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話題其實早在中美關稅戰(zhàn)開啟之后,君明就想和大家聊一聊了。

只不過礙于關稅戰(zhàn)的變化太快,一直耽誤到現(xiàn)在。

在這個星球上,哪個國家的地理位置最好?

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美國。

畢竟,東西兩大洋,南北無強敵,孤立在西半球,遠離歐亞大陸歷史上的戰(zhàn)火,還坐擁大量能源,一度被外界視為是全球最好的“風水寶地”。

反觀中國,周邊鄰國眾多,還有所謂“世界第三軍事強國”。

美國呢,大平原面積達到153萬平方公里,能開墾的耕地超過了中國總和。

別說美國,就連印度的面積連我國的三分之一都沒有。

但是耕地面積比我們還多。

地理環(huán)境上,我們找不到美國那樣一望無垠的大平原。

我們的山川和丘陵極多。

美國的農(nóng)業(yè)環(huán)境極為優(yōu)越,機械化程度很高,我們的耕地往往都是碎片化的。

看到這,很多人是不是認為中國的地理環(huán)境太過惡劣?

但是今天君明就要深入聊一下這件事。

中國擁有全球最好的地理位置,這是我們不懼任何挑戰(zhàn),真正的底牌所在。

美國會失敗,絕對不是偶然。

【中國的地理位置,是真正底牌】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中國的地理位置,是真正底牌】

第一,中華文明在全球90%以上的時間中,都屬于領先全球其他文明的存在。

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的文明沒有出現(xiàn)過中斷的情況。

這一點在諸子百家的學說和論著中均能看得出來。

就拿《詩經(jīng)》來說,《詩經(jīng)》屬于文學作品,最早的文獻記載于夏朝,距今已經(jīng)超過5000年。

中華文明5000年是一部完整的、記錄詳實的歷史。

即便我們穿越到漢朝,依舊可以和漢武帝討論平定匈奴的策略。

穿越到宋朝,可以和王安石討論變法。

大家都能聽懂對方想要表達的意思,只是口音和語音有所差別而已。

但是你最多屬于外鄉(xiāng)人,而不是外國人。

這種現(xiàn)象,只存在于中國。

所以,西方世界看到的四大文明是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和中國。

注意,是中國而不是古中國。

因為中國的文化一直延續(xù)至今,堪稱是博大精深。

如今古印度河是已經(jīng)消失的文明,今天發(fā)現(xiàn)的古印度最早的文字記錄,印度人根本看不懂,甚至都無法破譯。

古印度文明在文字和語言構成上,與今天的印度完全不同。

其他文明,礙于征服者不斷出現(xiàn),文字不斷變化,自然無法讓后人看懂。

但是過去的中國一直都處于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常態(tài)中,中華文明依舊可以得到延續(xù)。

對此,誰能說中國的地理位置不好?

為什么秦皇漢武永垂史冊,為什么宋代一直被人錘?

近代中國為什么落后,而今天的中國又為何崛起?

其實讀懂了地理,就讀懂了歷史,也能看清楚未來。

第二,從地理的角度來看,四大文明的發(fā)源地均具備一個共同的條件,那就是河流。

比如說黃河流域、兩河流域、尼羅河、恒河流域,是形成四大文明的基礎。

同時還地處溫帶而非寒帶或熱帶。

還擁有地勢平坦的大平原,只有大平原才能形成千里沃野,最終產(chǎn)生密集的人口,形成規(guī)模效應。

而人們可以相互協(xié)作來修筑水利工程,糧食產(chǎn)量不斷提升之后,就會各自分工,最后就能供養(yǎng)官僚、技術人員和手工藝者。

這是產(chǎn)生文明的必要條件。

從世界地圖上來看,就算是沒有國境線,中國的輪轂也屬于清晰可見。

我們幾乎可以根據(jù)山川輪廓與河流勾勒出中國的地圖。

而整個地圖中,最引人矚目的就是中北部的一大片平坦的平原,這里就是中華文明的基礎,華北平原。

華北平原地勢平坦,河湖眾多、交通便利、千里沃野。

平原是文明的基礎,但是并不是只有平原就夠了。

平原雖然可以形成農(nóng)業(yè)文明,但是平原也會帶來災難,一望無際的大平原,毫無障礙可言。

【華北平原,適合發(fā)展農(nóng)耕文明】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華北平原,適合發(fā)展農(nóng)耕文明】

敵人可以從四面八方發(fā)起進攻。

波蘭史上為何三次被打爆?

