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jīng)APP獲悉,光大證券發(fā)布研報稱,近期國內(nèi)外金價創(chuàng)新高后有所回落,2025年4月22日,SHFE黃金收盤價831.4元/g、倫敦金現(xiàn)3433.6美元/盎司,均創(chuàng)歷史新高。截至4月23日,SHFE黃金收盤價784元/g,倫敦金現(xiàn)3263美元/盎司,較前日下跌5.7%和5%。短期受貿(mào)易沖突緩和的影響,金價有所回調(diào),但黃金上漲邏輯并未發(fā)生變化,繼續(xù)看好金價和黃金股,關注業(yè)績彈性較大股票。

光大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美元信用弱化,黃金的貨幣屬性增強

2025年4月2日,美國提出對所有貿(mào)易伙伴征收“對等關稅”以后,美股下跌、美債收益率上漲的同時,流動性最好的避險資產(chǎn)美元卻在貶值。這與2018年中美貿(mào)易沖突表現(xiàn)的美債收益率提升、美元同步升值有明顯不同。該行認為主要是因為此次美國針對全部貿(mào)易伙伴的貿(mào)易沖突對美元信用體系造成了部分沖擊,美元資產(chǎn)被拋售所致。在未能形成新的全球貨幣體系背景下,黃金的貨幣屬性將持續(xù)抬升,黃金配置需求將顯著增長。

配置與投資需求增長,亞洲黃金ETF在4月加速增持

自2024年5月以來,黃金配置與投資需求增長明顯。截至2025年3月末,全球黃金ETF持倉量約3445.3噸,較2024年4月底增加365.6噸,增幅達12%;而2025Q1合計增持226噸,占前述增量的62%,2025年以來有加速跡象。亞洲黃金ETF增持量在4月顯著加速,以4月18日當周為例,亞洲黃金ETF合計增持15.8噸,占當周全球增持量33.4噸的47%;而亞洲黃金ETF在3月合計增持9.5噸。

全球央行長周期增持有望延續(xù)

在地緣政治影響、去美元化和全球經(jīng)濟不確定性的大背景下,全球央行增持黃金意愿較強。中國央行自2024年11月重新開始增持,截至2025年3月底月度增持量分別為5.1、10.6、5.1、5.1和2.9噸。自2022年1月-2025年3月,全球央行增持量中,中國增持355.6噸,波蘭249噸,土耳其231.5噸,印度131.4噸,新加坡66噸,伊拉克66噸,卡塔爾57噸,埃及47噸,捷克44噸,約旦29噸,中國約占增持量的26%。

黃金股和金價的背離與修復

金價和黃金股的背離近兩年來多次出現(xiàn),均出現(xiàn)在金價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之后的橫盤震蕩時間。主要原因為金價新高橫盤震蕩之后,市場對于金價高位的可持續(xù)性存在疑慮;且商品價格處于歷史新高時,權益市場容易出現(xiàn)“搶跑”現(xiàn)象。如2023年6月、2024年1月、2024年9月、2025年2月等時間都出現(xiàn)過金價橫盤黃金股下跌情形,但隨著金價在上述時間之后的繼續(xù)上漲,黃金股通過大幅上漲與金價的關系實現(xiàn)了修復。

風險提示:全球央行增持不及預期風險;貿(mào)易沖突緩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