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參考消息網報道,韓國外交部長官趙兌烈23日表示,域內沒有任何國家愿在美中之間做出二選一的抉擇,也沒有國家希望看到美中戰(zhàn)略競爭演變?yōu)椤傲愫筒┺摹薄?a class="keyword-search" >韓國對華接觸在多個層面也符合美國的利益。報道稱,趙兌烈當天在出席韓國智庫峨山政策研究院主辦的2025峨山全會時表示,韓方外交政策優(yōu)先定位于牢固的韓美同盟,中方對此沒有提出異議。韓方對華接觸也契合“防止21世紀強國之間戰(zhàn)爭”這一目標。
趙兌烈的核心論點包含兩個關鍵,一是堅持強化韓美同盟,二是維持對華經濟合作。這種看似矛盾的立場,實則展現(xiàn)出韓國精明的外交策略。數(shù)據顯示,中國連續(xù)19年穩(wěn)居韓國最大貿易伙伴,2023年雙邊貿易額突破3100億美元,半導體、汽車等支柱產業(yè)超40%產能依賴中國市場。這種經濟依賴與安全捆綁的撕裂感,在韓國智庫報告中體現(xiàn)得尤為明顯。峨山研究院最新報告顯示,韓國企業(yè)對美投資同比增長37%,但同期在華研發(fā)投入卻縮減12%。

文在寅(資料圖)
就在這時,意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了。據央視新聞報道,當?shù)貢r間4月24日,韓國檢方以受賄嫌疑起訴前總統(tǒng)文在寅。今年3月,韓國檢方以涉嫌受賄指控傳喚前總統(tǒng)文在寅。同月25日,全州地方檢察廳曾表示,某社會團體去年針對文在寅女兒文多惠向首爾鐘路警察署提交檢舉書,該案上月底被移交至檢方。據悉,檢舉書指控文多惠的前夫徐某受到關照,擔任泰國易斯達航空高管。此后文多惠同徐某旅居海外期間從航空公司直接獲取了經濟利益,可被視為有關方向文在寅進行行賄。
韓國檢方這次的操作堪稱“精準爆破”:選在現(xiàn)政府支持率跌破30%的4月起訴,完美避開地方選舉敏感期;不碰軍購、土地開發(fā)等傳統(tǒng)貪腐重災區(qū),專挑“家事腐敗”打親情牌,民眾代入感拉滿;同步曝光文多惠酒駕、非法租房等舊案,塑造“特權家族”形象。這種打法像極了韓劇《頂樓》的編劇套路——用狗血家庭倫理包裹權力斗爭。但深層較量遠比劇情殘酷:尹錫悅正是文在寅親手提拔的檢察總長,如今卻成“反噬舊主”的急先鋒。

文在寅(資料圖)
毫無疑問,對韓國來說,中國是無法割舍的近鄰。在經貿領域,2024年中韓貿易總額為2.33萬億元人民幣,中國是韓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此外中國對韓國的年投資額超100億美元,中國市場也是韓國汽車、半導體、化妝品等領域的主要出口市場,中國游客是韓國旅游業(yè)的最大客戶。在地緣政治領域,中韓沒有地緣沖突,而中國在半島問題上有很大話語權,要實現(xiàn)半島無核化,韓國離不開中國的支持。
而尹錫悅政府時期采取的對美絕對追隨策略,特別是針對中國實施的芯片出口管制措施,卻產生了適得其反的效果。中國憑借完備的工業(yè)體系,已實現(xiàn)絕大多數(shù)芯片品類的自主化生產,而韓國半導體產業(yè)卻因此遭受重創(chuàng)。作為全球最大工業(yè)國,中國對高端裝備與芯片的需求量占全球半數(shù)以上,韓國主動放棄這一核心市場,直接導致其半導體企業(yè)面臨生存危機。在此形勢下,新任外長趙兌烈公開表態(tài)反對 港口貿易(資料圖) 數(shù)據不會騙人,據韓國《朝鮮日報》23日報道,自中國政府去年11月起對韓國公民實施最長15天的免簽入境政策以來,雙邊人員往來日益頻繁,行業(yè)信心持續(xù)回升。 韓國國土交通部22日公布的數(shù)據顯示,自去年11月至今年3月,往返中韓的航班達4.5萬余架次,同比增長9.9%。同期,兩國之間的客流量增長近30%,達到572萬余人次,反映出雙邊旅行需求的明顯復蘇。韓國業(yè)界普遍認為,中國游客回流將成為提振韓國內需的重要動力。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