希特勒對歐洲的閃電戰(zhàn),為什么可以從西邊一路平推,直接兵臨蘇聯(lián)城下。

德國在兩個星期內向東推進450公里,五個月就打到斯大林格勒。

而日本發(fā)動戰(zhàn)爭后,陷入了人民的汪洋大海。

當時,我國的工業(yè)基礎可以說幾乎為零。

因為德國往東都是大平原,放眼望去就是波德平原和東歐平原。

這不就是德軍裝甲部隊的天然輔助嗎?

蘇聯(lián)人也明白這一點,只有守住斯大林格勒才有勝利的希望。

否則就要退守幾百公里,在烏拉爾山脈前,才勉強可以阻擋德軍。

可是烏拉爾山脈在哪?無限接近西伯利亞。

波蘭更慘,全部都是平原。

北邊是瑞典、東邊是德國、西邊是沙俄,只有南邊才有一些山脈。

在歷史上,地處大平原的國家,幾乎就是侵略的對象。

比如說美國為何能在伊拉克直接橫推,在阿富汗奮戰(zhàn)了20年,最終灰溜溜撤軍。

為何不敢對伊朗動手?

因為伊拉克的平均海拔只有200米,幾乎沒有任何起伏。

所有的地方,美軍都可以輕松抵達。

而阿富汗高原和山地占據(jù)四分之五,伊朗更是高原國家,海拔平均在900米至1500米之間。

美國人要是真去了,那伊朗就是第二個阿富汗。

而近現(xiàn)代有坦克機械化部隊。

在古代,平原地帶的農(nóng)耕文明最怕的就是游牧民族。

這些游牧民族不會固定在一個地方生活,而是跟隨草原的水源而遷移。

當初的游牧民族,對于農(nóng)耕文明來說,就是坦克部隊。

馬的速度可以達到每小時65公里。

人的速度最快是每小時46公里。

怎么算出來的?

