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美國清潔能源協(xié)會發(fā)布了《能源存儲市場設計改革:釋放能源存儲潛力的路線圖》, 為PJM、MISO和NYISO三個區(qū)域輸電組織(RTO)設計電力市場改革路線圖,以釋放儲能潛力。

報告認為,電力批發(fā)市場最初主要圍繞傳統(tǒng)發(fā)電機的能力和限制進行設計,而美國電力市場直到最近才將現(xiàn)代存儲資源整合到其設計中。當前電力市場設計無法充分適應儲能特性(如靈活性、能量限制),導致儲能價值被低估。

報告提出了容量價值評估、日前和多小時不確定性產品、小時內爬坡/不確定性產品、替代可靠性解決方案以及機會成本投標五大改革領域,針對每個RTO的現(xiàn)狀提出具體建議。

以下是原文核心內容介紹:

改革必要性:傳統(tǒng)市場設計的局限性

當前電力批發(fā)市場架構主要基于傳統(tǒng)發(fā)電技術的運行特性和物理限制。隨著電力系統(tǒng)轉型,我們正面臨雙重挑戰(zhàn):一方面用電負荷持續(xù)增長,傳統(tǒng)機組加速退役,系統(tǒng)資源充足性需求日益突出;另一方面,隨著波動性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而可調度化石燃料機組減少),系統(tǒng)對靈活調節(jié)資源的需求呈現(xiàn)指數級增長。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將突破現(xiàn)有市場設計的靈活性極限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新增設施需要替代退役傳統(tǒng)機組的可靠性功能

關鍵發(fā)現(xiàn):

·系統(tǒng)靈活性缺口將隨可再生能源滲透率提升而擴大

·儲能資源的技術特性與市場補償機制存在結構性錯配

·亟需市場規(guī)則改革以釋放儲能的全方位價值

RTO市場改革方向

MISO:

·容量市場:采用季節(jié)性和小時級模型評估供應認證和需求曲線。

·輔助服務市場:引入斜率產品,覆蓋多小時預測誤差的30分鐘儲備,動態(tài)調整輔助服務容量,引入稀缺性定價。

·能量市場:開發(fā)儲能市場模型,采用ELMP(能量市場定價)。

NYISO:

容量市場:采用小時級模型評估需求曲線,引入ELCC評估所有供應資源。

輔助服務市場:開發(fā)新的輔助服務產品,如調節(jié)市場拆分為上調和下調服務,擴展30分鐘儲備容量。

能量市場:開發(fā)儲能市場模型,允許可調度的風能和太陽能參與市場。

PJM:

容量市場:采用小時級模型評估需求曲線,引入ELCC評估所有供應資源。

輔助服務市場:開發(fā)新的輔助服務產品,如調節(jié)市場拆分為上調和下調服務,擴展30分鐘儲備容量,引入稀缺性定價。

能量市場:開發(fā)儲能市場模型,允許可調度的風能和太陽能參與市場。

潛在改革方案總結:

容量價值

日前不確定性產品

小時內爬坡產品

替代可靠性方案

機會成本投標

產品類型

容量

新的輔助服務

新的輔助服務

非市場可靠性

能量

市場規(guī)模

峰值需求(或凈需求)

24小時前預測誤差:峰值負荷的1%-3% + 風光容量的5%-15%

預期小時內爬升需求 + 不確定性:峰值負荷的0.2%-0.4% + 風光容量的0.5%-1%

5%-15%的退役機組可能導致可靠性問題

每日凈負荷最高的2-6+小時

儲能可參與比例

10%-30%

100%

100%

100%(以長時儲能為主)

10%-30%

2030年潛在存儲市場深度

MISO

14-41 GW

8-25 GW

700-1,700 MW+700 - 1,400 MW

2.5-7.5 GW

深度

NYISO

3-9 GW

2-6 GW

100-200 MW+200 - 300 MW

0.3-0.9 GW

深度

PJM

17-50 GW

6-19 GW

800-1,300 MW+500-900 MW

2-6GW

深度

儲能資源的容量價值1.容量市場改革:儲能容量價值評估的關鍵維度

研究范圍:聚焦兩個核心問題,這些問題導致儲能在可靠性模型中的容量價值被低估:

