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學生,在自己的國家,自己的校園里,被外籍學生圍毆,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

4月23日晚,江西理工大學健身房內(nèi),學生小李正在健身,使用著一具健身器材。

他在一組動作做完后,剛到旁邊放松一下肌肉,旁邊一高個子的外籍學生過來,直接占用了健身器材。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小李本著溝通的態(tài)度,過去跟對方講,自己還沒有用完。

可對方對他不屑一顧,竟然說:“請用英語跟我講(他說的也是英文)?!?/p>

小李覺得郁悶,這里是中國,你來中國留學,自然要學習漢語,我為什么要用英語?

見對方不配合,小李也生氣了,直接把腿伸過去,開始使用健身器材,并說了句:“走開!”

那個外籍學生并沒有走開,而是站在那里玩手機,小李見對方不再爭,反倒有一些不好意思,就主動表示,可以一起使用健身器材。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他以為自己的善意,可以消弭隔閡,怎么也沒想到,當他走出健身房的時候,好幾個外籍學生攔住了他的去路。

小李這才知道,對方不是在玩手機,而是在搖人。

為了避免沖突,他趕緊解釋,見其中一個留學生中文口語好,就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說了一遍。

誰知,對方根本不跟他講理。

其中一人突然對他揮拳,小李能清晰地感覺到,對方手上戴著金屬戒指,一拳砸在小李顴骨上,鮮血瞬間涌出。

那個跟他搶健身器材的留學生,原來會說中文,并且還用中文當面罵他,一直在罵。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小李試圖報警,手機卻被搶走,屏幕直接被摔碎。

還有2個人抓住他胳膊,讓他無法動彈,另一個人繼續(xù)揮拳打他,拳腳如雨點般落下,他很快就失去了意識。

等他再次醒來時,人已經(jīng)在醫(yī)院了,醫(yī)生正在為他檢查,勸他不要情緒激動。

由于傷口比較長,小李臉上縫了6針,還有好幾處破皮的傷口,用紗布覆蓋著,基本上算毀容了。

害怕父母擔心,他也不敢打電話告訴父母,只想等事情有了結果后再說。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小李心里很難受,實在想不通自己到底做錯了什么,心情平靜后,就把自己的經(jīng)歷寫下來,發(fā)到網(wǎng)上,讓大家?guī)妥约涸u評理。

一石激起千層浪,很多人站出來為他發(fā)聲,要求學校給他一個公道。

這件事出來后,學校也沒有怠慢,很快就表態(tài),不會偏袒任何一方,會秉公處理。

然而,有網(wǎng)友不理解,事情很明朗,這個時候應該嚴肅處理施暴方才對,你說的不偏袒,其實已經(jīng)在偏袒。

有校友透露,學校對留學生的待遇太好了。

比如宿舍樓,留學生可以24小時不斷電,還有雙人床,學費更低,卻還有高額獎學金。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同樣都是學生,憑什么要區(qū)別對待呢?

這件事看似爭健身器材的小事,其實是引人深思的大事。

小李被7個外籍學生打,明明是被動的一方,為什么不敢還手?圍觀的人為什么不敢上前幫他?

說到底,還是“互毆”這個紅線,已經(jīng)禁錮住了很多人的思想。

雙方吵鬧,哪怕是對方先動手,你只要還手,就很容易被判互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現(xiàn)在的學生大多不想惹事,遇到事情處理方式也簡單,就是讓工作人員來給自己評評理,討一個公道。

可當你遇到不講理的人,對方人多勢眾,這種情況下,你越是不反擊,就越容易吃虧。

至于圍觀者,很多人不敢上前阻攔的原因,無非是這些留學生的身份,害怕事情升級。

我們國人真的很善良,千百年來一直秉承著來者是客,海納百川,也在遇到事情的時候,不自覺就退讓了。

可我們要想啊,如果連自己的孩子都保護不了,那么所謂的熱情待客又有什么意義?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人與人之間是公平的,既然有公平的前提,那么不管誰犯了錯,都要受到懲罰才對。

要是這件事處理不好,不知道會寒了多少人的心。

小李的訴求也很堅決,他絕不和解,對方故意打人已經(jīng)觸碰法律底線,如果只是遣返,他寧可退學也要討個公道。

據(jù)知情者透露,打人的留學生已經(jīng)被抓,事情還在進一步調(diào)查中。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之所以要說這件事,是想談一談公平。

公平不是對自我的要求,而是不給任何人特權,讓所有人都遵守同一套規(guī)則。

打在小李臉上的拳頭,猶如打在每一個父母的心口,我們養(yǎng)育孩子,從小就教育不要惹事,但也不該忘了后半句,那就是不怕事。

如果真有人欺負了咱孩子,咱也必須教會孩子反擊,挺直脊梁,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