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出口含有中國稀土的產品給美國,否則后果自負。這一舉動頓時讓國際貿易圈炸開了鍋。

早些時候,中國對幾類中重稀土及相關物項實施了出口管制,此舉似乎是針對前不久特朗普政府加征145%關稅的報復。
中國握有全球稀土市場的咽喉,掌控了全球70%的開采量和90%以上的精煉加工,若讓這種維生素斷供,其影響不容小覷。
更何況,美國的軍事裝備如F-35戰(zhàn)機和導彈系統都依賴這些核心材料。
此時中國再將矛頭對準了韓國,無疑是在美韓關系間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彈。
中國的這一舉措,不僅使得美國的企業(yè)陷入困境,也讓韓國面臨兩難的抉擇。
如果屈從于中國,將避免自己國內制造業(yè)受沖擊;而如果選擇鐵桿盟友美國,那韓國的稀土來源將受阻,成本將上升到無法承受的地步。

中國商務部表示,對稀土產品實施出口管制,是為了維護國家安全并履行國際義務。
而這種長臂管轄的策略,無疑是對美國長期以來以同樣方式限制中國的一種反擊。
稀土元素被譽為現代工業(yè)的維生素,在智能手機、電動汽車、風力渦輪機、AI芯片等工業(yè)領域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中國暫停稀土出口的威力,立竿見影。
2010年由于與日本的爭端,中國曾停止對日稀土出口,導致日本汽車和電子制造業(yè)瞬間陷入停滯,這次歷史或將重演在韓國身上。

目前韓國企業(yè)已經開始擔憂。涉足電力變壓器、電池、航空航天等領域的公司都依賴中國的稀土材料。
若遭遇斷供,他們的生產線甚至會陷入癱瘓狀態(tài)。無論是與中國合作,還是繼續(xù)支持美國,韓國都會面臨極大的挑戰(zhàn)。
美國媒體分析認為,中國的稀土剪不斷理還亂,美國也不可避免地墮入了被動境地。
雖然美國原來儲備了一定量的稀土,但絕對滿足不了國防和高科技產業(yè)的長期需求。
諾維恩等美國公司雖然具備一定的生產能力,但遠遠不足以替代中國的龐大產能。

與此同時全球其他國家也在奮力尋找稀土來源但收效甚微。
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地雖有稀土礦產,卻因技術限制和環(huán)保壓力,短期內難以形成規(guī)模化生產。
世界各國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中國在稀土領域處于霸權地位,即使設法開采,也無法繞過中國的加工與制造瓶頸。
面對這樣的局面,特朗普政府一改先前的強硬態(tài)度,甚至在公開場合表示愿意與中國展開談判,以達成更為友好的協議。
這種態(tài)度轉變顯然是中國稀土戰(zhàn)略施壓下的直接結果。
沒有中國的稀土供應,美國多領域的發(fā)展將不可避免地受到嚴重影響,這正是中國的底氣所在。

在這場商業(yè)博弈中,狼煙四起,沒有國家能夠獨善其身。
西方國家需要重新審視自己的供應鏈,制定新的策略,盡管這需要時間和智慧。
與此同時,這也警示全球,經濟全球化既是協作也是競爭,任何單方面的制約和打壓,都可能引火燒身。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