議題1:可靠性模型中的啟發(fā)式容量評估方法

邊際ELCC/MRI方法(PJM/NYISO采用):通過三種情景模擬(基準情景、測試資源新增情景、基準資源新增情景)評估增量資源對系統(tǒng)可靠性的影響。

MISO的局限性:采用單步啟發(fā)式方法(僅分析基準情景),導致儲能價值被低估。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MISO DLOL方法示例,顯示儲能放電與負荷缺口的時間錯配)

議題2:模型中的模擬調度順序

問題:可靠性模型模擬高壓日情景時,若儲能被優(yōu)先調度(而非實際運行中的后置調度),其容量貢獻會被低估。

影響:類似能量受限資源(如需求響應)的調度順序也會顯著影響容量價值。

MISO的DLOL方法及其局限性

直接負荷損失法(DLOL):基于單一“快照”評估儲能在系統(tǒng)缺電時段的出力。

問題:

·忽略儲能通過提前放電減少高峰缺電的能力。

·儲能容量價值被嚴重低估(如4小時儲能的DLOL估值僅7%)。

改進方向:

·能源公平法:均勻分配儲能放電時段,提升估值至40%。

·容量公平法:優(yōu)先在高風險時段放電,估值可提升至65%。

2.各RTO的潛在改革方案

MISO:高優(yōu)先級改革

選項1:轉向完整的多步ELCC評估(長期目標)。

選項2(近期可行方案):

調整DLOL下的儲能調度邏輯(采用“能源公平”或“容量公平”方法)。

優(yōu)化DR的模擬調度順序,更貼近實際運行。

NYISO:低優(yōu)先級優(yōu)化

細化可靠性模型中的儲能調度邏輯(如評估儲能在提供備用容量時的SOC影響)。

PJM:暫無優(yōu)先改革

當前ELCC方法相對成熟,但需監(jiān)測儲能與DR的協(xié)同效應。

日前與多小時不確定性產品1.區(qū)域市場對比分析

各市場日前與多小時不確定性產品現(xiàn)狀

市場

產品類型

覆蓋需求

靈活性要求

價格上限

資源資格

CAISO

不平衡儲備(Imbalance Reserve)

日前不確定性 + 能量缺口

30分鐘爬坡能力

$55/MWh(階梯定價)

允許儲能參與

SPP

不確定性產品(Uncertainty Product)

小時前預測誤差 + 預期爬坡

1小時爬坡能力

$113/MWh

允許離線機組參與

ISO-NE

日前能量不平衡儲備

僅覆蓋能量缺口(無預測誤差)

1小時爬坡能力

$2,575/MWh

系統(tǒng)統(tǒng)一采購

MISO

短時備用(STR)

3小時前不確定性

30分鐘爬坡能力

$500/MWh

允許儲能參與

NYISO

60分鐘產品(提案階段)

日前 + 多小時不確定性

1小時爬坡能力

待定(未嵌套ORCD)

需4小時持續(xù)時長

關鍵發(fā)現(xiàn):

