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在看一本書的時候,進行了一番反思。過去這些年,我們在買房、結(jié)婚、生娃、教育孩子等方面,其實都陷入了同一個陷阱——消費主義陷阱。

什么是消費主義呢?這本書的封面上有句話,我非常喜歡:“消費主義就是創(chuàng)造你根本不需要的東西,然后讓你渴望得到它。” 我常跟大家說,讀書要將理論與現(xiàn)實生活結(jié)合。就拿教育孩子來說,很多家長都聽過這樣的說法:2歲是語言運動發(fā)育最重要的一年,3歲是養(yǎng)成幼兒園集體生活習慣的關(guān)鍵期,5歲關(guān)乎想象力與學前教育,到了小學三年級、五年級,初中初一,高中高二,每一年都被賦予 “最重要” 的標簽,且都有相應 “必須報課” 的理由。為什么每一年都如此關(guān)鍵?最終目的,是讓家長們覺得只有每年報一門課程,才對得起孩子成長的 “重要階段”,本質(zhì)上就是引導消費。
這恰恰印證了書中的一個觀點:消費主義控制我們的方式之一,是將時間切割為 “現(xiàn)實機會”,激活人們對錯過的恐懼,再把這種恐懼和焦慮轉(zhuǎn)化為購買沖動。書里還有句話我深以為然:“消費主義真正的勝利,是讓我們相信錯過此刻,就等于錯過人生?!?/p>
我們所處的社會,一方面鼓吹成年人要及時消費、及時行樂,甚至將消費等同于快樂;另一方面,還把孩子的成長 “拆解” 成一個個小塊??v向來看,將孩子的成長階段按年份拆分,強調(diào)每一年的特殊性;橫向來看,則把孩子的能力培養(yǎng)細分為語言、音樂、體育、美術(shù)、演講、寫作,以及平衡能力、邏輯能力、審美能力等多個維度。拆分得越細致,就越容易誘導家長在不同階段、為不同項目進行消費,最終掏空錢包。
當然,上述例子只是消費主義操控我們的方式之一。讀書的意義,不在于單純閱讀,而在于用書中的知識改變思維模式、行為方式,乃至生活習慣。這本書還詳細闡述了消費主義洗腦和控制我們的其他手段。
我之所以推薦這本書,是因為我一直倡導極簡、樸素的生活方式,而這本書正是這種理念的底層依據(jù)。當你讀懂商家洗腦和操控的套路,自然就能回歸理性的消費與生活。這是一本篇幅不長但干貨滿滿的書,推薦給大家。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