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本文為新經濟學家智庫專稿,轉載請注明來源。
本賬號接受投稿,投稿郵箱:jingjixuejiaquan@126.com
中國下調離境退稅起退點,優(yōu)化政策助力擴大入境消費
徐馳
中泰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
近日,中國商務部與財政部等六部門聯(lián)合發(fā)布了關于進一步優(yōu)化離境退稅政策的通知。該政策分為三大部分,涵蓋了退稅商店布局優(yōu)化、退稅商品供給豐富以及退稅支付服務提升等方面,提出了八條具體措施。政策的核心在于通過下調退稅起點、擴大退稅商店的覆蓋面、提升商品和支付服務的質量,進一步激發(fā)境外旅客的消費需求,并推動國內消費升級。
此次政策的核心措施是將境外旅客同日同店購買退稅物品金額的退稅起點從500元人民幣大幅下調至200元人民幣,同時提高了現(xiàn)金退稅限額至2萬元人民幣。除此之外,政策還鼓勵在更多的旅游景區(qū)、商圈、機場等區(qū)域增設退稅商店,推動退稅商品多樣化,提升支付方式的靈活性。
這一政策意在優(yōu)化境外旅客的購物退稅體驗,進一步提升中國市場的吸引力,為國內經濟注入更多活力,尤其是在全球消費復蘇的大背景下。本文將深度解析這一政策的關鍵影響及其可能帶來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政策背景:推動入境消費與優(yōu)化購物體驗促進國內消費發(fā)展
自2023年以來我國經濟面臨需求不足的問題,國內商品結構性產能過剩問題顯現(xiàn),造成國內經濟價格壓力較大。4月2日特朗普推出“對等關稅”政策,宣布對所有進口商品征收10%的基礎關稅,同時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個國家施加更高關稅,使得我國外貿環(huán)境持續(xù)承壓。在投資回報率持續(xù)下滑,以及出口遭遇重大不確定性的當下,我國經濟增長模式將更加依賴國內消費支持。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我國政府工作任務之首即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其中,境外旅客來華旅游與消費或成為我國經濟需求的一大增長點。
長期以來,境外旅客在中國購買商品時的退稅政策,一直是國內外游客購物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早在2015年,我國就全面推出了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政策,但退稅起點較高,且退稅方式相對復雜,限制了一部分低消費群體的參與。2023年和2024年,國家不斷加強對退稅政策的優(yōu)化,尤其是在鼓勵入境消費和提升旅游體驗方面。此次政策的調整意在優(yōu)化境外旅客的購物退稅體驗,進一步提升中國市場的吸引力,為國內經濟注入更多活力。
政策核心:下調起退點,擴大退稅范圍
本次政策核心之一在于離境退稅的起退點從之前的500元人民幣大幅下調至200元人民幣。過去,高門檻的退稅起點往往限制了小額購物的游客參與退稅的意愿。下調退稅起點能夠顯著降低退稅門檻有助于吸引更多小額購物的境外游客參與退稅,進一步擴大退稅政策的適用范圍。
此外,本次退稅的方式也更加靈活和便捷?,F(xiàn)金退稅限額上調至2萬元人民幣,符合條件的消費者無論購買商品金額大小,都能享受靈活的退稅服務。同時,退稅方式的多樣化(包括現(xiàn)金、銀行轉賬等)為不同需求的境外旅客提供了更多選擇,極大地提升了用戶體驗。
退稅商店布局優(yōu)化,提升消費者體驗
本次政策還提出鼓勵各地區(qū)在大型商圈、步行街、旅游景區(qū)、度假區(qū)、文博場所、機場、客運港口、酒店等增設退稅商店,擴大退稅商店覆蓋面。這一舉措旨在將退稅服務從傳統(tǒng)的大型購物中心擴展到旅游熱點區(qū)域,極大地提升離境消費者購物退稅便利性,為更多境外游客提供便捷的購物和退稅體驗。
另外,為了增強退稅服務的覆蓋面與便捷性,鼓勵增加退稅商店的數(shù)量,本輪政策提出為新開商店提供更寬松的備案條件,將離境退稅商店備案條件在現(xiàn)行的納稅信用級別A級和B級基礎上增加M級,允許新開商店在符合其他相關規(guī)定的前提下成為退稅商店等。此外,符合條件的商店備案后即可成為退稅商店,稅務機關應在5個工作日內完成備案。在政策的極大力度支持下,退稅商店數(shù)量和品類有望快速上升,退稅消費場景極大拓寬。
豐富商品供給,推動中國品牌國際化
對于促銷費政策而言,豐富商品供給,提升服務品質是核心。隨著我國經濟發(fā)展,當前我國各項商品品類已高度豐富,且物美價廉。退稅政策需要盡可能覆蓋到更多優(yōu)秀商品,才能夠發(fā)揮最大效益。本輪政策強調,要豐富退稅商品的種類,特別是加大中國傳統(tǒng)商品和文化創(chuàng)意產品的供應。例如,老字號產品、非遺產品、工藝美術品等將成為退稅商店的新亮點。通過增加這些具有中國特色的商品,政策不僅能夠滿足境外游客對獨特商品的需求,還能進一步提升中國品牌在國際市場中的知名度。
本地特色商品是旅游消費場景的重要組成部分。本輪政策提出開展“購在中國”系列活動,支持各地培育打造“城市禮物”、“必購必帶”高品質特色產品。本地特色商品結合退稅政策,既能豐富游客的消費體驗,推動我國旅游經濟的增長,又為中國品牌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國際展示平臺。通過旅游消費這一場景,特色商品不僅滿足了境外游客對獨特商品的需求,還成為文化交流的載體,助力中國文化在全球范圍內的傳播與認同。
促進消費升級,拉動經濟增長
隨著我國經濟發(fā)展,中國的物美價廉商品正逐漸被全球消費者認可。在世界貿易格局面臨較大不確定性的當下,旅游經濟無疑是將中國優(yōu)秀商品及優(yōu)秀文化對外輸出的重要窗口。
總的來說,本輪政策不僅是對境外游客購物需求的積極回應,更是中國擴大內需的重要工具之一。從對外來看,本輪政策通過降低退稅門檻、優(yōu)化商店布局、豐富商品供給以及創(chuàng)新支付方式,能夠極大優(yōu)化境外旅客購物體驗,在全球旅游與消費市場中為中國贏得了更多競爭優(yōu)勢。國內方面,優(yōu)化退稅政策或成為中國擴大內需、推動經濟復蘇的重要工具,有效推動了國內消費市場的活力釋放。隨著入境旅客數(shù)量上升,以及入境消費場景與體系進一步成熟,旅游消費場景或成為拉動我國經濟需求側增長的一大動力。■
新經濟學家智庫國別沙龍系列·越南篇
掃描二維碼添加小秘書報名
掃描二維碼添加小秘書,一年至少參與12場前沿直播

掃描添加知識星球獲得《小報告》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