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一記驚雷,在全球輿論場轟然炸響,誰都想不到,一直被外界稱為“懂王”的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有一天會公開認錯,就在不久前,他還大肆鼓吹貿易戰(zhàn)好打易贏,如今卻將中美之間的合作困局歸咎于自身,只能說,中國的反制措施足夠有效,正因如此,特朗普才會光速滑跪。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據美國媒體報道,4月27日,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接受采訪時表示,有人向他提議,美國可以與中國經濟脫鉤,但他不贊同,因為那樣做,將讓美國每年損失數千億美元的貿易利潤,現(xiàn)在中美已經完全不做生意了,出現(xiàn)這一局面,不是中國的錯,是他自己決策錯誤帶來的后果,不過事情很快就會有轉機。

按照特朗普的說法,他已經知道錯了,接下來還打算改正錯誤,這一幕簡直令人震驚,當初那樣盲目自信的一個人,現(xiàn)在竟然也學會了自省,或許這就是成長吧。

特朗普的自省絕非偶然,就在4月初,美國悍然掀起大規(guī)模關稅戰(zhàn),中國也是主要的受害之一,特朗普把對華關稅提高到145%,迫于無奈,中國只能對等反制,自此以后,兩國貿易合作近乎停滯。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受到高額關稅影響,中國對美出口驟減,美國對華出口也同比下滑30%,更致命的是,美國通脹率飆升至歷史高峰,從針頭線腦到家電汽車,物價全面上漲,底層民眾生活成本大幅提高,民怨也隨之沸騰,上百萬人走上街頭,要求特朗普停止胡作非為。

與此同時,特朗普承諾的制造業(yè)回流已成泡影,在金屬、農業(yè)等領域,就業(yè)崗位不增反減,正如美國商會所警告的那樣,僅半導體行業(yè)對華脫鉤,就將讓美國損失幾百上千億美元,波及10萬個就業(yè)崗位。單一領域的脫鉤,就讓美國難以承受,如果兩國真的斷絕貿易往來,不敢想象,美國經濟會出現(xiàn)怎樣的災難,可以確定的是,特朗普這場豪賭,已經成了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經典案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當美國那邊深陷通脹與供應鏈危機,中國卻展現(xiàn)出驚人的戰(zhàn)略定力。2024年,中國對美出口5426億美元,數額也不小,但是美國已經不再是中國首要的貿易伙伴,在3.6萬億美元的外貿總額中,東盟占比已升至18.7%,首次超越美國,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這種東方不亮西方亮的格局,恰是中國產業(yè)鏈深度重構的縮影。

在美國持續(xù)不斷的經濟打壓舉措下,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逆勢增長,芯片自主化率連連躍升,特斯拉上海工廠國產化率達95%,中歐班列年開行量突破3萬列,這些成就,硬生生在西方圍堵中撕開了新通道。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迄今為止,美國關稅非但未能扼殺中國,反而成為倒逼產業(yè)升級的意外推手,當“卡脖子”變成了“練肌肉”,來自霸權主義的打壓,反而加速了中國技術主權的確立。

特朗普政府曾幻想通過“關稅同盟”圍剿中國,但他卻未曾料到,經濟全球化早已編織出盤根錯節(jié)的利益網絡,美國對華太陽能板加征關稅,結果中國企業(yè)轉道東南亞出口,最終迫使美國對馬來西亞、越南等國追加“對等關稅”,這種堵東墻漏西墻的鬧劇,暴露出單邊主義的荒誕,在全球產業(yè)鏈深度融合的今天,任何脫鉤企圖,都如同抽刀斷水,只會讓操刀者自傷筋脈。

更諷刺的是,美國盟友體系也在松動。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公開呼吁歐洲擺脫美國的綁架,德法媒體曝光美軍二戰(zhàn)丑聞,削弱華盛頓的道德權威;東南亞國家拒絕在中美間選邊站,反而借機承接產業(yè)轉移、壯大自身實力,當世界看清“美國優(yōu)先”的真相,實際上是讓盟友墊背,霸權主義的號召力便如沙上城堡般輕易崩塌。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特朗普認錯,本質上是對經濟規(guī)律的妥協(xié),數據顯示,若中美投資減半,美國將損失250億美元資本利得;若完全脫鉤,美國經濟總量將每年折損幾千億美元。另一邊,中國憑借全工業(yè)門類優(yōu)勢,即便對美出口停滯,損失也控制在可承受范圍,這種不對稱的代價已然注定,美國所謂的脫鉤只能是政治噱頭,而非長期戰(zhàn)略。

更深層的啟示在于,21世紀的競爭絕非零和博弈,關稅戰(zhàn)加上科技封鎖,美國試圖用20世紀的老藥方治療21世紀的經濟病,卻忽略了兩個根本轉變,第一,中國已不是2001年剛剛加入世貿組織的跟隨者,而是作為世界第一大貿易國的規(guī)則制定者;其二,全球經濟治理正從美國獨奏轉向多極合奏,包括一帶一路倡議、金磚組織、南南合作等機制已為發(fā)展中國家提供全新選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特朗普的自省,恰似潮水退去時裸露的礁石,讓世人看清霸權主義的虛妄與合作的必然,對于美國來說,這個教訓非常昂貴,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美國本應成為全球貿易的穩(wěn)定器,但在特朗普的胡亂操作下,美國反而成了最大的不穩(wěn)定因素,不管他接下來如何縫補過失,世界各國都很難再次信任美國。

當美國民眾為高額關稅買單時,當德國車企為失去中國市場哀嘆時,當東南亞國家拒絕成為博弈棋子時,歷史早已寫下了判決書,封閉導致衰退,對抗孕育危機,唯有在競爭中尋找共同利益,在博弈中建立新型平衡,才能走出雙輸的困局。

今天的中國,用稀土管制反制科技封鎖,用內需市場消化外部沖擊,用多邊合作破解圍堵鏈條,正在書寫一部對抗霸權主義的教科書,而美國的困境則警示世人,任何試圖逆全球化而動的勢力,都將被時代巨輪碾碎。當霸權主義遇上多極化的浪潮,當單邊思維撞上全球化的鐵壁,歷史的天平終將傾向理性與共贏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