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懂懂
編輯 | 秦言
來源:懂懂筆記
作為今年上半年市場上最后一個登場的Ultra,vivo 突然甩出王炸:X200 Ultra用三攝全大底、雙自研芯片、外置2.35x長焦增距鏡等硬核創(chuàng)新,把手機攝影的天花板直接捅了個窟窿。
這臺年度旗艦被戲稱為“移動的單反”、“能打電話的相機”。當行業(yè)在瘋狂卷參數時,它究竟憑什么讓職業(yè)攝影師驚呼“重新定義創(chuàng)作工具”?當安卓陣營與蘋果的影像Battle 進入深水區(qū),vivo 的“Ultra哲學”又將如何改寫行業(yè)游戲規(guī)則?

vivo X200 Ultra給出了答案——用戶的體驗沒有終點,專業(yè)也沒有天花板。
捅破天花板,別人所不能及
在智能手機影像賽道陷入“參數內卷”的今天,除了更大光圈、更長焦距,更大像素,還能有什么?
vivo X200 Ultra又給業(yè)界帶來了全新“解題思路”——全鏈路重構,實現超越蘋果、媲美微單,捅破移動影像的天花板,讓手機給用戶帶來專業(yè)相機的體驗。

智能手機從最早的一個鏡頭發(fā)展到有三、四個鏡頭,但鏡頭間的不平衡導致不同焦段間的畫質斷層。vivo X200 Ultra創(chuàng)新性地采用了兩顆藍圖×索尼LYT-818和一顆HP9傳感器,打造三個鏡頭“全焦段、全主攝”,14mm蔡司超廣角鏡頭 + 35mm蔡司人文紀實鏡頭 + 85mm蔡司APO超級長焦鏡頭II。這種“三焦平等”的全新硬件架構,徹底打破了傳統手機“主攝獨尊、副攝輔助”的行業(yè)慣性。當三顆蔡司定焦大師鏡頭不再有主副之分,全焦段無死角,vivo X200 Ultra也標志著手機影像從“主攝中心主義”向“全焦段民主化”的躍遷,重新定義移動攝影的“黃金三角”。
vivo手機拍照能力在一眾頭部廠商中脫穎而出,離不開其自研的藍圖影像芯片。vivo X200 Ultra上首次推出兩顆自研藍圖影像芯片——VS1預處理芯片+ V3+后處理芯片,形成“RAW域前處理+ YUV后處理”的最優(yōu)ISP整體架構,構建起從原始數據優(yōu)化到AI 算法輸出的全鏈路處理能力,重新定義手機影像的“算力邏輯”。

更讓人意外的是,vivo此次還在16GB+1TB攝影師版本中提供了一個與蔡司合作開發(fā)的2.35倍長焦增距鏡,以及專業(yè)影像手柄和濾鏡轉接環(huán),徹底解鎖專業(yè)拍攝形態(tài)。玩單反的人都體驗過換鏡頭的樂趣,如今手機影像的天花板不僅被外置鏡頭打破,讓長焦的原生焦段從85mm直接跳升到200mm,更讓我們看到vivo在未來移動影像創(chuàng)新方向上更多的可能性。
硬件、軟件走專業(yè)微單的路線,vivo這次在設計上也很“反骨”,有意給用戶帶來專業(yè)相機的體驗。比如相機模組用了無過渡的餅干頭設計。同樣都是圓形,vivo X200 Ultra鏡頭下方擁有豎條紋理,并且直角金屬中框做了倒角過渡處理,就像我們熟悉的微單餅干頭,在一眾手機中辨識度極高。再比如增加了機身右側增加了物理相機控制鍵,不僅可以半按對焦、全按拍攝,長按或滑動還能自定義功能,像極了微單的操作手感。

手機影像一直在不斷進化,但是各家的發(fā)展方向開始有分歧。有的卷參數、有的追求輕薄,而vivo的解題思路是通過全鏈路重構,以極致超越專業(yè)。
當然,vivo X200 Ultra今天可以以“V單”炸場,是源自長賽道的技術積累以及對用戶需求的深刻洞察。也正是因此,vivo可以思路捅破天花板,想到別人想不到的全焦段、全主攝方案;技術捅破天花板,做到別人做不到的雙自研芯片架構;設計捅破天花板,讓手機也可以擁有跟微單一樣的形與神。
“踢平”專業(yè)門檻,全民皆可創(chuàng)作???
今天用戶在選擇手機的時候,影像已經是核心功能,無論男女老少哪個用戶群,也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中,影像已經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一組數據:過去的2024年,全球共拍攝約1.9萬億張照片,其中由手機拍攝的照片占比高達94%。
但是,今天手機影像與專業(yè)相機的能力還有一定差距。其實,即使是專業(yè)相機,在一些場景中也不能完全滿足用戶的需求。所以,超越蘋果、看齊微單,都不是最終目標。在vivo看來,技術的終極價值在于解決用戶痛點。

