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美國突然扛起“對等關稅”的武器無差別橫掃全球,引發(fā)世界震蕩,中國和美國無疑是這場博弈中的兩大陣營。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面對美國的重拳出擊,中國也回以重拳,但轉頭才發(fā)現(xiàn)身后空無一人,既要面臨美國的戰(zhàn)略絞殺,又要被迫在孤立無援中尋找破局之道,中國該如何是好?

事實顯而易見的是,國際政治的鐵律永遠不會改變——在世界這個巨大的生意場上,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關稅游戲

美國不是第一次玩關稅游戲了,但這次顯得尤其不一樣,特朗普大手一揮,將關稅政策的重磅炸彈投向世界,主要就是要對所有貿易伙伴征收10%的“基準關稅”,特別針對中國揚言將逐步提升至125%。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美國的針對性和目的性都很明顯,分明是打著“公平貿易”的旗號維護美國霸權,既要通過關稅壁壘迫使制造業(yè)回流遏制中國,又要重新拿回屬于美國在世界上的話語權。

這種任意妄為必然引發(fā)世界各國嘩然,隨之而來就是各國的譴責和抵制,表示也要對美國加征關稅,我國也不例外,反制手段強硬、快速讓美國意想不到。

但是,關稅政策生效僅72小時,特朗普突然宣布對“大部分國家”暫緩征稅90天,這招經典的胡蘿卜加大棒把各國戲耍了一番,也瞬間分化了國際陣營。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只有在動蕩的時候才能看出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小心思,這一番折騰各國明顯呈現(xiàn)出三種截然不同的應對模式,有的國家直接妥協(xié)退讓以換取豁免,有的國家采取強硬反制措施,而有的國家則作壁上觀。

歐盟更像是上頭之后冷靜下來一樣,在暫緩征稅聲明發(fā)布后一天之內就撤回了報復性關稅的決定,并主動派團赴美談判,這種變臉的背后實際上是有些無奈的,歐盟對于美國市場太過于依賴,與其說歐盟選擇美國,不如說選擇了維持現(xiàn)狀,就是最好的保底方式。

東盟則選擇集體妥協(xié),越南不僅放棄反制,反而宣布無條件開放市場,馬來西亞、泰國等國緊隨其后,與美國火速簽署臨時關稅豁免協(xié)議,試圖在中美夾縫中撈一筆紅利。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印度這個長期標榜不結盟的國家在美國關稅戰(zhàn)中卻顯得十分心急,莫迪公開宣稱印度可以替代中國出口,他們認為與其與中國共擔風險,不如借美國之手謀取私利。

而那些小一點的國家則是兩邊都不想得罪,它們既需要中國的投資和市場,又擔心卷入中美對抗的旋渦。

作為中國最好的合作伙伴,普京則在關稅戰(zhàn)中保持絕對中立,一方面是因為中國是能源出口的根基大國,而另一方面俄羅斯深知美國的霸權根基未動,且俄烏沖突還未定局,現(xiàn)在任何明確站隊都可能引火燒身。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即便是日本、韓國等美國盟友,也在這場博弈中展現(xiàn)出精致的利己主義,日本在汽車關稅問題上與美國達成秘密豁免,還試圖承接中國被制裁的產業(yè)鏈,韓國則在存儲芯片出口上與美國達成默契,對中國實施技術封鎖,這一切都暴露出他們依附強者、打壓競爭者的小國心態(tài)。

經過這一遭可以清楚地看出,以美國為核心所編織的霸權網絡至今仍有巨大的影響力,無論是北約盟友還是日韓澳等國家,不僅在安全上依賴美軍保護,在經濟上融入美元體系,甚至在價值觀上也認同西方中心論。

這種深度綁定讓這些國家形成了“慣性下跪”,既然離不開,那就只能受著,所以就造成可笑的一面,即便美國揮舞關稅大棒,歐盟也會在權衡后選擇妥協(xié)。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更關鍵的是,西方媒體長期散播“中國威脅論”,很多人對中國還是持負面看法,政府很難逆勢而為,更有甚者,這種選邊站還有跟風的趨勢,有的國家并不是因為認同美國政策,而是害怕被排除在西方國家主導的所謂朋友圈之外。

中國堅持“不結盟”政策好處是避免了盟友義務的束縛,但也導致缺乏戰(zhàn)略伙伴的支撐,當世界都在抱團取暖、投機取巧,面對沒有朋友的絕境,中國應該如何是好?

走出一條全新道路

這倒逼中國走出一條新路,不依賴盟友,而是通過“一帶一路”與152個國家共建項目,用高鐵、港口等實在合作的形態(tài)實現(xiàn)利益捆綁。實際上中國只能靠自己,從來也只有靠自己,既然沒有朋友,那么就壯大自身,讓別人不得不來交朋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目前來看已經有初步成效,僅2024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就突破50萬億元,已經逐步降低了對外部市場的依賴,同時通過中老鐵路、雅萬高鐵等項目。

我們已經將產業(yè)鏈向東南亞延伸,芯片、半導體也在逐漸實現(xiàn)技術去依附,不僅削弱了美國制裁的威力,更吸引了國際市場的關注,例如荷蘭,盡管受到美國施壓,也不愿放棄每年80億歐元的市場蛋糕。

當特朗普在2025年4月將關稅推至245%時,中國商務部僅用八字回應:“奉陪到底,不予置評?!?/p>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種冷靜背后是實力的根本性變化,中國對美出口占比從2018年的19%降至2025年的9%,而東盟、金磚國家份額提升至43%美國商會報告坦言:“維持關稅將使美國GDP損失2.3%,85萬人失業(yè),而中國通過“一帶一路”新增貿易伙伴37國。

近年來我們在外交領域也開始逐漸放棄尋找盟友的思維,而是共贏、合作,這種不結盟而結伴的策略,雖無法短期內改變孤立處境,但只要抓住國家的經濟命脈,還怕長期博弈打不了持久戰(zhàn)嗎。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新興大國的崛起必然伴隨剝奪和分化,中國面臨的挑戰(zhàn)不僅是關稅或技術封鎖,更是如何在無友可依的現(xiàn)實中,構建可持續(xù)的發(fā)展模式,走出一條自己的道路,至于這條道路上現(xiàn)在有沒有人不重要,以后總會有人的。

真正的朋友從來不是靠手段爭取來的,而是通過自身的強大與包容,讓世界自愿選擇同行,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中,中國的勝利不在于擊敗多少對手,而在于把握住發(fā)展的主動權,為人類文明提供一種新可能。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當越來越多國家發(fā)現(xiàn),與中國合作能帶來實實在在的發(fā)展,而非被迫選邊站隊時,所謂的孤立自然會不攻自破。當硝煙散盡時,世界清晰地看到:最大成果不是中國的勝利,而是全球化浪潮中,沒有任何國家能夠再將中國排除在外。

由于平臺規(guī)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后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
參考資料:美國加征關稅將對中美貿易造成多大影響?海關總署回應——封面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