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由中國寓言文學研究會指導,中國寓言文學研究會閃小說專業(yè)委員會主辦,連云港市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和連云港市贛榆區(qū)文聯承辦、相關協(xié)會、江蘇有線贛榆分公司等企業(yè)聯辦的“新大眾文藝浪潮中的閃小說研討會”在連云港市贛榆區(qū)成功舉行。中國寓言文學研究會會長孫建江、副會長兼秘書長余途,著名文學評論家、嶺南師范學院教授劉海濤等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與連云港市文聯副主席、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主席孔灝等當地的文藝評論家共40余人出席會議。


研討會由中國寓言文學研究會閃小說專委會主任程思良主持。連云港市的相關承辦、協(xié)辦方代表連云港市文聯副主席、市評協(xié)主席孔灝先生,江蘇有線贛榆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韓寶東先生,連云港市贛榆區(qū)文聯三級主任科員張進先生,連云港徐福酒廠廠長孫國銀先生致詞。




孫建江先生發(fā)表講話,他指出:新大眾文藝是當下方興未艾的文藝浪潮。人民性是新大眾文藝的根本屬性。新大眾文藝大抵有這么幾個維度特質:一是對象的大眾性;二是審美的普適性;三是閱讀的接受性;四是空間拓展的交融性。而大眾性、普適性、接受性、交融性恰恰也是閃小說的特點。因此,本次研討確定的主題“新大眾文藝浪潮中的閃小說”,既是一種創(chuàng)作現象,也是一次新大眾文藝和閃小說的無縫對接。

余途先生在講話中滿懷深情地回顧中國閃小說的發(fā)展史和對閃小說難以割舍的情懷,他強調:閃小說既是當代的,也是古代的;既是中國的,也是外國的;既是專家的,也是大眾的。中國閃小說經過當代作家、學者及廣大愛好者等的倡導、推動及實踐,在當代取得了廣泛的成績,是主流文學中具有大眾文化特征的一部分。在文體發(fā)展過程中,運用理論工具系統(tǒng)研究閃小說的歷史、特征和發(fā)展,有利于提升閃小說的思想品質,堅持閃小說的文學屬性,促進閃小說高質量持久發(fā)展。

劉海濤先生以《媒體革命與文體嬗變——新大眾文藝視域下的閃小說》為題,作主旨發(fā)言。他剴切地指出閃小說作為新大眾文藝的典型代表,兼具新大眾文藝的內涵與外延。它誕生于新時代、新技術和新媒體的時代背景之下,專為廣大人民群眾創(chuàng)作、傳播與賞讀。其內容能夠反映人民群眾的情緒情感與思想理想,借助全媒體傳播,具有廣泛的影響力,是一種具有類型化、風格化特點的精短小說新文體。它的出現打破了文學創(chuàng)作的壁壘,讓曾經高高在上的文學回歸大眾。如今,幾乎全民皆可參與閃小說的創(chuàng)作與欣賞,人民大眾的日常生活能夠轉化為文學藝術,進而回饋大眾,供其開展文學審美活動。
在隨后的研討交流中,程思良、石飛、王平中、吳躍建、滿震、張玉梅、于洋、滕敦太等專家學者紛紛發(fā)言,從閃小說的文學性大眾性時代性、媒介融合語境下的傳播機制重構、“閃小說+”的破圈與出界、閃小說的社會鏡像功能與價值引導機制、閃小說的發(fā)展態(tài)勢與困境及突破等多個維度,進行熱烈的交流研討。

本次新大眾文藝浪潮中的閃小說研討會,時間雖然不長,內容卻豐富。既有理論高度又有實踐深度,具有指導性和針對性,是一次樹旗幟、定方向、做引領的會議。 研討會后,與會人員還赴連云港西石溝黑林谷作家村、連云港市黑林谷文藝家之家,舉行“中國寓言文學研究會閃小說專業(yè)委員會創(chuàng)作基地”掛牌儀式。
(程思良)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