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特別軍事行動第1163天俄烏前線陣地變動圖。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俄烏前線陣地變動圖切到恰索夫亞爾方向。

當地時間5月1日,俄軍在恰索夫亞爾北側新增1處陣地,面積為0.38平方千米,該陣地為樹林。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俄烏前線陣地變動圖切到托列茨克方向。

當地時間5月1日,俄軍在托列茨克外圍新增1處陣地,面積為0.12平方千米,該方向烏軍不再占據任何房區(qū)。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俄烏前線陣地變動圖切到紅軍村方向。

當地時間5月1日,俄軍在紅軍村東側新增2處陣地,總面積為9.92平方千米,是近半年以來推進速度最快的一天。

俄軍另外在包括蘇梅州在內其他多個方向有新的進展,由于數量實在眾多,這里就不一一詳細解讀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當地時間5月1日,烏克蘭第一副總理兼經濟部長斯維里堅科在社交媒體上透露:

根據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與美國總統特朗普達成的協議,她與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在4月30日共同簽署了《美烏重建投資基金成立協議》,即此前各界所稱的“美烏礦產協議”。

值得注意的是,這份被烏克蘭視為“外交勝利”的協議,并未包含任何美國對烏克蘭的安全保障,也未包含美國對聯合投資基金作出任何貢獻的義務。

簡單來說,烏克蘭未來在其礦產資源上產生的收益,美國將會獲得其中50%的收益,并且美國還可以免于烏克蘭政府機關征收的稅賦、征費、扣繳(含備用扣繳)、評估費用或其他收費。

另外在“第十一條”中還寫道,該協議一旦生效,那么只有雙方一致同意的情況下才能進行終止。如果結合美國的國家地位,烏克蘭請美國進來容易,想要送走美國可就遙遙無期了。

烏克蘭作為21世紀第一個自愿接受殖民地位的國家,真正做到了在“土地屬于俄羅斯”的基礎上,同時做到了“資源屬于美利堅”。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自從特朗普垂涎已久的烏克蘭礦產資源搞到手之后,原本就對調解俄烏戰(zhàn)爭深感吃力不討好的特朗普,現在總算可以安心退出調解角色了,轉而把精力放在其他事項上去。

當地時間5月1日,美國國務院新聞秘書塔米·布魯斯表示:

“美國不會繼續(xù)在解決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zhàn)爭中扮演調解人的角色,現在是基輔和莫斯科必須提出自己的和平建議的時候了?!?/p>

同樣在5月1日,美國副總統萬斯在接受福克斯電視臺采訪時表示:

“上一個100天,我們提出了美國版和平協議,在接下來的100天里,我們將非常積極地工作,讓各方坐在談判桌前?!?/p>

萬斯還表示,別看歐洲盟友總是在批評特朗普,但是他們不得不承認,俄烏此前沒有任何交談,他們只是在打仗,正是有了特朗普才成功打破了僵局,美總統是唯一成功把事情向前推進的人。

特朗普重返白宮的100天時間里,俄烏戰(zhàn)爭并未停止,萬斯拍的馬屁雖然基本是事實,但實在難以與特朗普競選總統時的豪言壯語相比較,更多像是一些文字游戲。

現在,萬斯說美國計劃在未來100天內積極尋求烏克蘭沖突各方之間直接談判,只怕到時候100天過去了,俄羅斯和烏克蘭又是象征性的溝通了幾句,但其實什么問題也沒有解決。

美國現在不用自掏腰包為烏克蘭出1分錢了,而且不管戰(zhàn)爭輸贏,都能有世世代代挖不完的礦產資源,該拿的好處都已經提前拿到了,調解不過是做做樣子,其實心里裝的全是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