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稅談判陷入僵局,中方多次明確表態(tài),堅守“不撤關稅不談判”的底線。在中方拒絕單方面讓步后,美國不僅聲稱要擱置中美貿易談判,還向中方發(fā)起報復行動。關鍵時刻,27國也趁勢出手,向中國發(fā)起新一輪攻勢。面對多國的圍堵和施壓,中方用4個字作出回應。那么,談判暫停后,特朗普是如何對華發(fā)起報復的?面對多國圍堵,中方又作出了怎樣的回應?

近日,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反復暗示中美已經就關稅問題通電話,妄圖捏造虛假信息營造中方“服軟”的假象,促使其他國家加快與美國達成關稅協(xié)議。但中方毫不留情戳破特朗普的謊言,明確表示中美元首近期并未就關稅問題通話,雙方也沒有就此展開磋商和談判。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中方揭穿美方的政治把戲后,近日,美國財務部長貝森特發(fā)出威脅稱,美國已經暫時擱置了和中國的貿易談判。他宣稱,緩和關稅爭端的第一步,應該首先由中方邁出。言下之意還是要求中方對美妥協(xié)。但中方早已明確強調,如果美國不撤銷對華單邊關稅,那么談判就難以進行。盡管特朗普多次聲稱希望和中國達成協(xié)議,但卻絲毫沒有撤銷對華制裁的意思,這使兩國關稅談判陷入僵局。

有分析認為,美方宣稱擱置談判,看似掌控局勢,但實際上卻難以掩蓋美國在貿易戰(zhàn)中騎虎難下的尷尬局面。在此背景下,特朗普對華發(fā)起報復行動,展開新一輪對華攻勢。日前,隸屬于美國財政部的海外資產控制辦公室,宣布對來自中國和伊朗的6名個人和6家實體實施制裁,理由是這些個人和實體協(xié)助參與了伊朗采購彈道導彈推進劑原料。據報道,受到制裁的6家實體中,有5家就來自中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有分析指出,這是特朗普利用“長臂管轄”手段,打壓中國企業(yè)的表現(xiàn)。對此,中方早已有言在先,反對美方實施單邊制裁和所謂的“長臂管轄”。中方強調,中國和伊朗的合作不僅公開透明,還合理合法,理應得到尊重。但美方卻不顧中方利益,執(zhí)意抹黑中伊合作,并升級對華制裁,針對中方的意圖十分明顯。

而在美方對華出招之際,歐盟27國也趁勢出手。歐盟委員會日前宣布在原有的關稅基礎上,對從中國進口的高空作業(yè)升降機械設備加征最高66.7%的關稅,理由是中國制造商獲得了所謂的“不公平補貼”,以普遍低于歐盟本地制造商的價格在歐盟市場銷售。但實際上,中資企業(yè)在國際社會上擁有明顯競爭力,靠的不是所謂的“補貼”,而是產業(yè)的創(chuàng)新和升級,歐盟此舉只會暴露其借反傾銷之名,行貿易保護之實的惡劣行徑。

除此之外,歐盟成員國法國也準備緊隨美國腳步對華出手。有匿名法國官員透露,法國計劃對從外國進口的小包裹征收“固定手續(xù)費”,用于“資助入境口岸的檢查”。在這一消息傳出之前,美國已經宣布取消對小額包裹的免稅待遇,已于5月2日正式實施。雖然美法均未點名中國,但此舉明顯是沖著中國來的。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有分析稱,歐盟對華出招,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借勢向中國施壓,從而在可能出現(xiàn)的貿易談判中爭取更多利益。對于美歐的聯(lián)手施壓和圍堵,中國外交部近日發(fā)布了一段,用“中國不跪”4個字亮明了立場。中稱,向霸權低頭如同飲鴆止渴,只會陷入更深重的危機。這無疑向外界展示了中國和美國斗爭到底的堅定決心。不管是美國還是歐盟,或是其他蠢蠢欲動,妄圖對華發(fā)難的國家,都應清楚地意識到,在事關國家重大利益的問題上,中國絕不會妥協(x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