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昌鹵鵝我可以拒絕!
榮昌雞湯我可以不喝!
但令人驚訝的是,榮昌的領導竟然在食堂后廚洗碗??!五一期間,榮昌的游客特別多,榮昌的機關食堂,一中午接待了3000人。
當領導開始在后廚刷碗,旅游經(jīng)濟就變天了
五一假期刷到一條特別有意思的新聞:重慶榮昌的機關食堂直接開放給游客吃飯,區(qū)委書記蹲在后廚刷盤子,一中午接待了3000人。網(wǎng)友全在玩梗:“終于吃上公家飯了!”、“這算不算公務員服務到胃?”
說實話,這事看著簡單,但背后的邏輯特別值得琢磨。
現(xiàn)在全國景區(qū)都在搞什么文創(chuàng)雪糕、漢服旅拍、無人機燈光秀,恨不得把每個景點包裝成“打卡圣地”。結果呢?游客拍完照就走,除了幾張朋友圈照片,啥也沒留下。
榮昌這地方倒好,直接掀桌子:整那些虛頭巴腦的干啥?來,直接吃公務員食堂!
你以為只是擺拍?人家是動真格的。區(qū)委大院騰出來當停車場,機關食堂擺了200張折疊桌,菜品明碼標價——青椒肉絲8塊,粉蒸肉10塊,比景區(qū)餐館便宜一半。最絕的是,書記刷碗的視頻里,白襯衫袖子擼得老高,擦盤子的架勢比飯館阿姨還熟練,一看就是真干過活的。
這讓我想起去年的淄博燒烤。別的城市還在讓文旅局長拍變裝視頻,淄博直接讓公務員去火車站舉牌子接客,凌晨三點幫游客找酒店,出租車敢繞路直接停運。
結果呢?淄博從一個工業(yè)老城,硬是變成了全國旅游頂流。
榮昌這波操作,走的也是同一個路子——旅游經(jīng)濟的本質(zhì)不是比誰更會營銷,而是比誰更會做人。
某些城市還在當“大爺”,活該被罵上熱搜
再看看某些“網(wǎng)紅城市”,五一又被罵上熱搜:38一碗的麻辣燙、出租車繞路三公里、景區(qū)廁所收費2塊……他們的問題在哪?就是沒搞明白:游客不是待割的韭菜,而是行走的GDP。
你坑他一次,他罵你十年。你對他好一次,他能幫你宣傳一百次。

政府大院從“閑人免進”變成“歡迎光臨”,才是真本事
榮昌最聰明的地方,就是把“政府大院”這個原本讓人繞著走的地方,變成了旅游打卡點。平時老百姓覺得“那地方嚴肅得很”,現(xiàn)在直接擺桌子賣小炒,書記還親自刷碗。
這種反差感,比花幾百萬請網(wǎng)紅帶貨強多了。
旅游經(jīng)濟的未來:要么學海底撈,要么被淘汰
現(xiàn)在的旅游市場早就變天了。游客要的不是“高大上”,而是“真實、舒服、不被坑”。
日本旅游為啥能火幾十年?因為便利店店員能跪著給你指路。
瑞士小鎮(zhèn)為啥能成打卡圣地?因為鎮(zhèn)長親自當導游講解。
淄博燒烤為啥能爆火?因為全市公務員集體當“服務員”。
榮昌這波操作證明,中國旅游的下半場,拼的就是誰更愿意彎腰服務。
最后說句大實話
連我這種平時周末寧愿宅家刷劇的人,看完新聞都想去榮昌的機關食堂吃頓飯,順便看看書記刷碗。這波操作,屬實是把“接地氣”玩明白了。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