人在一天四個時間段相遇的畫面。

而 Lady Arpels Bal des Amoureux Automate 腕表同樣也刻畫了這種情人相見的場面。

不同的是它以立體構(gòu)圖呈現(xiàn),采用墨彩琺瑯、彩色墨彩琺瑯等工藝,更加凸顯層次感。

現(xiàn)場還有許多吸引人的大家伙,比如這個高 30cm 的“愛的誕生”自動機械裝置。愛神丘比特從花苞中浮現(xiàn),伴隨著抒情的聲樂,這場面應該沒有誰不想停留下來多看看吧?


而“天象儀”自動機械裝置則把想象力放大到了宇宙當中。


它把地球和地球上可觀察到的太陽系行星一一打造了出來,并搭載一枚相當復雜的機械機芯,來驅(qū)動每一顆星球都能按照其實際的速度運行。
湊近看更讓人驚嘆,品牌采用不同的寶石打造不同星球,用這些大自然的饋贈來刻畫宇宙之美,實在是浪漫奢華。


以周年慶典,煥新時光新象
紀念年份往往是制表品牌回顧歷史、致敬傳統(tǒng)、并再次自我定義的重要時刻。
2025年,恰逢多家鐘表名門迎來重要周年,大家也都借此契機推出承載品牌血脈的紀念之作,既展現(xiàn)非凡技藝,也回應時代變遷中的傳承與革新。
HUBLOT
玩轉(zhuǎn)色彩的藍寶石大師
20 年之前,HUBLOT 宇舶表以 Big Bang 系列橫空出世,并開創(chuàng)性地采用分層結(jié)構(gòu)表殼設計,賦予腕表更強的立體感與視覺沖擊力。這款腕表不僅斬獲當年日內(nèi)瓦高級鐘表大賞“最佳設計獎”,更成為 21 世紀最具影響力的時計之一。

在這之后,BIG BANG 系列持續(xù)進化,材質(zhì)與機芯皆不斷突破。如今,這枚顛覆傳統(tǒng)的代表作走入 20 周年的重要時刻,宇舶在今年表展上,以一組極具未來感的限量腕表致敬這一傳奇,那就是 Big Bang MECA-10 “藍寶石大師”紀念套裝,一共五枚,并且全球限量五套,足見珍稀程度。

從 2005 年那枚融合金屬、陶瓷與橡膠的首發(fā)款開始,Big Bang 系列就不斷刷新制表工藝的邊界,而此次推出的紀念套裝更是將“材質(zhì)創(chuàng)新”推向了一個新高度。套裝內(nèi)五枚腕表分別采用透明藍寶石、水藍、深藍、紫色藍寶石以及熒光黃 SAXEM(藍寶石氧化鋁及稀土礦物)打造表殼。


看上去不僅清透、顏色飽和又富有層次,每一枚都是一次色彩科學與材料科技的實驗成果。

事實上,想要為藍寶石賦予精準、穩(wěn)定的色彩并非易事,它不僅要求在高溫合成中嚴格控制成分比例,也需保證表殼的物理強度與通透質(zhì)感。宇舶自 2016 年開始專研藍寶石材質(zhì)制表,如今已掌握不同色調(diào)的調(diào)配與加工技術,這次的五枚新作無疑是“寶石煉金術”集大成之作,也彰顯了品牌在年輕化、高科技材質(zhì)探索上的領先優(yōu)勢。


視覺的炫目之外,機芯依舊是這套腕表的靈魂。內(nèi)部搭載的 MECA-10 手動上鏈機芯早已成為宇舶最具代表性的機械結(jié)構(gòu)之一,10 日長效動力儲存,借助獨特的“crémaillère”齒條結(jié)構(gòu)線性呈現(xiàn)動力剩余,在通透的藍寶石表殼下,不僅一目了然,更具建筑感與節(jié)奏感。
考慮到套裝的收藏屬性,宇舶也特別定制了展示盒,玻璃罩面經(jīng)過霧面處理,搭配垂直背光系統(tǒng),讓腕表色彩在光線中熠熠生輝,盒體還銘刻“Master of Sapphire XX/05”,讓這組作品更加有紀念和收藏價值。