按照博爾特百米賽跑的成績是9秒58,假設可以持續(xù)奔跑一個小時,就是每小時46公里。

我說的是假設,不要和我說不可能。

農(nóng)耕文明需要大平原,但是在平原上,步兵面對騎兵,毫無勝算可言。

就拿印度來說,歷史上征服印度的民族,數(shù)都數(shù)不過來。

譬如雅利安人、古波斯人、大月氏人、突厥人。

其他文明也一樣,如埃及,尼羅河三角洲沒有任何天險。

北邊的敵人可以從地中海涌入埃及。

兩河流域也是如此,敵人從四面八方發(fā)起進攻。

第三,古代農(nóng)耕文明的最大痛苦就是必須在水源地生活。

但是這樣就代表著無險可守。

如今看好美國,是因為美國的綜合國力已經(jīng)達到全球第一。

這塊地盤是盎撒人搶來的,屬于殖民文化。

美洲、非洲、澳洲這些地方,均孕育不出優(yōu)秀的文明。

因為這些地方隔絕于世界,這三塊孤立的大陸無法與世界島進行交流。

導致科技樹全部被點歪了。

最根本的就是,畜牧業(yè)沒有馬、科技沒有冶鐵、運輸沒有輪子,這三大缺陷可是要了老命了。

結果就是幾百歐洲人干掉了幾萬土著人。

所以這就是西方古代文明為何延續(xù)不下去的原因所在。

也就是說,只有平原才能孕育出文明,但平原無險可守,容易形成久戰(zhàn)之地。

文明的交融才能促進發(fā)展,但很容易遭到四面圍攻。

畢竟,沒有一個民族是可以確保自己永遠不犯錯誤的。

文明有強盛的時候,必然也會有衰落的時候。

強大的文明一旦衰落,就非常容易消亡。

反而能守住的文明才能持久,因為時間永遠站在他這邊。

中國再強大,也只是90%的時間中領先全球,而不是100%。

如果守不住文明,就可能中斷。

看到這,你就會明白,中華文明能延續(xù)五千年,本身就是一個奇跡。

而中華文明的特殊之處就在于,華北平原孕育中華文明的中心。

這里同樣是開闊的平原,位于黃河中下游的沖積平原,土地肥沃,可以利用地形優(yōu)勢建立大量水利工程。

一個能夠防御外敵的文明才能長治久安,而中華文明剛開始的時候就擁有兩個優(yōu)勢。

東邊為開闊的太平洋,唯一的敵人只有倭寇。

而倭寇在很長一段時間中,根本上不了臺面。

南邊多丘陵、山地,而且湖北等地區(qū)在中華文明中長期還是澤國。

更遠一點的東南亞,被橫斷山脈、喜馬拉雅山和茂密的森林所阻斷。

也無法形成威脅。

【中國的長城,抵御游牧民族入侵】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中國的長城,抵御游牧民族入侵】

能夠威脅我國的只有北面的草原文明,以及西面的異國文明。

如馬其頓和羅馬。

就拿北邊來說,古代中華文明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就是層巒疊嶂的山脈將華北平原和游牧民族分隔開。

游牧民族根本無法騎馬翻山越嶺而來。

這兩座山脈就叫燕山和太行山,從雄才偉略的秦始皇開始,就將長城連為整體,有了這一屏障之后,就可以抵御游牧民族的侵略。

這兩座山脈所在的區(qū)域,古代成為幽云十六州。

只要拿下幽云十六州,中原王朝就可數(shù)百年長治久安,游牧民族也只能望長城興嘆。

馬過不來,人過來也沒用。

沒有馬的游牧民族,戰(zhàn)斗力將會大打折扣。

在這里就要說一下修建長城的好處,這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壯舉。

因為長城以北的地區(qū)因為氣候問題無法拓展農(nóng)耕文明,游牧民族無法剿滅干凈。

只要氣候惡劣之后,游牧民族必然會南下掠奪農(nóng)耕文明。

比如說匈奴、東胡、突厥、契丹、女真、韃靼、鮮卑、烏蘇、柔然等等,而萬里長城就是千年大計。

全球范圍內,也只有中華民族從最遠古時期就開始修水庫、建堤壩。

宋朝之所以弱,就是因為沒有幽云十六州,導致無險可守。

金人可以騎著馬沖進開封。

所以燕山和太行山是中華文明基礎持續(xù)發(fā)展的保障。

可是如果只了解華北平原還不夠,因為華北平原、關中平原和漢中平原,三塊平原構建了中華文明的基本盤。

從秦始皇開始,一統(tǒng)河山是中華兒女的永恒之夢。

為何一統(tǒng)河山的只能是秦朝?

這就需要從為何劉邦一定能打敗項羽說起。

這就涉及到了關中平原和漢中平原。

在戰(zhàn)國七雄中,六國幾乎都處于華北平原,都可以快速打敗其他國家。

自己還無險可守,敵人可以從四面八方發(fā)起進攻。

只有秦朝是個例外,秦朝地處關中平原。

關中平原是絕對的寶地,經(jīng)渭河、涇河、洛河沖積成平原。

這里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氣候溫暖,灌溉農(nóng)業(yè)自古就出名,號稱八百里秦川。