·CAISO和SPP已建立較完善的不確定性產品,但價格上限仍偏低。

·PJM目前無專用產品,完全依賴行政調度(RUC)。

·NYISO的提案要求儲能具備4小時持續(xù)時長,可能限制短時儲能應用。

2. 理想解決方案框架

系統(tǒng)需求

采購量:應覆蓋24小時不確定性+能量缺口,取代非市場化RUC。

動態(tài)調整:基于實時預測誤差優(yōu)化采購量(如CAISO采用分位數回歸模型)。

價格形成機制

需求曲線:采用高價值曲線(如接近VOLL),反映系統(tǒng)真實短缺成本。

報價靈活性:允許資源在機會成本基礎上附加合理溢價(如啟動成本)。

資源資格

廣泛準入:包括儲能、需求響應、離線快速啟動機組等。

最小持續(xù)時長:需RTO具體分析,通常為1-4小時。

懲罰機制

履約考核:對未履約資源實施高額罰款(如按VOLL比例計算)。

性能激勵:高可靠性資源(如儲能)應獲得溢價。

3. 各RTO現(xiàn)存問題分析

RTO

主要缺陷

潛在風險

MISO

STR僅覆蓋3小時需求,價格上限$500/MWh不足

仍依賴非市場化RUC填補缺口

NYISO

60分鐘產品未嵌套至ORDC,未覆蓋能量缺口

可能無法有效替代RUC

PJM

無專用產品,儲能無法參與

靈活性資源投資激勵不足

4. 分區(qū)域改革建議

MISO:高優(yōu)先級

·擴展STR覆蓋范圍:從3小時延長至24小時,納入能量缺口。

·提高價格上限:從500/MWh提升至500/MWh提升至1,000+/MWh(接近VOLL)。

·強化懲罰機制:對未履約資源實施VOLL比例罰款。

NYISO:中優(yōu)先級

·修改60分鐘產品設計:

·允許嵌套至現(xiàn)有ORDC框架。

·取消4小時持續(xù)時長限制(或縮短至1小時)。

·動態(tài)采購量:基于日前預測誤差實時調整。

PJM:高優(yōu)先級

·新建日前不確定性產品:

·覆蓋24小時預測誤差+能量缺口。

·允許儲能按機會成本報價。

·同步改革RUC機制:逐步減少行政調度依賴。

小時內爬坡與不確定性產品1. 區(qū)域市場對比分析

市場

產品名稱

爬坡時間要求

覆蓋需求

價格上限

資源資格

CAISO

靈活爬坡產品(Flexiramp)

5分鐘/15分鐘

預期+非預期爬坡

$247/MWh

在線資源

SPP

爬坡產品

10分鐘

預期+非預期爬坡

$23/MWh

無特殊限制

澳大利亞NEM

運行備用(未實施)

30分鐘

預期+非預期爬坡

$10,214/MWh

允許報價溢價

MISO

爬坡能力產品

10分鐘

預期+非預期爬坡

$31/MWh

在線資源

NYISO

10/30分鐘備用(提案)

10/30分鐘

僅非預期爬坡

$40/MWh

需1小時持續(xù)能力

關鍵發(fā)現(xiàn):

·CAISO產品最成熟,但價格上限($247/MWh)仍低于真實系統(tǒng)價值

·NYISO提案存在明顯局限:不覆蓋預期爬坡,且要求1小時持續(xù)能力

·PJM目前完全缺失此類產品

2. 理想產品設計框架

核心原則:

1)覆蓋全面需求

·應同時包含預期爬坡和非預期不確定性

·采購量需動態(tài)調整(基于實時預測誤差)

2)高效價格形成

·采用高價值需求曲線(最高達$1,000+/MWh)

·允許資源申報高于內生機會成本的溢價

3)靈活資源準入

·最小持續(xù)時長≤5分鐘

·允許快速啟動資源參與

實施要點:

·實時市場前向采購:在日前市場提前獲取部分容量

·嵌套定價機制:與現(xiàn)有備用產品形成級聯(lián)關系

嚴格履約管理:對未履約資源實施VOLL比例罰款

3. 分區(qū)域問題診斷

RTO

現(xiàn)存問題

潛在風險

MISO

價格上限($31/MWh)嚴重偏低

無法激勵儲能提供爬坡服務

NYISO

不覆蓋預期爬坡,持續(xù)時長要求不合理

可能加劇實時市場價格波動

PJM

完全缺失爬坡產品

系統(tǒng)靈活性需求無法市場化解決

4. 改革建議

MISO(中優(yōu)先級):

