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古稱金陵。鐘靈毓秀歷史悠久。有7000年文明史、26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
南京,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在歷史上,曾數(shù)次庇佑華夏之正朔,是四大古都中唯一未做過異族政權(quán)首都的古都。
那么,過去的南京是怎樣一番景象呢?筆者搜集到一些老照片,拍攝于上世紀30年代。通過這些圖片,我們看到了80多年前南京的真實景象。

30年代,南京下關(guān)火車站前景象。下關(guān)車站始建于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1968年,下關(guān)火車站更名為南京西站?,F(xiàn)為鐵路博物館。

30年代,南京中山東路。街道寬闊筆直,行道樹郁郁蔥蔥,一眼望不到盡頭。照片最遠處的紫金山,清晰可見。

這是當時的南京中山路,街道兩側(cè)高樓林立,沿街店鋪都在開門營業(yè)。街道上有黃包車、自行車和汽車駛過。那時候的中山路看上已經(jīng)很繁華。

30年代,南京中山門,城門被日軍炸塌。只有一個城門可以通行,門口有日軍把守。

這座殘破的城門,就是南京正南門——中華門,是中國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的城門。城門一側(cè)被日軍炮火炸塌后修復。有日軍在門口把守。

這是站在中華門城墻上面看到的景象。城墻上面長滿了雜草,護城河外能看到一些民居建筑。

這張照片,反映的也是中華門外的景象。街道上人很少,道路兩側(cè)民居建筑鱗次櫛比,一眼望不到邊。

30年代, 30年代,歷經(jīng)戰(zhàn)火的南京城墻,有些地方已經(jīng)坍塌。南京城墻始建于1366年,被認為是中國的第一大城墻,更是世界第一大城墻。 這里便是30年代的南京中央天文臺,位于紫金山第三峰上,建立于1928年,在當時有"東亞第一"之稱。 1937年,日軍飛機大炮轟炸南京光華門,城門坍塌,一側(cè)的城墻炸開一個大口子,日軍順著這個缺口進入城中。 30年代,南京玄武湖遠眺。湖面寬廣,水域遼闊。是中國古代最大的皇家湖泊園林。玄武湖畔的南京城墻巍峨壯觀。 南京玄武湖水波蕩漾,湖邊碼頭處,停泊著一些畫舫,但是見不到一個游客。 這是位于紫金山南麓的中山陵,始建于1926年。主要建筑有博愛坊、墓道、陵門、石階、碑亭、祭堂和墓室等。 30年代,南京下關(guān)馬碼頭景象。碼頭的歷史,最早可以上溯至東晉在老虎山一帶建立的軍用碼頭白石步。 這是當時的南京雞鳴寺,是南京最古老的寺廟之一。四周山清水秀、風景綺麗。"雞鳴春曉"為金陵四十新景之一。 30年代,南京靈谷寺風貌。該寺始建于天監(jiān)十三年(514年),寺內(nèi)靈谷塔,建立于1931年,九層八面,全部用鋼筋水泥建筑。 位于南京明孝陵前的石像生。孝陵石像生共18對,每一件雕刻品都有著它的寓意。 30年代,位于南京中山東路的新街口市場,看上去非常繁華。路口中間設(shè)有崗亭。如今的新街口,是中國著名的商業(yè)中心。 30年代,位于南京孔廟內(nèi)的問禮亭。該亭建立于1931年,雕梁畫棟,內(nèi)立“孔子問禮”石碑??上У氖牵撏がF(xiàn)已不復存在。 結(jié)束語:回看這些30年代南京老照片,每一張都帶著歷史的印記。這些照片記錄了當時南京的風貌,也成為日軍侵華的鐵證。只有把我們的國家建設(shè)強大了,敵人才不敢再來欺負我們。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