而且北面是黃土高原,背靠六盤山、南面是秦嶺,東面還有中條山。

六國想要攻打秦國,只有一條路,就是從潼關發(fā)起進攻。

只要拿不下潼關就無法進入關中平原。

此外,秦國成為諸侯前,是給周王養(yǎng)馬的,封地在隴西地區(qū)。

隴西盛產(chǎn)良駒,隴西再向北,就是中原文明的核心馬場,河套地區(qū)。

此地在漢代時期,也是漢武帝發(fā)展畜牧業(yè)的最重要地區(qū)。

所以關中平原,不僅物產(chǎn)豐富而且易守難攻,還盛產(chǎn)良駒,這就是秦朝崛起的基礎。

除了關中平原之外,還有漢中平原。

劉邦之所以選擇漢中,進而圖天下。

就是看重了漢中的地理位置。

漢中北面可以直通陳倉,也就是今天的寶雞,然后進入關中平原。

南面可以通過劍門進入四川盆地。

是連接陜西和四川的樞紐。

所以諸葛亮北伐,必須要以漢中平原為跳板,然后進攻關中平原。

而漢中北部依靠秦嶺南靠巴山,是天然的防守戰(zhàn)略要地。

劉邦定都漢中而沒有選擇巴蜀,是因為秦朝巴蜀才剛剛開發(fā),漢中物產(chǎn)比巴蜀更加豐富。

同時在漢中,進可攻退可守,憑借豐富的物產(chǎn)休養(yǎng)生息,隨時可以北上奪取關中地區(qū),再從關中地區(qū)出函谷關,進而逐鹿中原。

所以,華北平原、漢中平原、關中平原,構成為中華文明的基本版圖。

也是極具戰(zhàn)略價值的三個地區(qū),這三個地方群山環(huán)繞,易守難攻,是中原農(nóng)耕文明和草原文明的屏障。

第四,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奠定了中華民族的基本版圖,攻下河西走廊,設定了武威郡、張掖郡、酒泉郡、敦煌郡。

河西走廊是中原王朝通向西方各國唯一的通道。

可以將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進行連接。

這樣就避免了中華文明被孤立,只不過在連接世界的同時,也可能帶來敵人。

畢竟,那個時候的中華文明,有幽云十六州、三大平原作為基礎,唯一的敵人就是西方。

但是想要從西方進入中國,唯一的通道就是瓦罕走廊。

也就是如今的阿富汗地區(qū)到中國的陸地通道,北面是天山,南邊是昆侖山,這是唯一的通道。

通過瓦罕走廊之后,就是面積為33萬平方公里的塔克拉瑪干沙漠。

歷經(jīng)千難萬險之后才能進入河西走廊。

而河西走廊也屬于易守難攻,再加上漢武帝設置了武威郡、張掖郡、酒泉郡和敦煌郡、金城郡,前后呼應,可以隨時增援。

除非西方的敵人可以直接攻占五郡,才有機會進入關中平原。

這樣一來,從西漢時期,就已經(jīng)為中華文明的版圖構建了足夠安全的基礎。

也是自從西漢時期,中華文明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帝國。

沿著河西走廊可以打通中華文明和世界島的通道,不用擔心中華文明被孤立,讓歐亞非文明成為一個整體。

而河西五郡的設立,讓中華文明獲得了安全保障,我們能與世界進行交流,也不用擔心其他文明會對我們構成威脅。

同時漢武帝還擊敗匈奴,拿下河套地區(qū),這是中華文明最好的一塊寶地。

不僅可以放牧還能農(nóng)耕,讓農(nóng)耕文明獲得了極強的機動性。

而且漢武帝還設立了西域都護府,新疆從此開始成為中華文明的一部分。

正是有了秦始皇和漢武帝的基礎,中華文明的版圖才開始確定。

公元640年,李世民進一步鞏固了西北,擊敗跟隨突厥反唐的高昌麴氏王朝。

在高昌設立西洲,還于可汗浮圖城設立庭州,同年在高昌設立安西都護府。

隨后唐朝將疆域直接推進至逼近阿姆河,完全穩(wěn)定了整個西北地區(qū)。

新疆成為中華文明通向中亞和西方的樞紐。

也將在以后的未來成為亞洲的中心。

到了公元1369年,朱元璋到朱棣時代,在西藏設立了烏思藏都司、朵甘都司等軍政機構,西藏地區(qū)正式成為中華文明的一部分。

朱元璋此舉就是為了因為,西藏屬于整個亞洲的水塔,亞洲的七大河流,恒河、湄公河、印度河、薩爾溫江、伊洛瓦底江全部來自青藏高原。

如果被敵人控制,相當于掐住了長江和黃河。

西藏還是全球最高點,對于信息收集和太空發(fā)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在這個可以俯瞰整個亞洲,對南亞具有壓倒性優(yōu)勢。

