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lián)社4月29日訊(編輯 卞純)在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對全球多國發(fā)起關稅攻勢之際,作為首批與美國開啟貿易談判的國家之一,日本和美國之間的貿易談判吸引了全球的關注。
當地時間周一,日本首席貿易談判代表、經濟再生大臣赤澤亮正表示,將在與美國的第二輪貿易談判中繼續(xù)敦促特朗普政府重新考慮針對日本的關稅措施。

當地時間16日,赤澤亮正與特朗普會面(圖/特朗普社交媒體賬號)
赤澤亮正計劃于4月30日率領日本代表團赴美展開與美國的第二輪貿易磋商。此次訪問為期三天。此前,他已于16日赴美進行美日之間的首輪貿易談判。
赤澤亮正在訪美之行前告訴記者,日本將強烈要求特朗普政府取消對日本征收的所有新關稅,這一立場不會改變。他表示,這是他的主要目標,他在這件事上不會讓步。
他還補充稱,日本不會為了換取汽車行業(yè)利益而犧牲農產品。
日本首相石破茂近日透露,特朗普表示希望將對日貿易逆差縮減至零,還強硬要求日本擴大進口美國車,并列出牛肉、大米、水產品、馬鈴薯等希望擴大對日出口的品類,要求日本取消關稅以外的限制。
赤澤亮正還表示,他正在尋求達成一項兩國都能接受的協(xié)議。他補充稱,他希望將談判轉向投資和其它經濟舉措,而不是關稅。
他表示,日本是美國最大直接投資來源國,理應被視為“特別的國家”,希望通過強調日本對美經濟的重要貢獻,推動美方采取關稅以外的替代方案。
日本政府官員堅持認為,來自日本的大規(guī)模投資為美國創(chuàng)造了就業(yè)機會。他們還表示,該國已努力減少與美國的貿易順差。
根據日本財務省近日公布的數據,2024財年,日本對美出口額和進口額均創(chuàng)新高,對美貿易實現(xiàn)約9萬億日元順差。
延伸閱讀
日本執(zhí)政黨高層兩周內三撥人馬訪華,為何說“不常見”?
最近,日本執(zhí)政黨高層頻密訪華,引發(fā)關注。
據《環(huán)球時報》消息,繼公明黨黨首齊藤鐵夫上周率團結束中國之行后,自民黨干事長森山裕于4月27日至29日率跨黨派議員代表團訪華。緊接著,公明黨前黨首山口那津男和石井啟一定于28日至30日訪問中國,日程上與森山一行還有交集。
執(zhí)政黨要員在如此短時間內“前赴后繼”訪華被認為“不常見”,背后有何原因?就中日關系而言又釋放出什么重要信號?
罕見高頻來訪
對森山裕來說,此行是他繼今年1月之后再次訪華,也是接替二階俊博出任日中友好議員聯(lián)盟會長之后首次訪華。
日中友好議員聯(lián)盟現(xiàn)由近40名日本國會議員組成。森山裕接棒后就表示希望盡早率聯(lián)盟成員訪問中國。
據悉,此次訪華的跨黨派代表團由日本6個朝野政黨的14名議員組成。
除了“團長”森山裕,還包括自民黨執(zhí)政伙伴公明黨副黨首赤羽一嘉、日本最大反對黨立憲民主黨前干事長岡田克也等。
森山裕在訪問前表示,期待此次訪華能為改善兩國關系帶來具體進展。
與森山裕幾乎同期訪華的還有公明黨前黨首山口那津男和石井啟一。
啟程前,山口那津男24日與首相石破茂在官邸會面。據山口那津男透露,石破茂鼓勵說:“廣泛交流很重要,希望努力取得成果?!?/p>
就在上周,公明黨現(xiàn)任黨首齊藤鐵夫造訪中國。據央視新聞援引外媒消息稱,齊藤此行還攜帶石破茂親筆信。

當地時間4月21日,日本公明黨黨首齊藤鐵夫(左)與首相石破茂(右)會面(圖/公明黨官網)
在復旦大學日本研究中心教授胡令遠看來,日本執(zhí)政黨對華外交如此活躍確實不多見,可從三個層面解讀背后的推動力。
首先,夯實關系改善勢頭。
系列訪問是在中日關系緩和的大背景下展開的。
自去年11月中日領導人利馬會晤同意全面推進中日戰(zhàn)略互惠關系之后,中日政界往來熱絡——
去年12月日本外相巖屋毅訪華;今年以來日本執(zhí)政黨高層相繼訪華;中國外長王毅上月訪日,時隔6年重啟中日經濟高層對話……
一連串外交互動被視為落實兩國領導人重要共識,鞏固關系改善勢頭。
正如日本輿論稱,森山裕今年二度訪華旨在促進日中關系改善,包括推進兩國領導人確認的戰(zhàn)略互惠關系,通過政黨外交能增進兩國互信。
其次,因應外部挑戰(zhàn)。
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挑起貿易戰(zhàn)并推行“極限施壓”政策,對日本經濟沖擊很大,促使日本加強與中國溝通,設法通過合作將關稅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

