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的持續(xù)崛起,超級大國的恐慌情緒正在蔓延。據(jù)觀察者網5月4日的報道,美印太司令塞繆爾·帕帕羅對中國日益增長的實力深表憂慮,他直言不諱地表示,曾因為過度擔憂而“夜間驚醒”或者“夜不能寐”。帕帕羅上將之所以會被中國的實力嚇得睡不著覺,是因為他發(fā)現(xiàn),中國的強大工業(yè)能力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拉近兩國之間的軍事差距,中國甚至有“后來居上”的趨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比如說,帕帕羅表示,美國每生產1.4艘潛艇,中國就可以生產2艘,美國每建造1.8艘水面艦艇,中國就能建造6艘,與此同時,帕帕羅還指出,“解放軍訓練的深度和廣度”也在發(fā)生深刻的變化,這一系列因素使得他常在睡夢中驚醒,憂慮將來如何與解放軍交戰(zhàn)。不可否認,帕帕羅司令的這番講話多少有些夸張,有宣揚“中國威脅論”的意味,但也的確反映了,面對中國的迅速崛起,美國的確頗為恐慌,難以適應。

無獨有偶,由美國頂級智庫出版的《外交事務》雜志,近日也刊文指出,白宮雖然已經將中國定性為“最具威脅的對手”,但依然存在“低估中國”的風險。比如說,特朗普輕易挑起針對中國的關稅戰(zhàn),卻“低估”了中國的反制能力,結果造成自身通脹壓力激增。與帕帕羅司令一樣,文章對中國驚人的工業(yè)能力表示了深深的憂慮,作者指出,“中國的制造業(yè)產能是美國的2倍,整體造船能力是美國的200倍”。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由此可見,中國的崛起的確讓超級大國感到大為驚慌,因為說實話,他們從未與如此強大的對手交手過。在美國崛起的歷史上,經歷了大英帝國末期,見證了德意志帝國與日本軍國主義的擴張與衰亡,也親眼目睹并推動了蘇聯(lián)帝國的解體,可以說,美利堅民族也是踩著尸山血海才取得稱霸全球的地位。但需要指出的是,英帝國是德國通過2次世界大戰(zhàn)打殘的,日本的體量不對等,而蘇聯(lián)存在明顯的弱點。

唯獨中國,不僅擁有廣袤的國土、悠久的歷史與數(shù)量眾多的人口,在改革開放與全球大分工的過程中,從苦兮兮的打工仔,逐漸變成世界工廠,最后變成全球制造業(yè)中心,中國的工業(yè)產值,甚至是美日德等國的總和,而中國取得這樣的成就,只花費了40多年的時間。與蘇聯(lián)的大國沙文主義不同,中國雖然已經成為準超級大國,但依然以發(fā)展中國家自居,深諳“廣積糧、緩稱王,不稱霸”的博弈之理。

因此,超級大國圍著中國滴溜溜轉了一圈,愣是沒有發(fā)現(xiàn)明顯的缺點,這就是一個完全的“六邊形戰(zhàn)士”,是美國在歷史上遇到過的“最強大的對手”,超過蘇聯(lián),更遠超日本。所以,美國迷惘了,窮盡各種手段來遏制中國的崛起,包括科技封鎖、武器禁運、地緣圍堵、軍事威脅,然而,中國的實力還在快速增長,并在美國引以為傲的高科技領域呈現(xiàn)出反超之勢,2款六代機的問世,就是不爭的事實。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然而,這還不是美國最擔心的,因為超級大國底蘊深厚,在技術領域還是有些壓箱底的絕活的,最讓美國“絕望”的,還是中國的工業(yè)能力。也即帕帕羅司令說的,中國的潛艇生產能力是美國的1.43倍,水面艦艇生產能力是美國的3.3倍;也是《外交事務》雜志說的,中國的整體造船(含民用)能力是美國的200多倍。大國戰(zhàn)爭打得是消耗,生產力懸殊如此之大,這個仗還怎么打,也難怪上將司令“睡不著覺”了。

對此,帕帕羅拿不出什么對策,倒是為《外交事務》撰稿的前美國國務卿坎貝爾指出,為今之計,美國想要戰(zhàn)勝中國,必須建立反華統(tǒng)一戰(zhàn)線。具體來說:

  1. “取長補短,依靠盟友”,比如說,讓日韓為美國來生產與維護艦艇,利用其造船大國的優(yōu)勢;

  2. “封官許愿,對抗中國”,比如說,讓澳大利亞主宰大洋洲事務、印度統(tǒng)籌南亞事務、在東南亞扶植越南等等;

  3. 建立“去中國化”的全球供應鏈,系統(tǒng)性限制中國商品進入西方市場。

此外,文章還建議美國“爭取‘全球南方’”,也即通過氣候融資、數(shù)字基建等議題,拉攏東南亞、中東、拉美國家,削弱中國在發(fā)展中國家的影響力。應該說,作為美國的前國務卿,坎貝爾的見識還是要高于帕帕羅,但他的這些建議,可能除了第一條可行性比較高之外,其他幾條估計也是難以實現(xiàn)的。畢竟各國利益不同,現(xiàn)在就連歐盟都對中美“選邊站”表示謹慎,中德貿易50年增長300多倍,更難放棄中國市場。

因此,正如咱們此前分析的,在窮盡一切方法之后,美國可能最終發(fā)現(xiàn),也許只有戰(zhàn)爭,準確來說,是代理人戰(zhàn)爭,才有可能打斷中國的崛起。為此,咱們要做好超級大國“狗急跳墻”的準備。