這也是為何印度對該地區(qū)念念不忘的原因所在。

我們想要收拾他,直接對山下沖鋒即可,可是他卻需要翻越喜馬拉雅山。

中印邊境線到新德里,只有400公里,可是到北京有4000公里。

這就是中華文明能延續(xù)五千年的原因所在。

在漢武帝時期就奠定了絲綢之路,讓中華文明不會孤立于世界。

我們還擁有1.8萬公里的大陸海岸線。

在宋朝就擁有了國際性港口。

如今全球吞吐量最大的十大港口,我們占據(jù)七座。

【全球十大吞吐量港口,中國有七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全球十大吞吐量港口,中國有七個】

崇山峻嶺構建的天然防守戰(zhàn)略要地,再加上秦朝修建的長城,成功將北面的敵人分隔開來。

保護了中華文明的基本盤。

可以發(fā)展科技、文明和藝術。

第五,那么在現(xiàn)代,我國的地理優(yōu)勢是什么?

先說防守,任何一個文明都不可能永存于這個世界。

任何一個民族都不可能永遠不犯錯誤。

而中華文明的地理優(yōu)勢,就是永遠能保障中華民族的安全,就算是在最低點也可以觸底反彈。

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在二戰(zhàn)時期,如果蘇聯(lián)沒能守住斯大林格勒,后果將是災難性的。

除非退守到西伯利亞,因為整個烏拉爾山脈以西的地區(qū),無險可守。

但是中國可以打持久戰(zhàn),讓日寇陷入人民戰(zhàn)爭的汪洋大海。

因為中國最不缺的就是崇山峻嶺,讓日寇的機動性部隊無法發(fā)揮優(yōu)勢,只能徒步前進。

最終將日本的經(jīng)濟拖垮。

這與伊朗和以色列之間的局勢有點相似,一旦伊朗擁有核武器,只需要幾枚核武器齊射之后,以色列就完了。

但是伊朗擁有戰(zhàn)略縱深,可是與中國相比,伊朗就是弟中弟的存在。

中國的戰(zhàn)略縱深,是所有國家中最強的,也是最深不可測的存在。

中國地形的三階梯構建了無與倫比的優(yōu)勢。

甚至可以扛住超級武器的幾輪攻擊。

還有全球最復雜的氣候,從北邊的寒季到南邊的熱帶,從西邊的荒漠到東邊的季風。

我們擁有全球最為復雜的地形。

東部的平原和丘陵,中部的高原和平原,西部是高原山地以及盆地。

西南地區(qū)還有喜馬拉雅山脈,西北則是廣闊的戈壁和沙漠。

從教員時代開始的三大線建設到今天的西部振興。

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國家,能將如此復雜的環(huán)境,整合為一個整體。

這樣的戰(zhàn)略縱深,沒有任何一個強敵真正敢于和已經(jīng)工業(yè)化的中國開戰(zhàn)。

那么美國和中國的地緣環(huán)境,誰更好?

第六,從全球來看,總人口為78億。

亞洲人口為46億,占比達到58%。

非洲人口為13億,占比達到16.6%。

歐洲人口為7.8億,占比達到10%。

歐亞非的人口為66.8億,占比為85%。

美國處于孤立的美洲,該地區(qū)人口為10.8億,占比達到13%。

那么美國作為全球最強大的軍事國家,如果他可以選擇自己的地理位置,在哪里容易掌控全球?一定不是美洲。

那么它在中國的位置好,還是在美國的位置好?

如果無法回答這個問題,那就換個方法來思考這個問題。

美國的目標是掠奪全球,如果把美國換到俄羅斯的地方來,或者到東南亞的地方去,我們的壓力是變大還是變小?

或者說如果把美國換到德國或者中東去,美國對歐洲的控制將加強還是放松?