·將爬坡產品價格上限從31/MWh提升至31/MWh提升至500+

·引入動態(tài)采購量機制(基于預測誤差分位數)

·增加非履約懲罰條款

NYISO(高優(yōu)先級):

·修改提案以覆蓋預期爬坡需求

·取消1小時持續(xù)時長限制

·允許實時市場更高報價靈活性

PJM(高優(yōu)先級):

·新建10分鐘爬坡產品

·設計高價值需求曲線($1,000+/MWh)

·允許儲能完全參與

替代可靠性解決方案

1. 問題背景與現(xiàn)狀分析

核心挑戰(zhàn):隨著傳統(tǒng)機組加速退役,電力系統(tǒng)面臨兩類關鍵問題:

局部可靠性漏洞:歷史規(guī)劃建設的燃煤/燃氣機組通常承擔特定輸電節(jié)點支撐功能

市場失靈區(qū)域:容量市場無法有效解決高度本地化的可靠性需求

現(xiàn)行解決方案局限:

·過度依賴輸電擴建(建設周期長、成本高)

·可靠性必運行(RMR)合同效率低下(平均成本$300/MW-day,遠高于市場價)

2. 區(qū)域實踐對比分析

RTO

退役后可靠性解決方案

補償方式

退役通知要求

長期解決方案采購流程

NYISO

RTO評估并采購短期和長期可靠性替代方案

成本補償或可用性和績效費率

12個月

競爭性招標用于長期解決方案,可包括非輸電解決方案,作為“短期可靠性評估”的一部分;發(fā)電解決方案可以是“基于市場的”或成本補償費率

MISO

RTO識別但不采購可靠性替代方案

成本補償

12個月

MISO將考慮互連隊列中的任何發(fā)電機/儲能作為避免系統(tǒng)支持資源(SSR)需求的解決方案;MISO缺乏資助這些資源的流程

PJM

僅考慮輸電和RMR

不適用

3+個月

通過區(qū)域輸電擴展計劃(RTEP)識別輸電解決方案;輸電運營商(TO)負責建設不考慮非輸電解決方案

ERCOT

僅考慮輸電作為長期解決方案

成本補償

5個月(150天)

ERCOT識別長期輸電解決方案以解決退役機組的可靠性需求ERCOT為短期解決方案征集替代可靠性必須運行(RMR)的提案(可以包括非輸電解決方案)一旦長期輸電解決方案投入使用,MRA將僅獲得市場收入

CAISO

RTO和/或TO(在CPUC指導下)評估并采購短期和長期可靠性替代方案

成本補償

3個月

CAISO的“輸電規(guī)劃流程”和CPUC的“本地資源充足性計劃”協(xié)調解決退役機組的可靠性需求:CAISO負責輸電解決方案,CPUC指導公用事業(yè)采購非輸電解決方案許多RMR機組在RMR到期時并未退役

3. 理想解決方案框架

四要素改革路徑:

1)技術中立招標

要求RTO主導競爭性采購流程

評估范圍應包含:

輸電升級

儲能(特別關注4+小時系統(tǒng))

需求響應

混合方案

2)全生命周期成本效益分析

比較方案需涵蓋:

建設成本

預計運行年限

輔助服務價值

避免的RMR成本

3)長期合約機制

對市場化資源提供:

·容量支付(彌補能量市場不足)

·性能獎金(基于可用性考核)

4)退役政策配套

延長強制通知期至至少12個月

建立快速互聯(lián)通道(如PJM的CIR替代流程)

4. 分區(qū)域改革建議

PJM(高優(yōu)先級):

·建立非導線方案評估流程

·將退役通知期從3個月延長至12個月

·試點儲能作為輸電資產(SAT)機制

MISO(中優(yōu)先級):

·賦予RTO采購權(當前僅識別需求)

·完善儲能參與規(guī)則(ELCC方法改進)

NYISO(低優(yōu)先級):

·優(yōu)化現(xiàn)有招標流程(縮短評估周期)