PIAGET
光影與寶石的交響盛宴
去年,伯爵迎來了品牌的 150 周年慶,今年進入又一新篇章的伯爵,依然選擇用最引以為傲的設計理念與工藝來贊頌品牌過去那些經(jīng)典之作。在這里,你可以看到這些歷久彌新的作品如何煥發(fā)生機,也能夠了解到品牌背后那些精彩的故事。

比如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的就有伯爵與安迪·沃霍爾視覺藝術基金會攜手打造的合作款。

伊夫·伯爵(Yves Piaget)與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
這個作品靈感來自于一款始于 1970 年代的作品,后者現(xiàn)在正式更名為 PIAGET 伯爵“安迪·沃霍爾腕表”。

這款作品不僅具有 70 年代張揚、大膽的視覺風格,經(jīng)過全新設計后,品牌甄選了大量珍稀材質(zhì)來打造表盤,比如歐珀與藍色藍寶石、虎眼石、隕石。毫不夸張的說,在現(xiàn)場這么一眼看過去,這些寶石表盤真的會把你美到走不動路。


表展上另外一個引人注目的表款,是伯爵 SIXTIE 鎏金悅影系列腕表。

一如其名,它主要刻畫的是 20 世紀 60 年代的華彩奢美腕表的設計風格。

那個年代,品牌推出了大量前衛(wèi)的設計作品,不僅對于品牌來說是極具代表性的,放眼當時整個制表行業(yè),都有著劃時代的意義。

而全新呈現(xiàn)的伯爵 SIXTIE 鎏金悅影系列腕表依舊秉持當年的風范,由伯爵杰出工坊精心打造,采用黃金材質(zhì)帶來鎏金光澤。

不對稱的圓潤設計,亦讓我們可以再度品味那個自由蓬勃、率性大膽的年代,并以此去贊頌從未褪色的女性風采。當然,你也可以搭配上自己喜歡的配飾,效果會更加出彩哦。

Roger Dubuis
逆行雙跳工藝贊歌史詩
迎來創(chuàng)立 30 周年的羅杰杜彼 Roger Dubuis,在本次“鐘表與奇跡”日內(nèi)瓦鐘表展上講述了一段遠不止于 30 年、關于羅杰·杜彼先生的故事。

在這里,你能夠進一步了解這位品牌靈魂人物在腕表行業(yè)里的耕耘與成就,對于愛表人士們來說,絕對是個探索品牌的好機會。

而在本次推出的全新表款中,品牌同樣力圖致敬羅杰·杜彼先生的制表愿景,他們推出以品牌首個雙逆跳顯示專利為靈感的作品。

羅杰杜彼王者系列雙逆跳日歷腕表
這個專利誕生自上世紀 1989 年,獨特的雙逆跳顯示方式,跟彼時盛行的圓盤設計萬年歷瞬間區(qū)分開來,時至今日也依然獨樹一幟。


在品牌創(chuàng)立之初,羅杰·杜彼先生就把這一專利技術運用到了首款腕表之上。
如此擲地有聲的“出道之作”,足以見得品牌滿懷豪情的初心。
如今,全新王者系列雙逆跳日歷腕表,可以說是致敬30 年歷史和這一獨特專利的典范。

標志性雙逆跳顯示、擺輪造型、對稱設計。

還特別在藍寶石水晶底蓋下的環(huán)飾上鑄刻了品牌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的語錄:
“C'est une montre actuelle, inspirée mais pas soumise au passé, qui se projette dans un futur qui nous appartient.”這是一枚當代佳作,集過往之大成,并照耀屬于我們的未來。

而王者系列超卓復雜功能腕表,則展現(xiàn)創(chuàng)始人畢生對腕表復雜功能的探索。

品牌制表師們將萬年歷、三問報時與自動陀飛輪,三大復雜功能整合于一體,又加入了雙逆跳特色設計。


腕表內(nèi) 684 枚組件均經(jīng)過手工潤飾,最純正的羅杰杜彼風范全部凝練于其中。
只不過全球限量 8 枚的超稀有性,也讓它只能屬于頂級鑒賞家們的珍藏了。