圖為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和日本首相石破茂(資料圖)
第三,服務國內政治。
當前,日本執(zhí)政黨在國會眾議院是少數派,外交空間受限。通過改善對華關系,既能緩解經濟壓力,還能在外交上加分,扭轉自身的政治窘境,為7月參議院選舉營造利好環(huán)境。參院選舉對石破茂穩(wěn)住執(zhí)政地位,乃至實現(xiàn)長期執(zhí)政至關重要。
胡令遠還指出,執(zhí)政黨要員密集來訪也有為石破茂訪華打前站的意味。而且,在石破茂訪華時機尚未成熟的情況下,執(zhí)政黨高層訪華不失為首腦外交的替代選項。
“自民黨主導執(zhí)政聯(lián)盟,且具有長期執(zhí)政經驗,對政府施政擁有很大影響力。利用現(xiàn)有政黨交流機制,可以很快將達成的共識轉換為政府政策?!?/p>
既務虛又務實
據日方透露,訪問期間,森山一行將與中國政要舉行會談,并考察中國先進技術。公明黨兩位前黨首計劃訪問天津,并與中方官員會晤。
談及議題,胡令遠認為,探索合作、求解問題是兩大關注點。
一是“虛實結合”,尋找合作空間。
務“虛”層面,面對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打壓,雙方可就如何協(xié)調合作、共同應對交換意見。
務“實”層面,聚焦經貿合作。
預計會重點討論如何落實和推進第六次中日經濟高層對話達成的20項重要共識。
比如,討論推動第三方市場合作、推進《區(qū)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xié)定》(RCEP)有效落實等。
雙方還可以探討具體合作項目。比如,此前豐田決定在上海建廠生產電動汽車,就被視為雙贏選擇。
胡令遠指出,數十年來,中日貿易額一直維持在3000億美元上下,與兩國經濟體量以及對外貿易總量并不匹配,中日經貿合作有很大提升空間。
二是磋商懸而未決的問題。
其中,希望中國恢復進口日本水產品是日方主要關切。外界還預計,促進人文交流也是雙方關心的話題。
森山裕本人很重視兩國年輕人的交往。他曾指出,增加青少年修學旅行等交流活動十分重要,可促進相互理解,建立正確認知。
山口那津男在訪華前透露會展開“教育文化交流”,包括計劃訪問南開大學。
機遇大于挑戰(zhàn)
2025年,中日關系以兩國時隔7年重啟執(zhí)政黨交流機制“溫暖”開篇。之后,執(zhí)政黨代表團絡繹來華,中國外長4年來首訪日本,兩國經濟高層對話機制也時隔6年重啟,持續(xù)給中日關系注入暖流。
胡令遠認為,當前中日關系可以說處于機遇大于挑戰(zhàn)的階段。
從外部環(huán)境看,美國濫施關稅擾亂全球經濟秩序,中日在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方面具有共同利益。
特別是日本,以貿易立國,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令日本經濟承壓,日本希望加強與最大貿易伙伴中國的合作抵御關稅沖擊。
從石破茂本人看,他是日本資深政治家,其形成的基本政治理念不太會輕易變化,包括為日本爭取戰(zhàn)略自主、在中美之間取得相對平衡而非對美一邊倒等。
這種“自主性”從此次石破茂回應美方關稅施壓上可見一斑。
石破茂表態(tài)稱,日本不會做重大讓步,不應將安保問題與日美關稅談判掛鉤,不打算在安保費用上對美唯命是從。
日本官員還透露,考慮到中日緊密的經貿聯(lián)系,日本將抵制美國將東京納入孤立中國的貿易聯(lián)盟的企圖。
在胡令遠看來,石破茂有心發(fā)展對華關系、推動對華合作并非出于機會主義的考量,更多是出于務實、理性的戰(zhàn)略考量。
“因此,在石破茂執(zhí)政期間,預計中日關系能夠保持相對正常、積極的發(fā)展?!?/p>
但是,兩國關系能改善到何種程度,并非由石破茂一人所能決定,將取決于美國、日本內政等因素。
胡令遠認為,相比安倍晉三、岸田文雄等前任,石破茂在外交上面臨內外壓力,受到更大限制。
外部,承受美國巨大壓力。
如果與中國走得太近,或者在安保方面不配合美國,可能會引發(fā)美國反彈。
因此,日本會謹慎行事,這意味著在安保政策上,石破茂與安倍、岸田料將一脈相承,包括視中國為威脅、加強自身防衛(wèi)能力,借助日美同盟或聯(lián)合地區(qū)國家制衡中國。
內部,面對國內政治壓力。
“目前,執(zhí)政黨在國會眾議院屬于少數派,石破茂在自民黨內也屬于少數派,兩個少數派決定了石破茂的弱勢首相地位,再加上需顧及右翼保守勢力看法,否則相位難保,這些都使其在外交上舉步維艱?!焙钸h說。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