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日報消息,4月21日,美國副總統萬斯抵達印度開啟4天的正式訪問。當天,萬斯即與印度總理莫迪進行了會晤,研商經濟、貿易和地緣政治等議題。

美國關稅政策席卷全球,中美貿易戰(zhàn)不斷升級、全球貿易和產業(yè)鏈面臨深度重塑的敏感時刻,特朗普派萬斯訪問印度,充分暴露了他試圖通過深化美印戰(zhàn)略關系,遏制打壓中國的險惡用心。對印度而言,作為有強烈區(qū)域主導意識的地區(qū)大國,印度非常擅長游走于中美俄等主要大國之間,采取“縱橫捭闔”的策略,實現本國戰(zhàn)略利益最大化。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萬斯(資料圖)

“作為(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副手,萬斯的訪問會貫徹特朗普的意圖和政策。尤其考慮到,特朗普今年剛上臺莫迪就訪美并達成一些協議。”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南亞研究中心主任劉宗義對澎湃新聞表示,特朗普發(fā)起關稅戰(zhàn)以來,印度對美姿態(tài)很明確,希望獲得網開一面;

美國是印度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國,雙邊貿易額在美國2023至2024財年超過1180億美元,其中印度順差超過320億美元。特朗普一直對美印之間的“不平衡貿易”感到不滿,威脅要對印度征關稅。英國路透社稱,特朗普上臺后,印度急于向美國示好。在今年2月莫迪訪美之前,印度就已對采取了降低關稅等措施。訪問期間,作為特朗普上任后首批訪美的外國領導人,莫迪又承諾,愿意削減一半以上美國商品的關稅,此外,印度還承諾將購買更多的美國商品和武器。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中國鋼材生產(資料圖)

印度政府決定,自4月21日起的200天內,將對進口的部分鋼鐵制品征收12%的臨時關稅,以保護本土的鋼鐵業(yè),“抑制來自中國和其他地區(qū)的廉價進口鋼鐵激增”。

印度鋼鐵企業(yè)此前一直要求政府提高進口關稅。在印度鋼鐵協會提出申訴后,印度商務部下屬調查機構貿易救濟總局今年3月建議對進口鋼鐵征收為期200天的臨時關稅,該局出具的一份報告稱,該措施對于應對進口鋼鐵激增對國內產業(yè)造成的“嚴重損害和威脅”是必要的。

萬斯剛到印度,莫迪政府就對中國鋼鐵產品出手了,哪來這么巧的事?幾天之前,美媒還曾放出消息,特朗普政府正試圖脅迫他國限制與中國的經濟合作,以換取美國的關稅豁免。不過是為了趕在萬斯訪問的這個時候,借著對中國商品下手給美國投名狀,以增加自己跟美國的談判籌碼,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就在前一天,中國駐印度大使徐飛洪才剛剛提醒過印度,在美國的霸凌和霸權面前,妥協和退讓沒有出路,中印有責任反對一切形式的單邊和保護主義。

去年9月,印度財政部宣布,對從中國和越南進口的不銹鋼焊接鋼管征收12%到30%不等的關稅,為期5年。當時有專家指出,這一限制短期內可以保護印度鋼鐵企業(yè),但長期來看不利于自身的升級換代和產業(yè)發(fā)展,因為問題根本在于印度鋼鐵產業(yè)國際競爭力不足,導致企業(yè)在技術進步和加強管理方面缺乏動力。今年3月7日,我外交部長王毅在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系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時表示,中印互為重要鄰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海上貨運(資料圖)

美國拉攏印度,看似在短期內可形成對華包圍圈,但長期來看,這一策略無異于“飲鴆止渴”。印度在美中之間的搖擺立場,決定了其無法成為可靠的盟友。更危險的是,印度在高科技領域的野心,可能反噬美國。例如,印度在半導體領域的“豪賭”,一旦成功,或將對美國芯片產業(yè)構成威脅。特朗普政府需清醒認識到,印度的“墻頭草”本質不會因短期利益而改變。與印度結盟,無異于與虎謀皮。美國若繼續(xù)縱容印度的“收割者”行為,終將自食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