Vacheron Constantin
閣樓匠藝時間史詩傳奇
今年是江詩丹頓誕生的第 270 年,也是其進入中國市場的第 180 年,如此重要的年份,品牌自然少不了來點“狠活”以慶祝這一時刻。

除了歷史致敬外,品牌還把制表工藝再推向新高峰——閣樓工匠 Solaria 超卓復雜功能腕表。放眼今年表展,這枚作品都可以說是一大強悍之作。


它耗費了品牌整整 8 年時間才打造完成,搭載全新品牌自制 2655 機芯,由 1521 個零件構(gòu)成,配備多達 41 項復雜功能以及 13 項專利申請,堪稱是微型技藝的典范。

與我個人而言,功能只是技術層面的,這款作品更打動我的是它迷人的浪漫。正反兩面的表盤共同呈現(xiàn)了 3 種時間體系:民用時、太陽時、恒星時,你可以在上面看到太陽的軌跡、讀取太陽赤緯和高度變化。

甚至還全球首創(chuàng)了“天體時間追蹤”功能,讓你能夠計算出一顆特定星座或恒星出現(xiàn)在視野中新的時間。我們雖然不見得日常用得上這些功能,但正是這種無限的想象力和工藝追求,才能推動著我們進步。


除此之外,品牌還打造了三枚枚閣樓工匠系列的孤品腕表。這些作品以品牌原初工坊和第一家店鋪所在的鐘樓為靈感,采用自家彩繪琺瑯、金雕等看家本領,在表盤上繪制出精美的鐘樓畫面。



透過這些工藝與故事并駕齊驅(qū)的作品,真的會讓你有一秒穿越回過去,去想象那個我們都不曾看過的時代會有多么精彩。


尤其是下面這塊腕表的工藝更是復雜,它中間的鐘樓是彩繪琺瑯,兩側(cè)則是精雕,兩者需要嚴絲合縫拼合在一起才能最終呈現(xiàn)出這頗具層次的視覺效果。一邊是精雕細琢的藝術,一邊是飛速發(fā)展的科技,270 年的江詩丹頓很難不讓人驚嘆。

來都來了,我自然也要去打卡一下這個鐘樓啦。

除此之外,品牌還帶來了非常多新款腕表:傳襲系列經(jīng)典腕表、傳襲系列鏤雕腕表、傳襲系列萬年歷逆跳日歷鏤雕腕表,繼續(xù)以當代之姿傳承品牌經(jīng)典雋永的風格。
這些表款最特別的地方在于,它們都在表盤上采用專為 270 周年設計的紀念版機刻雕花圖案,表盤左下角還有院子馬耳他十字的幾何圖案,想收藏的朋友們勢必要拿下了。



ZENITH
藍色渲染時代傳奇序曲
迎來創(chuàng)立 160 周年的真力時這次同樣也鉚足了勁,帶來了一系列精彩的作品。一來到他們展廳,你一定會瞬間被這滿眼的藍色吸引,這么色彩正是品牌最具標志性的真力時藍。

而在本次的腕表上,品牌也以真力時藍為題打造了多款 160 周年典藏版。其中一大關注焦點,是全新 ZENITH 真力時 G.F.J. 創(chuàng)始人系列。


一如所見,這款腕表也采用了 160 周年典藏版的藍色表盤,但不同的是,這個表盤更顯層次與優(yōu)雅。外圈采用了璣鏤磚紋圖案搭配白金刻面時標,分鐘刻度則以 40 顆手工鑲貼的白金珠粒點綴;中央則是深藍色青金石打造,并綴以金色黃鐵礦石,頗有種星空之美;而 6 點位置的小秒盤則是珍珠母貝打造,溫潤又極具光澤感。

除了顏值外,這款腕表最為矚目的地方是它的機芯: Calibre 135 機芯。這個機芯真的可以用“傳奇”來形容,這款機芯在 1949-1962 年間推出了兩個版本,其中專供天文臺精密計時競賽的版本獲得了多達235 項精密計時大獎。經(jīng)過真力時后來的悉心調(diào)校,在 1950-1954 年間,這款機芯又連續(xù)五年拿下了納沙泰爾天文臺腕表類競賽大獎,在制表歷史上可謂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如今這款新腕表,不僅復刻了這款 Calibre 135 機芯,更融合了當代的現(xiàn)金技術和新型材料,讓它展現(xiàn)時代風華的同時,亦開拓當代美學理念。

