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陸棄

在美英貿易談判步入關鍵階段之際,白宮再度派出“極端反華先鋒”彼得·納瓦羅,惡意抹黑英國對華貿易,粗暴干預他國內政,試圖用赤裸裸的輿論恐嚇手段挑撥英中關系。納瓦羅在接受英國《每日電訊報》采訪時,公然污蔑英國政府是“中國的順從仆人”,甚至用吸血鬼一詞詆毀中國出口,聲稱“如果中國吸不干美國的血,就會吸英國和歐盟的血”,活脫脫一場政治訛詐下的低級恐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熟悉特朗普政府風格的人都不陌生,在談判桌上強裝合作,在媒體前面威脅施壓,這是他們一貫的套路。但這一次,納瓦羅的挑釁不僅沒有嚇退英國,反而讓更多人看清了美國在“對等關稅”政策背后的真實圖謀:要英國全面配合美方意志,割裂與中國的經(jīng)貿聯(lián)系,放棄主權底線、標準紅線,換取一個遙遙無期、條件苛刻的“美英貿易協(xié)議”。

這場政治訛詐發(fā)生在美英正在就農(nóng)業(yè)、汽車、網(wǎng)絡監(jiān)管等多個領域磋商之際。特朗普本人一再宣稱“將以最快速度完成貿易協(xié)定”,但事實上,美方的訴求根本不是為了協(xié)作互利,而是徹頭徹尾的單邊壓迫。納瓦羅甚至赤裸裸地威脅稱,如果英國在食品安全、汽車標準上“頑固堅持”,將“付出代價”。美國一方面要求英國放棄對進口牛肉的抗生素檢測要求、允許含有轉基因成分的大豆和飼料產(chǎn)品進入英國市場;另一方面,還希望英國對美產(chǎn)SUV放寬道路安全規(guī)范。說白了,就是要英國成為美國工業(yè)廢品的“特供市場”。

面對這種赤裸裸的經(jīng)濟訛詐,英國新任財政大臣里夫斯并未退縮。她在4月明確表示:“英國不會為了貿易協(xié)議而犧牲食品安全,也不會在道路安全方面退讓?!?/strong>這不是空口承諾,而是對特朗普政府長期施壓的堅定回擊。英國工黨政府上臺后,一直試圖推動多邊貿易框架,明確優(yōu)先發(fā)展與中國、歐盟、海灣國家等經(jīng)濟體的合作,而非把雞蛋全部押在特朗普情緒多變的貿易籃子中。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更關鍵的是,對華政策上,英國正在逐步走出“美國制約”的陰影。從外交大臣到財政大臣再到首相本人,斯塔默政府在上任不到一年內已多次派遣高官訪華、重啟中斷六年的中英經(jīng)濟財金對話,并明確表示“與中國合作發(fā)展可預測且務實的關系”。英國政府逐步減少了對中英關系的敵意審查,也表明其在意識形態(tài)綁架下尋找經(jīng)濟理性的新平衡。

納瓦羅此番發(fā)言不僅是對白宮內部鷹派對中國的老套攻擊,更是對英國獨立自主對外政策的赤裸裸羞辱。將英國稱為中國的“順從仆人”,不只是外交用詞的粗魯無禮,更是暴露出特朗普集團將盟友視為附庸、將對話變?yōu)槊?、將合作等同服從的冷?zhàn)心態(tài)。而這種心態(tài)的蔓延,正是當前全球地緣政治混亂的根源之一。

彭博社指出,英國目前面臨一個棘手問題:如何在美中歐三角關系中維持平衡,不被逼迫“選邊站隊”。英國是中國在亞洲的最大貿易伙伴之一,也是中國在歐洲的第三大貿易伙伴和第二大投資目的地。2024年中英貿易額超過1000億美元,中國對英出口372.4億美元,自英進口95.3億美元,形成高度互補的合作格局。如今,美國高層妄圖打斷這條脈絡,不惜動用政治、經(jīng)濟甚至“國家安全”標簽進行全面打壓,實屬戰(zhàn)略焦躁的表現(xiàn)。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白宮之所以急躁,是因為其霸權秩序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從全球供應鏈重組到新興國家戰(zhàn)略自主崛起,再到傳統(tǒng)盟友對美國“單邊主義”日益反感,美國的影響力正顯疲態(tài)。在這種背景下,納瓦羅一類人選擇了用“吸血鬼”這種偏執(zhí)語言制造恐慌,以便重建美英之間“舊秩序”。但這套招術早已過時,無法阻止英國走向更加多元化、平衡化的外交路線。

英國作為曾經(jīng)的世界貿易倡導者,應在這場原則斗爭中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在全球經(jīng)濟面臨深度調整、地緣局勢激烈重構之時,誰選擇合作,誰選擇封鎖,決定的不僅是短期的貿易機會,更決定未來的戰(zhàn)略位置。英國要做的,不是對特朗普的叫囂點頭哈腰,而是堅定維護自身標準、主權與獨立判斷力。世界不是非黑即白,英國也不必為一紙貿易協(xié)定而淪為“華盛頓的跟班”。納瓦羅可以繼續(xù)狂吠,但英中合作的列車,早已駛離白宮的陰影。下一站,是多邊主義的新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