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國企的干部年輕化,為什么會引來兩代人的對立?

有人說任何一個政策
為什么從當初制定,到最后執(zhí)行。
發(fā)現結果完全不一樣的?
因為一個政策制定時,考慮的是全局思維
可能對有些人不利好,但是有利于全局勝利。
但如果你要執(zhí)行,
執(zhí)行者視野不夠高,胸懷不過廣,總考慮的是自己
可以干著干著,可能就變了!
比如說近幾年來的,央國企干部年輕化。
有人說:加速了年輕人和老一代人,兩代人的對立
1.干部年輕化對新人的價值
早在二三十年前,央國企如果你想當中高層,只能通過一個字
那就是,熬
即使你再優(yōu)秀再出色,不好意思,你的上級沒有被熬下去熬走
那你再有本事,也上不去。
這也就是所說的當你的領導被高升和調走之后,
最開心的是他的下屬,因為騰出了位置,我就能干。
有些領導熬著熬著就退休了,比下屬還能熬,
這樣很多年輕員工敢怒不敢言。
但自從干部年輕化條例,推行之后
很多人發(fā)現你在35歲之前,就有機會被提拔為中層。
甚至進去之后,因為某些特殊的原因就有機會快速提升,
這也就加劇了年輕人的積極干活。
試想一下,只要努力3~5年就有機會被提拔,
那我是不是這個時候應該更加努力
更加向企業(yè)和領導展現我的價值
給了我一個明確的上升通道。
這對于年輕人來說,年輕干部化絕對是一個正向激勵
2.對老員工的制約
一個政策不可能全是好,有人受力就有人遭殃
這里邊獲利最大的是年輕人
但要說遭殃,最大的就是超過35歲,
有能力有經驗等著熬資歷的老干部。
他們本身還希望自己的前輩退了之后,能立馬接上。
但不好意思,35歲的制度讓那些真正有本事和能力的老員工
直接斷絕了希望。
有人說央國企里邊的很多工作,其實是個人就能干了。
并不需要那么多有精力和自律的人。
你這么想,可就差了
很多事情能干成,不光是靠個人的能力,
還有同事之間的關系上下級之間的制約,
這中間需要真正有經驗的人去干,可能幾句話就把事情干成了
但如果說只是有闖勁,不懂得變通,也沒有資歷和經驗。
一件事情還好,如果幾件事情同時辦的話,效率將會被大大縮減。
讓有經驗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上干活,這才是提高效率的核心。
但現在的問題是你上升通道,已經被干部年輕化這一直條文堵住了。
你沒有機會再往前走一步了,而且你進的又是一家相對穩(wěn)定的國企,
你是愿意躺平擺爛
還是愿意積極聽一個,比你小十幾歲的年輕領導。
說的不好聽點,放在那個位置誰都覺得尷尬,
我不找你事兒,認真聽,你把話說完就已經很客氣了
這就是現在老員工真正的想法。
3.如何理性看待
其實一直認為,能夠讓兩代人引起矛盾的核心點,就是利益。
央國企最大的利益來源于就是提拔升職加薪
你把上升通道的路堵死了之后,很多人是不愿意默默干活的。
因為每個人來上班不是為了錢,就是為了錢。
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一個年輕的干部想要被提拔。
上層領導需要他解決的事情已經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團隊干的事。
我既然把你提拔成領導。
就希望你帶領大家用10個人團隊的力量,干15個甚至20個人的活
如果你指揮不了,大家沒有經驗豐富的老同志幫你,
那你憑什么能夠勝任,這個領導呢?
這里就成為了一個閉環(huán),被提拔上去的人,沒有能力把事情做好。
而有能力做好的人,沒有機會被提拔上去,選擇擺爛。
反而導致國企的效率進一步下跌。
從而跟市場競爭過程中又出現各種問題。
而作為利益的獲得者和失去者。
雙方又不愿意進一步妥協,這也就導致了矛盾的加劇。
有時候感慨政策制定是一回事,執(zhí)行則是另一回事情
如果中間不做好調節(jié)的話,央國企的競爭力將會進一步下跌,
從而大家的收入都降
又會進一步加劇矛盾!
來源:小趙兒
免責聲明:本平臺所發(fā)表內容及圖片,標原創(chuàng)內容為本人原創(chuàng),對轉載分享的內容均標明了文章來源。對所有原創(chuàng)、轉載文章的陳述與觀點均保持中立,原創(chuàng)、轉載和分享的內容只以學習為目的,僅供參考,不代表本人的觀點和立場。如有侵權和錯誤,請聯系刪除或修改,歡迎各位同行,共同交流學習!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