正如 ZENITH 真力時全球首席執(zhí)行官 Beno?t de Clerck 所說:“G.F.J.創(chuàng)始人系列腕表重新詮釋了這枚傳奇機芯,此舉并非對昔日輝煌進行簡單回溯,而是在忠于核心傳承的同時,旨在通過現(xiàn)代視角賦予此傳奇機芯全新的生命力,使之與當代精神和諧共振。”

想必也已經(jīng)有不少藏家已經(jīng)看準了本次 ZENITH 的新款準備入手了吧?

另外,還有不少表款也擁有了這抹藍色,分別是 CHRONOMASTER 旗艦系列腕表、DEFY 巔峰系列腕表、PILOT 飛行員系列腕表。



三款腕表均采用專為本次典藏版研發(fā)的藍色陶瓷材質(zhì)打造,除了秉持系列的經(jīng)典設計風格外,還特別在擺陀上鐫刻了紀念字樣。

如此有意義的年份配上如此特別的設計,收藏價值拉滿。

開啟時間的多維靈感
自然界的壯闊奇觀、人類世界的運動張力,一直是腕表品牌們?nèi)≈槐M的靈感源泉。
無論是深海雪原還是賽道高空,這些場域的能量被制表師們轉(zhuǎn)譯為滴答的走時聲響,喚起人們對探索的渴望。
Baume&Mercier
從克里頓海灣到蔚藍海岸
名士表在表展,主推了 Hampton 漢伯頓、Clifton 克里頓和 Riviera 利維拉三大系列的新作,精準拿捏復古與現(xiàn)代之間的美學平衡,也從風格到功能,不僅展示了名士表在設計語言上的多元,顯示出品牌對于日常佩戴者需求的深刻理解。


漢伯頓系列就繼續(xù)以其標志性的矩形表殼延伸設計美學,靈感來自品牌的典藏作品。

以長方形的幾何輪廓搭配圓潤曲線,在柔和與剛勁之間取得巧妙平衡,真的會給人一種“建筑感的優(yōu)雅”。
克里頓系列腕表,以復古風格與現(xiàn)代工藝的恰當融合,呈現(xiàn)出當代紳士腕間的從容美學。

三款新作以 20 世紀 50 年代纖薄圓形腕表為靈感,表盤色彩沉穩(wěn)柔和,阿拉伯數(shù)字與指針布局清晰有序,低調(diào)卻充滿格調(diào)。

這一系列的靈感更源自南非開普敦的克里頓海灣,依山傍海、陽光明媚、節(jié)奏舒緩,宛如時間在此放慢腳步。

將生活中的優(yōu)雅、自在與自然節(jié)奏,轉(zhuǎn)化為腕表的設計語言。無論是日常佩戴還是特別場合,克里頓系列都像是一位懂得時間之美的紳士,在不動聲色中彰顯格調(diào)。

本人最為種草的,則是利維拉系列的新款。四款全新計時碼表新作。延續(xù)十二邊形表殼設計,這一系列巧妙融合復古優(yōu)雅與現(xiàn)代運動感,涵蓋自動飛返、日期自動與星期日期自動等不同復雜功能。

包括致敬 1973 年誕生年份、限量 73 枚的自動飛返計時碼表,以測速計、測距儀等功能詮釋利維拉系列的技術精髓;黑白撞色的則展現(xiàn)極簡反差的美學風格等等。

41 毫米的精鋼表殼經(jīng)緞面與拋光交錯處理,配合快拆表鏈設計,讓表款從日常通勤到假日休閑皆游刃有余。
利維拉系列自上世紀誕生以來,始終承載著來自南法蔚藍海岸的生活哲學與設計靈感,如今以更精準、可靠的性能,繼續(xù)書寫屬于當代紳士的時光美學。

