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2025年4月17日

謠 言給12306微信公眾號留言“許愿”就能成功候補車票?

真相:近日,有部分網友表示,通過12306微信公眾號發(fā)送“許愿候補成功”“候補車次***,候補單號***,幫我兌現一下吧”等消息,能成功買到車票。對此,12306官方客服曾回應:留言補票成功純屬巧合。即使留言,12306人工也無法干預補票結果,一切是系統(tǒng)自動候補的結果。建議采用正確候補方式,以免錯過購票時機。(來源:@四川觀察)

科 普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丨糾正五大誤區(qū),正確面對癌癥

詳情:每年4月15日至21日是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2025年宣傳周的活動主題是“科學防癌健康生活”,以下是一些常見的癌癥防治誤區(qū)。

誤區(qū)一:靠保健品可以抗癌?

真相保健品的作用主要是補充營養(yǎng)或改善健康狀況,不能替代藥物。有的“抗癌保健品”甚至含有未標明的成分,長期服用可能損害肝腎功能。癌癥治療仍需依靠手術、放療、化療等醫(yī)學手段。

誤區(qū)二:體檢報告上腫瘤標志物升高等于得了癌癥?

真相:癌癥是導致腫瘤標志物升高的重要原因,但腫瘤標志物升高原因很多,并不一定都與癌癥有關。比如,普通感冒、慢性支氣管炎、肝炎、腸炎等炎癥和感染,長期抽煙等生活習慣都有可能影響腫瘤標志物水平。所以,腫瘤標志物升高并不等于患癌,不必過度恐慌,應進一步咨詢??漆t(yī)生。

誤區(qū)三:癌癥會在家庭成員間傳播?

真相:癌癥不是由病毒或細菌直接引起的傳染病,日常生活中的接觸不會讓癌癥在人與人之間傳染。但是,肺癌、胃癌、食管癌等癌癥與不良生活習慣有關,如果家中有人罹患此類癌癥,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應根據醫(yī)生建議調整生活習慣,并定期篩查。

誤區(qū)四:手術才是根治癌癥的最佳治療方法?

真相:這種說法不夠嚴謹,要根據是惡性腫瘤類別及分期等具體情況而定。中、早期,體積小的實體腫瘤,很多情況下確實可以優(yōu)先考慮手術,但是對于血液系統(tǒng)惡性腫瘤,手術往往無能為力。腫瘤治療是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需要專業(yè)醫(yī)生根據患者情況權衡利弊、綜合治療。

誤區(qū)五:出現癌前病變就離患癌癥不遠了?

真相:“癌前病變”不是“癌癥前期”,指的是有一些病變,如果持續(xù)發(fā)展下去可能發(fā)生癌變。及時檢查、治療、復查,積極應對“癌前病變”,能大大降低癌癥發(fā)生的可能性或盡早發(fā)現癌變科學治療。(來源:“科學辟謠”微信公眾號)

通 報公安機關公布10起涉民生等領域網絡謠言案件

詳情:近期,個別網民假借社會熱點事件編造傳播網絡謠言,或自編自導自演、無中生有炮制虛假案事件,以此吸粉引流、非法牟利。全國公安機關網安部門始終保持對網絡謠言的嚴打高壓態(tài)勢,堅決遏制網絡謠言高發(fā)頻發(fā)態(tài)勢,切實營造清朗網絡空間?,F公布10起涉民生等領域網絡謠言案件:

案例一:孫某剛編造傳播“河南焦作多縣將合村并鎮(zhèn)”謠言案。

案例二:王某超編造傳播“許昌將投資10億建3個機場”謠言案。

案例三:梁某成編造傳播“四川三奧雪山‘解封’”謠言案。

案例四:張某寶、沙某浩編造傳播“安徽明光市地鐵已經動工”謠言案。

案例五:童某海編造傳播“重慶全日制本科十年直接認定副高”謠言案。

案例六:某公司發(fā)布“海關將對進口煤炭實施延遲檢查”謠言案。

案例七:孫某強編造傳播“杭州外省家庭無門檻就讀”謠言案。

案例八:劉某晢編造傳播“暴雨后許昌滿目瘡痍”謠言案。

案例九:朱某珍編造傳播“大米漲價,快去搶米”謠言案。

案例十:律某雪、逄某峰編造傳播“某餐飲企業(yè)后廚檢查出艾滋病”謠言案。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來源:中國互聯(lián)網聯(lián)合辟謠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