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要不是我親眼看到,打死我都不信,婚禮當天,新娘竟然當場叫停婚禮,還當眾把紅包撕了,眼淚嘩嘩地直掉,那場面,別提多尷尬了。
婚禮是在我們縣城的一家酒店辦的,新郎周鵬是我表弟,新娘小靜是外地姑娘,兩人打工時認識的,感情談了快兩年。這次結(jié)婚,小靜家條件一般,但姑娘人勤快,又有禮貌,周鵬說什么都愿意娶。小靜父母雖沒多少嫁妝,但早早就表態(tài):“只要女兒幸福,咱們條件差點也認了?!?/p>
原本婚禮前兩家就商量好,婚禮上男方要包個大紅包給新娘,算是“過門禮”,也叫“上頭紅包”,約定是3萬塊,不多不少,象征著誠意和尊重。小靜也跟我說過:“我們家不圖你們什么財,就是希望我嫁得體面點?!?/p>
結(jié)果,正是這3萬塊的紅包,差點把整場婚禮給葬送了。
婚禮那天熱鬧得很,酒店里擺了二十多桌,親戚朋友來了個七七八八。新娘早早就穿好婚紗在化妝間等著,臉上笑得甜,眼里都是憧憬。我表弟穿著西裝,也神氣活現(xiàn)地在外面招呼親戚。誰都以為這一對小夫妻終于修成正果。
到了典禮儀式那會兒,主持人聲情并茂地喊:“現(xiàn)在請新郎為新娘送上過門紅包——象征著滿滿的祝福與誠意!”全場響起掌聲,我嬸子也笑著把早就準備好的紅包遞過去。
小靜接過紅包,沒急著收,笑瞇瞇地當著全場人的面把紅包封拆了,意思是給大家看看男方有多重視她——她這一舉動,其實也沒錯,很多地方的習俗就是現(xiàn)場打開看看,有個儀式感。
可封一撕開,她臉上的笑就僵住了。

一封紅色的厚紅包,外表看著挺唬人,里面卻不是鈔票,而是一沓折得整整齊齊的白紙!沒錯,一張真錢都沒有!
小靜愣了兩秒,然后把整封紅包翻了個底朝天,啥都沒有。她手有點抖,臉都黑了。
臺下一下子安靜了,有人開始竊竊私語,我當時站在旁邊都聽得臉熱。主持人也楞住了,笑場都接不上。
小靜深吸一口氣,把那封紅包高舉起來,冷冷地看著我弟:“周鵬,你不是答應我婚禮當天給紅包的嗎?這就是你說的‘嫁得風風光光’?”
我表弟明顯也有點懵,他回頭看了他媽一眼,嘴張了張,半天才擠出一句:“就……就意思意思嘛,都是一家人了,還那么計較干啥?”
小靜聽到這句,眼淚就掉下來了,手里的紅包“刷”地一下撕得稀碎:“我不是計較錢,我計較的是你們的態(tài)度!”
她的聲音帶著哭腔,但字字鏗鏘:“結(jié)婚是兩家人的事,我不圖你們家錢,也沒要豪車大房,你們連個該給的紅包都做假,這就是你們對我的尊重?我嫁過去以后,是不是連口水都得省著喝?”
我表弟傻了,臉漲得通紅,吱吱唔唔一句話說不出來。我嬸子站在一邊,臉上也掛不住了,還想狡辯:“我們家又不是養(yǎng)不起你,就是圖個省點開銷嘛。現(xiàn)在日子不好過,你爸不在了,全靠我們娘倆撐著……這點小事你也鬧,這婚還結(jié)不結(jié)了?”
小靜抹了把眼淚,擦掉妝容的一角,聲音卻越來越堅定:“不結(jié)了!婚都沒結(jié),就想著怎么糊弄我。你們家不是在結(jié)婚,是在‘買便宜貨’!”
說完,她一把拎起裙擺,頭也不回地走了,后頭她伴娘追了出去,酒店門口的旋轉(zhuǎn)門還晃了一下,人就不見了。
我表弟站在臺上,一副懵逼樣,主持人都不知道該不該繼續(xù),臺下的親戚已經(jīng)開始七嘴八舌,有人嘆氣,有人偷偷笑,還有人拿出手機開始發(fā)微信:“新娘現(xiàn)場跑了!紅包是白紙,男方太摳!”
我嬸子坐回桌前開始掏紙巾擦眼淚:“我們又不是不認這媳婦,結(jié)個婚咋就這么難?三萬塊,不是遲點也會給嗎?她至于這樣當眾撕人嗎?”
但旁邊的大姨小姑們可不慣著她,有人直接說:“她要是咬牙忍了,以后你們家是不是就得寸進尺了?婚禮上都敢糊弄人,以后還得了?”
這場婚禮最終當然黃了。小靜當天晚上就收拾行李走了,說什么也不肯再回來。她父母第二天早上就趕過來,劈頭蓋臉把我嬸子罵了一頓:“你們家是娶媳婦還是騙媳婦?”
事后才知道,是我嬸子在背后搞的鬼。她覺得3萬塊給出去“太虧”,反正人都娶進門了,做做樣子就行。她偷換了紅包,想著事后再慢慢“補上”或者干脆不了了之。結(jié)果沒想到,小靜看得那么重,直接撕破臉。
我弟后悔得要死,之后連著一個月天天去小靜住處堵人,買花買禮物,死活認錯。小靜沒見他,說得很明白:“不是因為那3萬,而是因為你們根本沒把我當回事?!?/p>
唉,這事兒過去大半年了,到現(xiàn)在我們親戚聚會都還在說:“娶媳婦不是省錢的事,是立規(guī)矩的事?!?/p>
人家姑娘不圖你家錢,就怕你心里沒她?;橐鲞@碗水要端平,一開始就歪了,以后日子咋走?這回啊,便宜是占了,媳婦是真丟了。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