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終于意識到要想真正走出危機,還是要在關稅問題上對我國釋放一些誠意和善意。雖然這很可能是一招假動作,真實意圖是度過緩沖期,卻也體現出特朗普沒法再嘴硬下去的事實狀態(tài)。但特朗普能夠給出多少誠意,是毫無保留還是另藏玄機?
據媒體報道,特朗普于本月22日表態(tài),稱:“我們會以非常友好的態(tài)度對待他們,中國會滿意。如果未能達成貿易協(xié)議,只需設定關稅數字。145%的稅率會大幅下降但不會降至零”。
從這番表態(tài)當中不難發(fā)現,特朗普已經開始在關稅戰(zhàn)上松口,幅度也很大。
但是特朗普并沒有放棄揮舞關稅大棒,充其量只是減輕了關稅大棒的重量而已。
至少對我國出產的商品加征的關稅稅率并不會像以前一樣,是真正的互惠貿易——零關稅。
也就是開弓沒有回頭箭,特朗普既然打出了關稅牌,那就只會在一定區(qū)間內讓步和妥協(xié),而不可能全盤讓步和妥協(xié)。
然而,這已經算是非常好的結果了,畢竟這是特朗普主動低頭和釋放善意。
有分析人士認為,特朗普此舉包含三重含義。
第一重含義就是對沖我國推出反制措施對美國造成的影響,讓美國當下能夠平穩(wěn)一些。
我國在世界供應鏈體系中占據著不可或缺的位置,但特朗普在揮舞關稅大棒之前卻沒有給美國內部提前打預防針,這使得美國經濟的不穩(wěn)定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放大。
而特朗普在競選期間喊出的口號卻是盡快使得美國走出危機,讓美國人花更少的錢買到更多的商品。
另一方面,美國經濟也是同我國在關稅方面打持久戰(zhàn)的底氣所在,不可能說美國經濟打著打著突然就崩了。
這樣的話,一味開打貿易戰(zhàn)的結果就是弊大于利,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商人出身的特朗普當然不會允許這種情況發(fā)生,他相當懂得及時止損;
第二重含義是穩(wěn)住MGA派,讓中期選舉不那么難堪。
持續(xù)對我國加征高額關稅本就是倒行逆施的做法,這很可能會動搖到特朗普的統(tǒng)治基礎。
如果說特朗普自己對于戰(zhàn)勝我國有一個清醒的認識,知道過程是艱辛而迂回的,但其他人尤其是紅脖子群體卻未必不會眼光放得這么長遠。
或者說這些紅脖子群體還沒有達到不食人間煙火的地步,他們仍然需要努力工作而后養(yǎng)活自己和家庭。
紅脖子群體對于眼前的利益比較看重,如果特朗普既讓紅脖子群體利益受損,又不肯在表面上放低姿態(tài),那么紅脖子群體集體轉投民主黨的可能性自然不言而喻。
到那時,即使特朗普的關稅大棒能夠對美國乃至美國民眾起到正向的積極作用,那他可能早就在一片謾罵聲中提前下臺或者是被所有人無視,而后十分倒霉地被繼任者摘了果子。
要知道,特朗普本來就很有錢,當過一任總統(tǒng)的他也體會過把持權力是何種滋味,現在的他很可能只是在“爭名”。
里根憑借星球大戰(zhàn)計劃成功使得蘇聯(lián)步入泥潭而后沒有掙扎出來就此成為最偉大的總統(tǒng),那么特朗普是否會有這樣的愿望:通過某項計劃擊潰我國,穩(wěn)固美國的霸權地位呢?
第三重含義是戰(zhàn)略讓步試探我國,看我國有沒有后招以及愿不愿意真心同美國談判。
其實特朗普左拐右拐,反復推翻的作秀姿態(tài)就是盡可能多地試探我國,故而這一次大轉彎也不例外。
畢竟特朗普手里沒有后招,而我國手里的殺招卻是一個又一個。
特朗普心里沒有底,想把我國的殺招都騙出來,而后等到美國扛過去了,就展開狂風暴雨式的進攻。
然而,特朗普的算盤恐怕要落空,因為我外交部發(fā)言人在本月23日召開的例行記者會上就美國大幅削減對華關稅表態(tài),稱:“一邊要同中方達成協(xié)議一邊搞極限施壓的做法行不通”。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