移動影像是vivo的長賽道,vivo所有創(chuàng)新的出發(fā)點都是精準錨定用戶高頻場景中沒有解決的或者是沒有很好解決的痛點。所以,vivo X200 Ultra捅破的天花板并非為了建一個空中樓閣,而是為了用戶需求的落地。
人像是最常見的場景,用戶對人像的追求是自然、真實,同時還要美。vivo X200 Ultra 的變焦閃光燈能根據焦段自動調整光線強度,實現人像主體明亮、背景自然虛化的單反級效果,精準解決用戶暗光拍攝痛點。此外,又新升級了膠片Live人像,讓動態(tài)照片的封面部分兼容靈動人像算法,延續(xù)零延時和定格抓拍能力。我們在街頭抓拍時,抬手就能定格陽光下姑娘翹起的嘴角,孩童稚嫩的面容,老人眼角的皺紋。可以說,vivo X200 Ultra將人像從“美的過度”提升到“質感重生”的新境界。
視頻是今天蘋果手機僅存的優(yōu)勢,也是當下用戶使用的高頻場景。無論是人們日常記錄生活,還是作為視頻時代的創(chuàng)作者,對視頻的要求越來越高。去年10月的vivo X200系列發(fā)布會上,我們已經見證了vivo在視頻能力上比肩蘋果,而這一次vivo更是想通過Ultra版構建“技術圖騰”,視頻能力直接起飛:全焦段4K 60fps 10bit Log、全焦段4K 120fps慢動作、全焦段4K延時視頻、全焦段OIS光學防抖、全焦段4K 60fps杜比視界、全焦段4K人像錄像,在視頻拍攝領域一騎絕塵。

例如在拍攝美食探店時,14mm超廣角可展現餐廳全景,35mm主攝捕捉菜品賣相,85mm長焦聚焦廚師的手部動作和菜肴上驚艷的小心思,全程無需切換設備,焦段過渡自然流暢。更驚艷的是其“日轉星空”延時攝影功能,一鍵生成從黃昏到銀河的震撼畫面,無需專業(yè)設備與后期剪輯。可以說在多個場景中,手機都能拍出電影的效果來,打破了蘋果的視頻拍攝神話。
手機影像的未來,不在參數表上,而在用戶的生活場景里。vivo “踢平”專業(yè)的門檻,是為了讓專業(yè)攝影從“設備黨專屬”變成“普通人的日?!保瑢I(yè)門檻正在消失,普通人也能成為創(chuàng)作者。技術的終極形態(tài),是讓專業(yè)能力隱形,讓創(chuàng)作自由顯形。
當然,還有很重要的一點,vivo并沒有因為專業(yè)而犧牲輕薄,8.69mm超薄機身刷新Ultra機型厚度紀錄。相比強調“輕薄影像”的競品,既有手機該有的輕薄,又有相機的專業(yè),樣樣勝出。
超限思維,成就Ultra中的Ultra
???
Ultra 一詞源自拉丁語,原本的意思是“超出”或“超越”,科技語境中已演變?yōu)闃O致突破的符號。在手機圈大家通常將Ultra理解為是頂級旗艦的意思。各大品牌推“Ultra版” 的策略,本質上是構建技術護城河、重塑品牌價值的系統性工程中的一部分。

橫向對比,vivo X200 Ultra可以算是今年各個廠商Ultra中的Ultra,明顯比其它廠商的Ultra更炸裂。用業(yè)界人士的話說,vivo X200 Ultra這次在影像上至少領先對手一代的產品力,以顛覆性配置提前鎖定年度旗艦席位。
在懂懂看來,這背后是vivo的“Ultra哲學”,永遠追求極致,通過不斷超越自我,也是其“本分”企業(yè)文化的外化。
近幾年,智能手機幾家頭部廠商都在向高端化升維。在這一輪高端化的進階中,vivo成為贏家。去年10月“影像滅霸”vivo X200 Pro發(fā)布后,成為vivo歷年來X系列銷量最好的Pro。截至今年3月30日,vivo X200 Pro(含X200 Pro mini)在國內5000-7000元價位段高端旗艦機份額中登頂三強,比vivo X100系列增長189%。并且,vivo已經連續(xù)四年拿下中國手機市場銷量第一,持續(xù)領跑。
vivo的成功正是來自于“Ultra哲學”,通過長賽道布局,追求極致沒有天花板,在決定用戶體驗的方向上以超限思維不斷突破邊界。

這次在vivo X200 Ultra又實現了三重突破:一是技術極限挑戰(zhàn),藍圖自研影像雙芯成為vivo的獨家武器;二是行業(yè)規(guī)則重塑,三個鏡頭不再有主次之分;三是認知維度躍遷,誰說手機不能像專業(yè)相機,誰又說手機不能比肩微單、超越微單?
有時候,想象力的邊界決定企業(yè)的上限。vivo X200 Ultra之于產業(yè)最大的價值是重新定義了移動攝影的可能性,專業(yè)相機不是移動影像的靶子,用戶需求才是移動影像的終極目標。
最后懂懂想說,以超限思維追求極致,vivo的Ultra永遠沒有上限,而是不斷在用自己的產品勾畫行業(yè)的天際線。
冷眼旁觀 麻辣點評 深入分析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