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來自35歲羅玉的真實(shí)經(jīng)歷講述:吃虧是福,但一直吃虧就是傻。
就當(dāng)我還在發(fā)愁五一去哪里玩的時候,小姑子的電話就打了進(jìn)來。
我一接通電話,小姑子就熱情地說:嫂子,我和我小哥兩家人,五一去你家玩,你可千萬不要出遠(yuǎn)門。
我一聽就馬上皺起了眉頭,這已經(jīng)是小姑子第幾次提前給我打電話,把我的假期給安排得明明白白了。
每次大型節(jié)假日,小叔子小姑子就借著探望老人的名義來我家團(tuán)聚,一聚就是好幾天。
假期放幾天,他們就聚幾天,而這幾天里的吃喝玩樂全都指望著我一個人。

02
自從前年,公公婆婆在小叔子家住不下去,鬧著要來我家養(yǎng)老之后,我的生活就再也沒有了平靜。
老公是老大,底下還有個弟弟和妹妹。
公婆一直念叨著舉全家之力供老公讀書上學(xué)了,老公如今有出息了,應(yīng)該要回饋全家人。
于是,婚前老公的工資要補(bǔ)貼父母,要補(bǔ)貼弟弟妹妹。
婚后老公雖然收斂了一些,但每次小叔子買啥大件,他依舊伸以援手,幾萬幾萬地給。
公婆一邊夸著老公孝順,一邊卻又住在小叔子家?guī)退麄凁B(yǎng)大了兩個孩子。
至于我的孩子,公婆只帶了半年就躲到了小叔子家,從此就在小叔子家住了下來,輕易不挪窩。

03
直到小叔子的兩個孩子接連長大,公婆才又再次提出:按照老家的習(xí)俗,父母是要跟著長子養(yǎng)老的。
公婆這樣說,作為孝子的老公,自然也沒有反對。至于我,也不好拂了了老公的面子,只能妥協(xié)。
自從公公婆婆來了我們家之后,我家的節(jié)假日就異常熱鬧。
還沒到假期呢,不是小姑子就是小叔子就開始輪流提前給我打電話,讓我在家等著他們來。
他們來就來吧,看在老人和老公的份上,我也就忍了。
結(jié)果,人多是非多,果然是不錯的。
買菜做飯的時候,沒人搭把手。上桌吃飯時,卻人人挑三揀四,不是嫌肉太肥,沒海鮮,就是嫌棄菜鹽放少了,淡了。
大人折騰完,又輪到小孩子折騰,每家兩個孩子,加起來就6個孩子了。
家里整天吵吵鬧鬧,跑來跑去,沒少被樓下鄰居投訴。

04
伺候了他們一家人幾個假期之后,我就不肯再伺候了。
沒人出錢也就算了,連出力也沒有,全都指望我一個人,仿佛我是他們家的免費(fèi)保姆。
我也曾跟老公提出,三家輪流做客聚餐??衫瞎珔s很是為難,說爸媽在咱家,怎么好把人拒之門外?
我也跟小叔子小姑子提出,要么三家AA制,要么出去吃飯。
結(jié)果婆婆說,我作為大嫂,一點(diǎn)也不大氣,弟弟妹妹來家里聚會還要人家掏錢。
婆婆說得輕松,我一個人每天忙活14口人的飯菜,還要貼心安排戶外活動和游玩。
結(jié)果大家一到掏錢,就紛紛避開。不是尿遁,就是打電話。
一次兩次我也就忍了,次數(shù)多了,我就不愿意了。誰的錢也不是大風(fēng)刮來的,憑什么就得逮著我這個羊毛薅?

05
五一之前,我早早跟老公商量,今年要么輪流,要么各過各的,誰想念公婆就把人接過去住幾天,住膩了再把人送回來。
老公本來也同意了,還興致勃勃地跟我討論起五一去哪里旅游走一走,帶孩子們見見世面。
結(jié)果小姑子電話一來,老公又心軟了,又軟磨硬泡勸我:節(jié)假日人多酒店貴,還不如待在家里吃吃喝喝舒服。
我沒有接話,兩個孩子年年被困在家里,早就盼著出門玩一玩,結(jié)果現(xiàn)在老公又出爾反爾,孩子該有多失望。
我沒有理會他,老公不出門,那就待在家里接待他的弟弟妹妹吧,反正誰的親戚誰管。
我很快就給自己和兩個孩子買了車票,準(zhǔn)備去青島看看海。
兩個孩子早就鬧著要去海邊玩了,可礙于老公的好面子和打腫臉充胖子,我們一直未能成行。

06
見我果真買了車票,還開始收拾行李,老公一下子就慌了:你走了,誰伺候我們一大家人?我不會做飯,你總不能讓我60多歲的老母親還要買菜做飯伺候一家人吧?
我不置可否,總不能這個家就只有我會做飯吧。婆婆年紀(jì)大了,身體不好,但弟媳婦和小姑子總會下廚做飯吧。再不濟(jì),小區(qū)樓下不還有飯店嗎?
每次來我家,一個個都是葛優(yōu)躺,等著我伺候,儼然一副度假的姿態(tài),誰見誰來氣。
婆婆聽聞我要臨陣脫逃,頓時也著急了:作為長嫂,你要心胸寬廣一些,別老跟弟弟妹妹一般計較。
任由老公如何勸說,我都不打算再留在家。哪怕就在附近走一走,都好過在家里等著伺候別人。
對于沒有邊界感,也沒有眼力見的親戚,你越是慣著,別人就越是得寸進(jìn)尺。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