要知道,美國遠離全球國家,并不利于自己投射軍事力量,只能依靠狗腿子。

如果東亞沒有日本或者韓國的軍事基地。

美國在亞洲地區(qū)將會失去所有影響力。

美國如果在歐洲沒有英國、北約和軍事基地,在歐洲必然無法和俄羅斯掰手腕。

美國的軍事力量和影響力的強大,并不是因為它的地理環(huán)境。

甚至可以說,如果北美洲不是被殖民,這塊孤立于世界的土地都產(chǎn)生不了優(yōu)秀的文明。

美國在一戰(zhàn)和二戰(zhàn)前,如果作為常規(guī)國家,擁有最好的發(fā)展機會。

南北無強國,戰(zhàn)火打不到本土,可以安心發(fā)展并觀察機會。

可是在二戰(zhàn)之后,作為最強的軍事國家,這個地緣環(huán)境并不易于自己投射自己的影響力,因為距離世界的中心太遠了。

咱們都不需要討論美國是否衰落的問題,因為能觸底反彈的國家只有中國。

中國經(jīng)歷無數(shù)次的戰(zhàn)爭,是為了趕跑殖民者,謀求民族的自強和國家的獨立。

這樣的戰(zhàn)爭,美國作為全球精致利己主義者的家園,一次都沒有打過。

別和我提美國的獨立戰(zhàn)爭,那在中國面前就是毛毛雨。

連小孩過家家都算不上。

獨立戰(zhàn)爭是美國的走私商人抵制英國取消北美殖民地的賦稅,依靠法國趕跑了英國。

南北戰(zhàn)爭是美國資產(chǎn)階級和奴隸主之間的利益之爭。

這都比不上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大變局時代。

其他所有的戰(zhàn)爭都是為了掠奪,包括二戰(zhàn)的“納粹德國”以及日本的“法西斯”,都是美國資本扶植起來的勢力。

這樣的國家,從未體驗過為國家而戰(zhàn)。

只有為利益而戰(zhàn)。

作為資產(chǎn)階級共和政體,有錢有利益的時候搭伙過日子,沒錢的時候就是一盤散沙。

而中國在世界的東邊,優(yōu)勢是什么?

雖然我們無意和美國爭奪霸權,但是以中國的地理條件,向世界投射影響力是不是要比美國強得多?

漫長的海岸線,全球最多的深水良港,海洋貿(mào)易可以通向全球。

中國西部成為連接亞洲的樞紐,中歐班列沿途開往全球40多個國家,伴隨著中國綜合國力不斷提升之后,新疆將成為整個歐洲乃至世界的中心。

注意,并不是說我們要稱霸,我們無意取代誰和成為誰。

我們的目標是通過貿(mào)易來鏈接全球,搭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在經(jīng)濟貿(mào)易領域,我們的地理位置,更適合向全球投射自己的影響力。

第七,中美兩國,誰的地緣環(huán)境更好?

【地處北美的美國,位置并不好】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地處北美的美國,位置并不好】

如果美國不是全球霸主,是普通的發(fā)達國家或發(fā)展中國家。

地理位置是最好的,東西環(huán)海,南北無敵手。

但是作為霸主型國家,最好的地理位置必然是在世界的中心。

從世界地圖來看,中國如果定位成一個弱國,這個地理位置顯然不如美國好。

鄰居太多,強敵太多,但是君明說過了,即使在古代和近代積貧積弱之時,基于中國的地理環(huán)境和巨大的戰(zhàn)略縱深,也沒有列強敢有吞并中國的想法。

唯一狗膽包天的就是日本。

為此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就算是作為弱國,我們的地緣環(huán)境也可以托底。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中國成為全球綜合國力最強大的國家,我們擁有最好的地理位置,對全球的影響力持續(xù)而漫長。

優(yōu)勢遠勝于美國。

說到這,很多人就會提出疑問,中國能否成為綜合國力最強大的國家?

這個答案其實很清楚。

在過去五千年的歷史中,因為擁有這樣的地理環(huán)境和不斷涌現(xiàn)的蓋世英雄。

中國在過去的近50個世紀中,有48個世紀都是全球最強的國家。

現(xiàn)在我們不過是回歸到原來的位置上而已。

所以,美國從一開始選擇打壓中國,或者說制裁中國。

無論是科技戰(zhàn),還是貿(mào)易戰(zhàn),或者是關稅戰(zhàn),美國會失敗并不是偶然。

而是必然結果。

而且我國可以觸底反彈,美國做不到。

因此,我國憑借獨特的地理位置這張真正的底牌,打敗美國不過是常規(guī)操作罷了。

對此,我們不能驕傲,要保持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