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劉曉博

北京時間昨夜今晨,巴菲特在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2025年年度股東大會宣布:他將于年底退休。

伯克希爾·哈撒韋巴菲特的旗艦,它本質(zhì)上是一家保險公司,所以巴菲特是一家保險公司的投資決策人。

由于巴菲特每年親臨股東大會、并公開回答問題,所以備受關(guān)注,股東大會被戲稱為全球投資界的“春晚”。巴菲特對投資的最新看法,往往引來大資金的跟風和市場異動。

今年的股東大會也一樣,巴菲特及其核心團隊回答了股東們、投資者們的眾多問題。

我標題上說的細思極恐,是因為在巴菲特看來,即便全球市場風雨飄搖,但:

第一,美國例外;

第二,日本例外。

雖然巴菲特不點名批評了特朗普的關(guān)稅等政策,對美國財政、美元幣值等表示了擔憂,但他也在一些問題上支持特朗普,比如認為:美國應該提高行政效率(比如搞政府效率部),發(fā)展傳統(tǒng)能源等。

在答問的時候,巴菲特毫不掩飾他對美國的熱愛。

比如他說:如果我今天出生,我會在子宮里一直談判,直到他們允許我去美國。我們總是會在這個國家發(fā)現(xiàn)各種各樣的批評,但我一生中最幸運的一天是我出生的那一天,(因為)我出生在美國。

特朗普再次上臺,是否意味著美國正在經(jīng)歷一些前所未有、接近“革命性”的變化?

對此,巴菲特表示不認同。他說,提問者是新一代的投資者。在伯克希爾的經(jīng)理人年度報告里,通??床坏竭@些宏觀層面的評論。

也就是說,他不認為特朗普正帶來革命性的變化。他還對最近美股的大跌表示“無所謂”。他說:美股近期的走勢“不是什么重大波動(not a huge move)”,“這還不算是一場劇烈的熊市(dramatic bear market),也不是類似的情況?!?/p>

他還說,如果你覺得股票跌了15%很重要,那么你需要改變自己的投資理念,適應世界。

巴菲特對當前的投資機會持謹慎態(tài)度。他表示,他一直在尋找投資機會。目前,他手握將近3500億美元的現(xiàn)金,持幣待購。一季度美股的波動,讓公司一季度虧損了近50億美元。

有投資者問巴菲特,他是否會投資蒙古的時候,他說:我們不會輕易在海外投資,除非我認為那是一個真正具備巨大潛力的機會。

也就是說,巴菲特的投資是以美國為絕對中心的。

他此前投資過中國,比如曾投資過比亞迪和臺積電,這兩家公司也都成長為世界級企業(yè)。但他后來減持了股票,認為中美博弈和臺海問題,會給他的投資帶來風險,畢竟他是美國大亨,太扎眼了。

巴菲特在海外投資上,非常喜歡日本,堪稱“日本例外論”者。

在昨天的股東大會上,巴菲特頻頻點贊日本的五大商社——三菱商事、三井物產(chǎn)、伊藤忠商事、丸紅、住友商事。

被問及如果日本央行加息,是否會停止投資日本股票時,巴菲特表示,他不會出售股票。

巴菲特說:未來五十年,我們不會出售這些股票。日本這些公司的經(jīng)營歷史非常優(yōu)秀,伯克希爾打算繼續(xù)持有這些商社的股票五十到六十年,并希望與他們建立長期且深厚的合作關(guān)系。

巴菲特說,伯克希爾在日本的投資已達200億美元,我甚至希望當初我們投資的是1000億美元而不是200億。

看到這里,估計很多讀者會感到疑惑。對于日本這樣一個暮氣沉沉的國家,巴菲特為何這樣偏愛,甚至堅定看好未來50年。

當年一度跟巴菲特名聲不相上下的美國投資人羅杰斯,曾多次斷言由于人口通縮,日本江河日下、未來將消失。

為什么巴菲特反而看好日本?愿意長期押注?

