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國際金價突破每盎司3500美元,國內(nèi)品牌金飾價格同步攀升至1080元/克,創(chuàng)歷史新高。這一輪黃金價格暴漲直接沖擊傳統(tǒng)婚俗中的“三金”購置成本。以一套50克的金項鏈、金手鐲、金戒指為例,2022年總價約2.65萬元,2025年飆升至5.4萬元,漲幅達103%。若選擇周大?!皞鞒邢盗小钡染房钍剑B加加工費后總價逼近7萬元,相當于一輛經(jīng)濟型轎車的價格。北京新人王希在周大福專柜看到40克素圈手鐲標價4萬元時,當場驚呼:“這哪是買三金,分明是在買代步車!”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金價上漲的背后,是多重因素的疊加。全球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升級,中東沖突與俄烏戰(zhàn)事持續(xù),黃金作為避險資產(chǎn)被資本瘋搶。中國央行連續(xù)5個月增持黃金儲備,全球央行2024年購金量超1000噸,相當于每秒購入1.5公斤黃金,進一步推高需求。此外,美國核心通脹率達4.2%,國內(nèi)CPI同比上漲2.8%,黃金成為對抗貨幣貶值的“硬通貨”。部分消費者甚至認為:“存錢不如存金,買三金等于買理財?!?/p>

面對高昂成本,備婚新人被迫調(diào)整計劃。鄭州一對情侶原計劃8萬元購置“五金”,現(xiàn)需16萬元,等同父母半年總收入,最終選擇縮減克重。社交平臺上,“三金折現(xiàn)”話題討論量激增,部分新人將預算轉(zhuǎn)為裝修基金或蜜月旅行。深圳水貝市場成為“平替天堂”,金條克價僅800元,較品牌店低30%,但居家打金存在炸金、損耗等風險。另有新人轉(zhuǎn)向租賃服務,如鄭州一對夫婦以2800元租金佩戴周生生傳承系列三金,成本僅為購買的1/6。

傳統(tǒng)婚俗與現(xiàn)實的沖突日益尖銳。山東、福建等地仍有“無三金不成婚”的舊俗,一位山東丈母娘放話:“連三金都買不起,誰敢嫁女兒?”但95后準新娘陸小姐反駁:“鎖進保險柜的黃金,不如蜜月旅行的記憶?!敝閷毱放圃噲D調(diào)和矛盾,推出5G工藝將飾品克重降低40%,卻遭長輩質(zhì)疑“不夠分量”。這場由黃金引發(fā)的婚戀經(jīng)濟學博弈,折射出年輕一代對傳統(tǒng)儀式的重新定義。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觀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