·加強州級政策協(xié)同(匹配CLCPA目標)

5. 實施挑戰(zhàn)與對策

主要障礙:

·監(jiān)管權責分割(FERC與州委員會)

·成本分攤爭議(局部收益vs區(qū)域付費)

·技術標準缺失(如儲能作為輸電設備)

突破路徑:

·引用FERC第2222號令(非歧視性準入)

·采用“受益者付費”原則

·制定儲能-輸電接口標準(IEEE主導)

機會成本投標機制

1. 核心概念解析

機會成本定義:儲能資源在實時市場(RT)中出售電能時,需計算因當前放電而放棄的未來高價值時段收益,此即機會成本。其復雜性源于:

·充電狀態(tài)(SOC)動態(tài)變化

·多時段價格預測不確定性

·輔助服務(AS)與能量市場的協(xié)同優(yōu)化需求

市場現(xiàn)狀問題:

·報價限制:多數RTO對儲能報價設置硬性上限(如PJM限制在$12/MWh)

·調度低效:約68%的儲能資源因報價規(guī)則被迫非經濟性運行(CAISO 2023數據)

·可靠性風險:緊急事件中儲能可能因報價限制無法響應高價信號

2. 區(qū)域市場規(guī)則對比

RTO

機會成本出價是否允許

報價更新延遲

事前緩解機制

日內機會成本方法(當能量出價被緩解時)

MISO

是,但需與市場監(jiān)控員協(xié)商

報價更新需在實時調度前30分鐘完成

否,基于過去90天清算價格的緩解出價

NYISO

是,允許供應商根據自身機會成本出價

報價更新需在實時調度前75分鐘完成

是,允許在紐約市區(qū)域(Zone J)的預先緩解中包含機會成本

PJM

報價更新需在實時調度前65分鐘完成

否,基于充電成本和效率因子的緩解出價

ERCOT

是,但正在改革中

報價更新需在實時調度前5分鐘完成

是,但正在改革中,限制儲能出價以避免LMP超過價格上限

CAISO

是,但需依賴CAISO計算的機會成本

報價更新需在實時調度前75分鐘完成

是,實時緩解使用日前價格;日前緩解使用影子價格

關鍵發(fā)現(xiàn):

·ERCOT模式最具效率(2023年儲能收入較PJM高3.2倍)

·PJM規(guī)則最嚴苛,導致儲能參與度不足裝機容量的40%

3. 最優(yōu)設計框架

三層次解決方案:

1)事前豁免機制

·“小魚規(guī)則”:市占率<5%的儲能運營商免于事前審查

·結構性測試:排除關鍵節(jié)點壟斷可能

2)動態(tài)報價體系

允許基于以下因素實時更新報價:考慮儲能系統(tǒng)的荷電狀態(tài)(SOC)、更新后的LMP(節(jié)點邊際價格)預測、性能懲罰風險、多小時輔助服務機會成本等因素

最短更新間隔≤15分鐘(匹配ERCOT標準)

3)事后監(jiān)管體系

僅對持續(xù)異常報價行為進行追溯審查

參考價格基準:

·日前市場影子價格

·滾動30天移動平均

4. 分區(qū)域改革建議

PJM(最高優(yōu)先級):

·廢除“intraday offers”禁令(當前禁止實時報價超過日前出清價)

·將調頻報價上限從12提升至至100/MWh

·引入5%市占率豁免閾值

NYISO(中優(yōu)先級):

·縮短報價更新間隔至30分鐘

·擴展OCA機制至全區(qū)域

MISO(低優(yōu)先級):

·簡化IMM審批流程(當前平均需72小時)

·取消調頻服務$500/MWh上限

想參與閉門研討活動

線上產業(yè)微信群

請注明公司、職位

添加微信:shizhicyy

視知產研院聚焦科技和新能源

微信公號已有100萬+高質量粉絲

添加微信:ishizh_business

加好友請注明合作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