中短期看,或許是下面這幾個理由:

第一,日本長期處于低利率時代,借貸成本非常低。

巴菲特投資日本的錢,絕大多數(shù)是在日本發(fā)債獲得的,年利率只有0.5%到1%。而五大商社每年分紅率在4%到5%左右。再加上股價上漲、匯率套利,未來可以獲得不錯的回報率,甚至年化達到10%到15%。

第二,五大商社目前的市盈率普遍只有10倍左右,存在被低估的情況。

第三,日本的商社是一種獨特的跨國企業(yè)形態(tài),以貿(mào)易為核心,集金融、信息、物流、投資等功能于一體,形成了“全產(chǎn)業(yè)鏈”運營模式。成員企業(yè)互派董事、內(nèi)部交易占比約10%,強調(diào)“集團主義”和終身雇傭制。采用事業(yè)部制,按產(chǎn)品或地區(qū)獨立核算,總部負責戰(zhàn)略協(xié)調(diào)。

商社和商社之間,商社和大金融機構(gòu)之間交叉持股,相互支撐,風險低、壟斷性強。

2024年日本五大商社總營收占日本GDP的比重大約在10.32%左右。

而中國5家最大企業(yè)(國家電網(wǎng)、中石化、中石油、中國建筑、工商銀行)2024年總營收占GDP的比重大約是GDP的10.2%左右。中國五大企業(yè)也同樣是低市盈率、低市凈率、高分紅率。

所以你可以理解為,巴菲特買了日本版的“國家電網(wǎng)+中石化+中石油+中國建筑+工商銀行”。而且他希望持股達到五大商社的10%左右。

為什么巴菲特不入股中國五大公司,而要入股日本五大商社。

因為中國和美國是戰(zhàn)略競爭對手,存在長期博弈關(guān)系,這會讓他的投資高度不確定。所以,他寧愿選日本。

日本利率非常低,他可以大幅壓低資金成本,用日本的錢薅日本的羊毛。日本政府還會感激不盡。

更重要的是:日本是美國的小弟,如果巴菲特的投資在日本有什么問題,美國可以幫助解決。

巴菲特為什么不投資歐洲的大公司?

因為歐洲比日本亂、歐洲人比日本懶、歐洲資產(chǎn)比日本高估,歐洲還不太聽話(以美國人的視角看)。

歐洲正在被民粹主義和移民搞亂,未來會有嚴重的宗教沖突。而且歐洲人普遍比較懶散,效率低下,只喜歡享受不喜歡工作。在歐洲,只有德國人在工作認真和競爭力上接近日本。但日本不是移民國家,未來變天的風險低于德國。

而且日本有被低估的跡象。

日本巔峰時代,GDP相當于美國的72.6%,但目前不到七分之一。日本人均GDP巔峰時代超過美國(1994年為美國1.54倍),目前不到美國的40%。日本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巔峰時達到了美國的85%,2024年只有四分之一。

日本真的這樣衰了嗎?其實未必,這可能跟日本刻意壓低日本匯率有關(guān)。

或許在巴菲特看來,日本資產(chǎn)價格、經(jīng)濟實力等都被顯著低估了,所以他愿意抄底。

這也意味著巴菲特依然看好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不認為發(fā)生了趨勢性的“東升西降”。

當然,巴菲特也未必總是正確。他的投資選擇、偏好等,受制于他的身份,他的資金來源,以及中美博弈的大局,他只能減少、甚至回避對中國的投資。

巴菲特的影響力很大,他的觀點會影響全球資金的流向。

中國要成為全球投資的熱點、中心,還有漫長的路要走。

我們到目前只邁出了第一步,成為世界工廠、全球生產(chǎn)中心。第二步是提高老百姓的消費能力,成為全球消費中心。第三步,才能成為全球投資中心。

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建立中國資本市場良好的制度和信用,逐步實現(xiàn)人民幣的自由兌換。這個過程比較漫長,而且欲速則不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