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戰(zhàn)如今已經打成反包圍戰(zhàn),必須盡早找到一個突破口,才有底氣脅迫其他國家妥協(xié),也好開始下一步計劃。
可沒想到,一向“乖巧”的日本,這次卻出奇強硬,第二次談判也談崩了。
一反常態(tài)的背后,石破茂是否有新的底氣?日本的B計劃,又是什么?

據(jù)日本共同社報道,美日第二輪關稅談判在華盛頓進行,在長達兩個小時的會晤后,石破茂表示:“美日進行了具有建設性地深入討論,然而,仍未找到共識”。
換言之,這次美日又談崩了,日本又一次在特朗普的強力施壓下挺住了。
雖然雙方約定會在5月中下旬進行第三輪談判,但外界普遍對此不抱有樂觀期待,一方面是特朗普所求甚大,不止是關稅,更多的在匯率、防務等問題上,都要痛宰一筆。另一方面,石破茂就任首相之后制定的路線以多元化為主,不再單方面押注美國。

前者的瘋狂,我們看得太多,然而后者的謀略卻值得好好說一番。
石破茂上任后,兩次訪問東南亞,在經貿、防務等領域合作,日本在東盟刷新存在感,并不稀奇。需要注意的是,以往日本與東盟國家互動,都離不開美國身影,而這次石破茂更加強調日本的核心作用,鮮少提及美國。
東盟國家也清楚當前的國際形勢,彼此心照不宣地在加強雙邊關系,在一定程度上實現(xiàn)了地區(qū)“去美化”進程。
事實驗證,特朗普之后的所作所為正在加速經濟全球化的深度聯(lián)系,而美國卻不斷主動孤立于體系之外,石破茂沒有賭錯。

日本經濟一度被外界稱為“失去的30年”,然而日本的海外資產卻在30年間不斷瘋漲,這其中不乏有對中國改革開放紅利的分羹,如今新的制造業(yè)基地不斷向南轉移,石破茂要抓住機遇,再次實現(xiàn)奇跡般的經濟增速。
當年,日本因廣場協(xié)議而被迫停滯,如今特朗普又打起了美日貨幣匯率的算盤,要故技重施,石破茂還會給機會嗎?
綜合各種客觀因素考慮,新的廣場協(xié)議或者說海湖莊園協(xié)議都不太可能落地。
首先,美國最主要的對手已經換成了中國,而當年美國之所以能拿捏英、德等國,在一定程度上是出于軍事因素的影響,許多國家的主權并不完整,而這一缺陷在中美博弈時,壓根不存在。
其次,美債風險的“滾雪球”讓各國資本都望而生畏,雖然美債依舊是世界上最搶手、最安全的投資產品,但從國家戰(zhàn)略層面的角度出發(fā),“去美元化”成了大勢所趨。
若各國貨幣重新尋找錨點,或者說以多個錨點做支撐,所謂的“廣場協(xié)議”則完全是空想。

中日韓曾有貨幣方面的協(xié)定,但之后日、韓負責推進此事的人要么被鋃鐺入獄,要么意外去世,如今中日韓自貿協(xié)定正在有條不紊地商討,而美國對日韓的不斷施壓,勢必會促成東北亞自貿區(qū)的建設。
由此可見,不管是中美博弈的客觀因素,還是中日間主動達成的共識與合作,都是石破茂敢于拒絕美國要求的底氣。
中國“擔?!钡某潭葲Q定著美日談判進程,雖說大概率會達成一致,但日本能妥協(xié)到什么地步?這是一個值得我們關注的事情。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