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市場一直在調整,很多人覺得要和談了,郭嘉隊不護盤了,A股又要下跌了?

但其實大家沒有看到更加關鍵的因素,今天就給大家仔細分析分析。

文末還有實用的股市精華數據,千萬別錯過!

一,3000點再也回不去了

A股還會跌回3000點嗎?事實上,很多人嚴重低估了中國經濟所蘊含的強大韌性,同時也小覷了中國本土消費市場那驚人的體量。

不妨看看這些數據:中國每年國內汽車銷量穩(wěn)穩(wěn)站在3000萬輛左右,這一數字堪稱震撼,直接超越老美與歐洲市場銷量之和。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手機領域同樣成績斐然,每年銷量高達3.1億部,是老美的2倍有余,更是老美、歐洲與日本市場總和。

并且,中國并非僅靠低端產品走量,在高端機市場,銷量同樣力壓老美。

家電方面,中國冰箱和洗衣機銷量是老美的3倍,空調銷量更是達到老美的6倍之多,電腦銷量則是老美的8倍。

無論是豬肉、蔬菜,還是水果、海鮮,中國在全球的銷量占比均超過40%,平均水平接近50%。

毫不夸張地說,中國食品消費量的巨大優(yōu)勢,已不是簡單地超越老美,而是在吊打除中國之外的全球200多個國家。若看人均消費量,中國在蔬菜和水果方面也已成功超越老美。

二,A股的底氣

那為什么大家還會擔心A股會跌破3000點呢?

一直以來,大家普遍認為老美的消費能力全球最強,可這其實是按照成交額度來計算的結果。

要知道,美元的幣值相對較高,換算匯率后自然拉高了成交金額。

但如果從實際消費的商品數量來看,中國的消費規(guī)模遠超想象。

很多人在比較時,往往只關注數字,卻忽略了背后的實際體量,這就導致了對關稅影響的過度擔憂,這其實是一種老百姓常陷入的認知偏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所以僅僅只看新聞是看不到市場的真相的!我們真正要關注的是真實客觀的數據,而股價的漲跌取決于機構資金的行為,所以更關鍵的是機構的交易行為數據。

只有不為情緒、流量和權利所轉移的數據才能還原市場的真相!

就拿最近的情況來說,昨天懂王表示要重啟談判,很多人看到要和談就覺得郭嘉隊不護盤了,要下跌。

但我們擁有規(guī)模龐大且潛力無限的國內消費市場,本就無需過度悲觀。

當很多人因和談消息而擔憂股市下跌時,機構卻早已嗅到機會,交易愈發(fā)活躍,這一幕其實我們可以類比924行情來看,看下圖: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不少股民整天盯著股價漲跌,卻沒搞懂背后的門道。其實股票漲不漲,全看機構大資金怎么操作。我用大數據和模型一分析,機構的交易套路就能看清楚了。

看這圖里的橙色「機構庫存」數據,機構資金的動向和活躍度,一眼就能看清。

就拿924行情的「銀之杰」來說,當時股價橫盤9天,看著沒啥動靜,但「機構庫存」一直都在,說明機構早就在偷偷布局。

后來這股票直接暴漲445%,要是提前看懂數據,跟著機構布局,那不得賺麻了?

記住,「機構庫存」數據越密集、持續(xù)時間越長,這股票就越有戲,說明機構非常看好。

現(xiàn)在市場情況和924行情很像,要是能通過數據發(fā)現(xiàn)機構在布局,趕緊跟著入場準沒錯。

這張包含5000多只股票的匯總圖,機構盯上了哪些股,一看便知!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張圖中「機構庫存」數據一目了然,機構是偷偷進場還是跑路,看一眼就清楚!

機構做事神出鬼沒,每天花幾分鐘盯緊這些數據,心里才有底。

今天先聊到這兒!想看更多股市干貨,趕緊關注我吧。

聲明:

內容都是網上找的參考,不薦股、沒收費群,純分享,放心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