Chopard
冰川、田野,再到星辰
在 2025 年“鐘表與奇跡”日內(nèi)瓦表展上,Chopard 蕭邦用風格迥異、技藝卓絕的新作,展示了品牌在高級制表領域的深厚底蘊與不懈探索。
Alpine Eagle 雪山傲翼系列就拿出了首次采用鉑金打造的作品 Alpine Eagle 41 XP CS 鉑金腕表。這枚腕表延續(xù)了“41 XP”系列的超薄美學,并融入精妙更新的表鏈結(jié)構(gòu)。

通體由 95% 純度的鉑金鍛造而成,最驚艷的莫過于“冰輝藍”表盤。它并非單純的顏色,而是通過金屬氧化層折射出冰川在正午陽光下的粼粼波光。

設計師甚至在表鏈結(jié)構(gòu)中暗藏巧思,鏈節(jié)銜接處微調(diào)至 0.1 毫米精度,緞面與拋光工藝交錯之間,呼應鷹眼紋理表盤下流轉(zhuǎn)的光影。這枚腕表以時間和冰川為意象,其實也在提醒著大家,有些美,正在消逝。

L.U.C Quattro Spirit 25 跳時腕表,可能是本屆表展最“耗時”的作品之一,這枚限量僅 8 枚的珍稀之作,為慶祝品牌制表工坊成立 25 周年而生。

其表盤采用極為罕見的麥稈細工鑲嵌工藝,由法國勃艮第產(chǎn)區(qū)精選黑麥麥稈,經(jīng)手工染制、劈分、壓平、切割,再手工拼貼成蜂巢圖案,稍有不慎便前功盡棄。


麥稈紋理的自然光澤與微妙色差,交織出充滿生命力的視覺層次,與表殼所采用的 18K 玫瑰金相映生輝。最終時間的積淀,換來這幅腕間的印象派時間畫卷,以時間化身真正的奢侈和藝術。

如果說前兩枚腕表是對自然的敬意,這款全新 L.U.C Heritage EHG Moon 122 天文月相腕表,則是一封寫給天文浪漫的情書。它其實是與日內(nèi)瓦鐘表學校(EHG)攜手打造而成,作為畢業(yè)作品,此次合作也象征著品牌對未來制表人才的支持與傳承精神。

腕表本身以優(yōu)雅的古典風格為基調(diào),藍色表盤點綴金色月相與星辰,仿佛將銀河的寧靜收藏于腕間。并且月相顯示精確度壓縮至 122 年僅差 1 天,幾乎與真實月球周期同步。

搭載的 L.U.C 96.25-L 機芯更獲得日內(nèi)瓦印記認證,雙發(fā)條盒提供 65 小時動力。而些冰冷數(shù)據(jù)背后,藏著溫暖的人文敘事,讓精密機械美學得以代代相傳。

從冰川之影到田野之紋,再到星辰之動,三款腕表展現(xiàn)了 Chopard 蕭邦從材料選擇、工藝突破到傳承的全面深耕,不僅記錄時間的流逝,更銘刻著品牌對美、技與責任的深刻思考。

IWC
結(jié)構(gòu)與速度中馳騁時光
IWC 萬國表帶來了一場極具未來感,并圍繞“結(jié)構(gòu)”與“速度”展開的時間旅程。展廳設計以工程師系列標志性的“網(wǎng)格”紋理為靈感,貫穿天花與地面,勾勒出一個井然有序卻極具張力的沉浸空間。

而黑金配色暗藏玄機,則是向即將上映的 F1 賽車電影《F1?》中的虛構(gòu)車隊 APXGP 致敬。電影中的三輛賽車實物,包括撞擊殘骸鏡頭原景,也真實現(xiàn)身展廳,相當有視覺沖擊力。

作為電影的官方合作品牌,IWC 也帶來了兩款 APXGP 車隊特別版腕表,飛行員系列計時腕表“APXGP”特別版以黑白金配色演繹車隊識別色,金色徽標鐫刻在橡膠表帶之上,底蓋印有 APXGP 標識,搭配 EasX-CHANGE? 快拆系統(tǒng),讓你能夠隨時切換時間“賽道”。


值得一提的是,限量 1000 枚工程師自動腕表 40 綠色表盤特別版也在展會上登場,作為布拉德·皮特在影片中飾演的前 F1 車手 Sonny Hayes 所佩戴的定制腕表,它將工程師系列標志性的“網(wǎng)格”紋理與賽車精神巧妙糅合。

