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很多人喜歡在家里養(yǎng)流泉楓了。
它形態(tài)飄逸,且整體小巧,靈動,葉子層層疊疊,枝條像瀑布般垂落。
葉片也會因季節(jié)的變化而出現(xiàn)不同的色彩。
近日,上網(wǎng)發(fā)現(xiàn)一位女子在社交平臺曬出自己家養(yǎng)的流泉楓,瞬間引發(fā)熱議。
照片中,流泉楓的枝條如瀑布般垂落,枝條都帶著自然彎曲的弧度。一棵樹便撐起一片“小森林”。
這種自帶意境的植物,究竟有何魅力?那就一起欣賞下吧



網(wǎng)友們看了紛紛驚嘆:“好飄逸靈動,也太好看!”

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流泉楓的養(yǎng)成,先看看網(wǎng)友與姑娘的互動,都說的啥吧。
飄逸靈動啊,太好看了。
室內能養(yǎng)活嗎?朋友剛剛送了一盆,我手足無措,怕養(yǎng)不好。
回:需要通風環(huán)境好一點。
你好,養(yǎng)了多久才長這么大?
回:今年第三年。
這個喜陰還是喜陽?
回:陽光有要有的,但是溫度高的時候猛太陽要曬焦的。
這個造型真的滿分,太美了。
好好看。
室內能養(yǎng)嗎?
回:室內不夠通風,聽說不行。
這么飄逸每年需要修剪嗎?
回:幾乎沒有修剪。只是去掉了兩根有點交叉的枝條。
以為你做的造型。
回:自然成形。
這楓樹怎么養(yǎng)的?我之前養(yǎng)的只有樹干都沒葉子。
回:就澆澆水,偶爾施點肥,但怕積水。
請問你放在哪里養(yǎng)的,可真好看。
回:露臺東墻邊,上面?zhèn)阌悬c遮住的。
這盆配不上它。
回:是的,主要掛在上面想輕一點。
冬天會落葉么?
回:會落葉。
總結問答:流泉楓需要陽光,但不能暴曬,可以是半日照。
室內通風不太好,盡量養(yǎng)在室外陽臺或通風較好處,也不太需要經常修剪。
冬季也會落葉,肥偶爾施,怕積水爛根。

認識流泉楓:
流泉楓是日本唐楓的一個園藝品種的垂枝品種,因枝條柔軟下垂、形似山澗流水而得名。
它的葉片隨四季更迭呈現(xiàn)不同色彩:春季嫩綠如翡翠,夏季轉為深綠,秋季則變成橙紅或金黃,冬季落葉前還會留下深紅色的驚艷身影。
它的耐寒性較強(可耐-10℃低溫),但對高溫和干燥敏感,夏季需特別注意遮陰和保濕。

怎么挑選流泉楓
記住這三個挑苗要點,避開 “歪瓜裂棗”:
看枝條:
好的流泉楓的枝條應該是 主干直立或彎曲有度,側枝從主干中上部向下舒展,像簾子一樣層層疊疊。
可以輕輕撥弄枝條,手感柔韌有彈性的更好。

摸主干:
流泉楓講究的是 “玉樹臨風” 的輕盈感。
建議選主干直徑 2-3 厘米左右的,表面光滑有青灰色光澤,選主干高一點,能夠撐起來。
并且整體枝條比較有意境或靈動感,如斜飄的造型更佳。

查葉子:
健康的流泉楓葉片厚實有光澤,葉尖無焦枯,背面無白色蟲卵或黑斑。
葉片不要過密,雖然茂盛是好事,但留白才有意境美。
盡量選帶新芽的植株,說明處于生長活躍期,服盆更快。

養(yǎng)好流泉楓:記住 “三怕三喜” 就不難
很多人說流泉楓難養(yǎng),其實摸清它的習性就簡單了。流泉楓有 “三怕”:怕暴曬、怕積水、怕悶熱?!叭病保合餐L、喜濕潤、喜散光。
光照:
它喜散光,但是不耐曬,西曬、暴曬都需要避免。
夏天要搬到北向窗臺或遮掉 50% 光照,否則葉片會被曬焦邊。
冬天如果室內溫度高于 10℃,可以放在光照充足處。
澆水:
流泉楓喜歡微潤環(huán)境,但根系怕積水。土表面干了再澆水、一次澆透,切勿頻繁澆水、避免爛根。
夏天高溫時可稍微多澆點,冬天少澆水,保持盆土微干更安全。
施肥:
春季給點緩釋肥,秋季埋點有機肥就可以。一年一到兩次施肥就行,夏天高溫和冬天休眠期絕對不施肥,容易燒根。
修剪:
在春末5月,剪掉過密枝、內向枝和病蟲害枝,讓內部通風透光。
在秋末10月,根據(jù)樹形調整枝條長度,把過長的下垂枝剪短 1/3,保持整體的層次感。
修剪后別馬上澆水,防止感染。

盆器搭配有講究:
流泉楓的根系不喜歡悶著,所以盆器選擇要牢記 “二要素”:透氣、高腳。
材質首選陶盆 / 青山盆
陶盆(粗陶、紅陶都行)表面有細微孔隙,能讓盆土呼吸,尤其適合新手。
青山盆自帶透氣側孔,底部還有 “八爪魚” 狀的鏤空設計,不容易積水。

盆器高度要 “高腳” 或 “懸空”
盡量選高度 20 厘米以上的中深盆,底部帶腳架的款式為佳。
如果盆器本身不帶腳,可以自己配個高腳花架,讓盆底離地面至少 5 厘米。
也可根據(jù)流泉楓高度選擇合適的高腳架。

流泉楓之所以讓人著迷,大概是因為它既有樹的挺拔,又有藤的柔美吧。
但是不建議室內養(yǎng)護,室內通風一般不太好,它對通風要求比較高,若在室外基本就隨便養(yǎng)了。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