綠色表盤在鍍金指針與時標的映襯下格外鮮明,充滿年輕感與活力,也讓整枚腕表呈現(xiàn)出一種賽道與生活兼容的美學。

設計上,它沿襲了 Gérald Genta 在 1970 年代為 IWC 所設計的工程師 SL 腕表的幾何美學,40 毫米精鋼表殼與一體式精鋼表鏈緊密相連,貼合腕間曲線。

標志性的五顆功能性螺絲固定表圈賦予腕表清晰有力的結(jié)構(gòu)邏輯,也讓它的辨識度躍然眼前。

另外我想要特別推薦的,就是這款 18K 5N 金款工程師自動腕表 40。
無論是表殼、表圈、表冠與鏈節(jié)皆以溫潤的 18K 5N 金打造。

通過拋光與緞面處理,勾勒出層次分明的金屬肌理?;蚴巧铄浜谏熬W(wǎng)格”紋表盤,為腕表賦予剛?cè)岵娘L格,都將 IWC 的結(jié)構(gòu)哲學與精致工藝發(fā)揮到極致。

尤其是透過透明藍寶石底蓋,自制 32111 型機芯的精密結(jié)構(gòu)一覽無遺,不僅是一枚實用主義的時計,更是一場工藝美學與材質(zhì)語言的深度對話。

MONTBLANC
在對稱美學里探險高峰與冰川
萬寶龍以一座高山木屋展廳驚艷亮相這次表展,開啟一場關于探險精神與精湛制表工藝的沉浸式旅程。

品牌還將 Wes Anderson 為大班系列書寫工具一百周年的宣傳片靈感,同品牌的探險基因結(jié)合,整個展廳仿佛坐落于勃朗峰之巔,步入其中,你就能感受到這位著名導演,那對稱結(jié)構(gòu)呈現(xiàn)復古美學,以獨特的視覺語言講述品牌故事。

在這里,六角白星標識、復古行李箱與冰川元素共同勾勒出品牌的經(jīng)典風貌,與那些重磅的新表作構(gòu)成了一個從冰川出發(fā)通往腕間的時間故事。

萬寶龍 1858 系列南北半球世界時無氧腕表南極文森峰特別款(全球 986 枚),表殼以鈦金屬和創(chuàng)新復合材料打造,靈感源自南極文森峰的地貌。

表殼側(cè)面的山峰輪廓涂覆夜光涂層,晝夜交替間散發(fā)幽藍光芒,呼應冰川的深邃之美。

配備雙半球世界時功能,表背鐫刻南極文森峰立體圖案,去致敬傳奇登山家萊因霍爾德·梅斯納爾登頂七大洲最高峰的壯舉。

而全新萬寶龍冰川系列潛水無氧腕表,則以 38 毫米表殼煥新登場,推出冰晶藍與冰川白兩款配色。

將勃朗峰之巔冰海冰川的壯美靜謐,以機械語言“沉入”腕間。那塊如同冰川原貌復刻般的“冰川紋”表盤,靈感源于凍結(jié)千年的 Mer de Glace 冰海冰川。

萬寶龍采用傳統(tǒng)“gratté boisé”工藝,以手工刷制、反復上漆、晾干、拋光的方式層層推進,每一道紋理都仿佛是自然歲月在冰層中留下的軌跡。整塊表盤需耗時是常規(guī)表盤的四倍,才能達到這般深邃光澤。

我特別喜歡冰晶藍款所呈現(xiàn)煙霧狀暈染美感,這由意大利技藝打造的漸變藍調(diào),既有冰湖般的清透,也不乏一絲神秘氣息。并且其搭載雙色陽極氧化鋁表圈,前 15 分鐘刻度采用深藍色區(qū)分,便于潛水時把握安全停留時間。

表帶方面,用戶可根據(jù)喜好選擇精鋼表鏈或與盤面色調(diào)呼應的橡膠表帶,均配備可調(diào)節(jié)裝置,舒適貼合,對細節(jié)考量也很到位,去將極地冰原的力量與美學,濃縮進一枚更適合都市佩戴的時計中。

Panerai
星際、自然與時間的交匯
來到沛納海的展廳中,你一定會一秒被眼前這個大家伙吸引。

我們都知道伽利略撼動地心說的故事,而這座沛納海木星儀正是致敬的他開拓革新的科學精神。
在這里,你可以看到地球、太陽、月球、木星以及其四顆美第奇衛(wèi)星的準確位置,實時模擬天體運轉(zhuǎn)的同時,還配備萬年歷功能,不僅精準顯示日期,還能自動識別大小月和閏年,在 2099 年前都無需調(diào)校。


更牛的是,這臺木星儀還具備逆轉(zhuǎn)功能,可以再現(xiàn)行星“逆行”的天文現(xiàn)象:即地球視角中行星看似反向運行的視運動軌跡。
為了實現(xiàn)這一功能,品牌更是專門研發(fā)專利機械裝置,這高超的技術水平讓人很是驚嘆。

而在腕表方面,沛納海也依然“死磕到底”,他們這次將目光聚焦在了標志性的 Luminor 廬米諾系列上。

熟悉品牌的腕表愛好者們會知道,這個系列最特別的地方在于其復合發(fā)光物料材質(zhì),從誕生之初就是奔著服務于意大利海軍去的。
到了 1993 年,才逐漸走入民用腕表領域,讓大家都能擁有這款性能卓越、設計獨特的作品。

直到現(xiàn)在,品牌也在不斷為 Luminor 廬米諾系列創(chuàng)新精進,讓其保有經(jīng)典又與時俱進。
其中一款廬米諾系列 44 毫米自動上鏈兩地時萬年歷鉑金腕表,值得藏家們關注。

它的材質(zhì)很特殊,表殼采用沛納海 Platinumtech? 制成,其硬度比普通鉑金提升 40%,并且更耐刮擦,再加上 Super-LumiNova X2 夜光涂料,讓其白天夜晚都能展現(xiàn)獨特設計美學。

另一大亮點是它的機芯。它搭載了耗時 10 研發(fā)的 P.4100 自動上鏈機芯,這個機芯那是相當強悍。首先,腕表在 2399 年之前無需調(diào)校日歷功能。

另外,你只需要通過表冠,就能輕松調(diào)整日期,比傳統(tǒng)萬年歷腕表的調(diào)校系統(tǒng)來得省心太多。還有品牌專利日期防震保護系統(tǒng)、第二時區(qū)彈簧,大大提高腕表耐用性、穩(wěn)定性、減少不見磨損。(沛納海卷自己真的沒在客氣的)

這次全新的 Luminor Marina 廬米諾系列腕表就得到了全方位提升:全新 P.980 自動上鏈機芯、創(chuàng)系列新標準的 50 巴防水性能,還更輕更薄、佩戴更舒適了,還提供鈦金屬、精鋼兩種材質(zhì)選擇。

另外,延續(xù)系列對于材質(zhì)的研究,新系列也是在這方面下了大功夫。
廬米諾系列 44 毫米自動上鏈鈦金屬腕表,采用的是強度相當于精鋼、但卻輕 44% 的 5 級鈦金屬。

精鋼款則是采用更低碳的 AISI 316LVM - 1.4441 精鋼,其強度、韌性和抗腐蝕性能都更勝以往。

TAG Heuer
賽道速度激情動力源泉
提到泰格豪雅,我腦子里冒出的印象就是力量、速度和拼搏。這次,他們的新腕表同樣體現(xiàn)著這樣的精神。今年,他們再次擔任 F1 世界錦標賽官方計時,這么大件事兒,自然值得為此慶祝一番。

慶祝的第一次事,就是讓 F1 系列九款全新時計重磅回歸。(據(jù)說已經(jīng)有很多客人下單了一整組新款腕表了)


F1 系列誕生自 1986 年,當年還發(fā)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品牌正式更名為泰格豪雅。所以這個系列不僅是對F1 世界錦標賽的致敬,對品牌來說也意義非凡。全新的 9 款作品,采用了一系列炫酷的配色方案,并且首次搭載了突破性的 Solargraph 機芯。

這個機芯最特別的地方在于它擁有超強的充電性能——你只需要讓它在陽光下照射 2 分鐘就能驅(qū)動腕表運行一整天...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